朱棣一行人行军迅速,离开漠北后,一路星夜兼程,直奔京城。 路上的秋风瑟瑟,仿佛也在昭示着这场风暴的来临。 此时的朱棣怒火已经消减大半,虽然心里还憋着一口气,但也开始怀疑是否有人诬陷,毕竟吏部侍郎是建文的旧臣,若是他们这些人想让自己在漠北的战场上自乱阵脚也不是没有可能。 朱棣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些人可不知道朱棣在漠北大胜,如果真是这样,朱棣想到这里心中暗自发狠…… 三日后,朱棣一行已近京城,天色刚刚破晓,雾蒙蒙的大道上没有人影,远处的城墙依稀可见。 就在这时,一支箭矢划破了雾气射向了朱棣, 一旁的朱高煦似乎是早有预料一般,纵马向前,身子一扑将朱棣拉下马来, 但自己却躲闪不及,锐利的箭头狠狠的扎进了朱高煦的肩膀, 朱高煦咬紧了牙关,闷哼一声, 此时的朱棣看着朱高煦锅底一样的脸色迅速变白,心中大呼不妙,焦急的喊道: “有毒!” “保护陛下!”身旁人急促的声音和朱棣的暴喝几乎是同时响起。 赵王朱高燧手下的锦衣卫还未反应过来,数十名黑衣刺客从四面八方如幽灵般冲出,带着迅猛而凶狠的杀意,直扑大军中央。 为首的刺客动作迅速,眼神冰冷无情,目标明确直指朱棣。 “有刺客!” 赵王朱高燧最先反应过来,猛地拔出腰间佩剑,挡在朱棣和朱高煦前面。他这一刻的反应虽然敏捷,却不是为了护驾,而是出于本能。 锦衣卫迅速围拢上来将朱棣带出重围,剩下的军士则与刺客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刺客虽然训练有素,但远远不及朱棣身边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亲卫, 很快就在他们的围剿之下节节败退,亲卫熟练的将刺客分割包围,落单的刺客被五六个锦衣卫包围活捉,剩下的全部被当场击杀。 朱高燧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们这次回京是秘密行动,并未通知京城,就连锦衣卫也只是千户以上的知情,所以他也就没派人在前面探路,谁曾想到了家门口了碰上了刺杀,看这些人的配合,肯定是蓄谋已久,在确认周围安全后,朱高燧双膝一软,跪在了朱棣的面前。 朱棣阴沉着脸,没有看朱高燧,急匆匆的冲到了汉王的身边,随行的军医已经把箭头周围的肉全部剜了下来, 朱棣看着满头大汗的朱高煦心中一揪,他虽然老是忽悠这几个儿子,但这并不是说他不爱他们,相反,他只是觉得他能掌控局面,他用这几个儿子的斗争来平衡朝中各势力的斗争, 但是他也是人,永乐大帝也有感情,老二从小就和他上了战场,他当年说此子多类我的时候可是真心实意的,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造反的心思,现在老二倒在自己面前,脸上没有一丝血色,朱棣看着御医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一向威严的他眼里也不由得透出一丝哀求,张口问道: “还有救吗?” 也难怪朱棣没报太大的希望,刺杀他的毒药必然是当世无解, 御医也听出了朱棣声音中的颤抖, 当即也不敢把话说太满,只是说命保住了, 但毒药发作太快,直冲心脉, 后面还要看朱高煦能否醒过来,即便是醒过来了,也要长时间的调理,而且身子骨肯定是大不如前了。 朱棣听了这话,什么也没说,走到了赵王的面前,一挥手示意他起来,自己则面无表情的翻身上马,一挥鞭子向南京城猛冲。 摸不准朱棣心思的朱高燧赶忙让锦衣卫跟上朱棣,安排好朱高煦后赶紧追了上去。 朱棣带人在南京城官道上策马奔驰,锦衣卫在前面开道,一路上是畅通无阻。 愤怒的朱棣带人闯进了奉天殿,与此同时响彻南京城的是震天的钟声,足足八十一响,这可是帝后驾崩才能响起的次数,在京的官员亡魂大冒,纷纷冲向了皇宫。 与此同时,孙记典当行的建文旧臣则是欢欣雀跃, 这八十一响在他们眼中就是胜利的钟声,他们可是一手策划了今天刺杀朱棣的行动, 一旁的孙若薇却有些狐疑,即使是真的刺杀成功了,按理说也不会这么快就敲响钟声,这不是给乱臣贼子作乱的信号吗? 她虽然觉得里面有诈,但看着其他人的激昂的神色,她也没说太多,转身离去了。 至于在皇宫中居住的太子和魏王等人,更是急急忙忙的冲向后宫, 朱棣的皇后可是徐达大将军的女儿, 她的身子就一直不好,重病缠身根本就无法管理后宫, 这也是为什么朱高炽一直胜券在握的原因之一, 朱棣让魏王监国,但是后宫还是太子妃在管理,并没有让魏王妃接手, 但现在帝后驾崩的钟声响起,他们的心里就像是被刀割了一样。 他们都认为是徐皇后有了不测, 但半路上却碰到了锦衣卫让他们去奉天殿,他们就开始胡乱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