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二年,应当算是崇祯皇帝继位以来最动荡最乱的一年。 即使流寇最猖獗的时候,也从未这样乱过。 从南到北,从东道西,流寇、建虏、江南士绅、东林党几乎是约好了一样,同一时间开始对动荡的朝廷发起进攻。 崇祯皇帝孤独的坐在乾清宫内,处理着他那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奏疏。 张世康离开京师已经半年了,自打张世康入朝以来,这还是崇祯皇帝头一回这么久没见到那小子。 以往不管他这大殿内如何空荡荡,只要这小子在,气氛仿佛一下就能热切起来。 那小子啥话都能说,也啥话都敢说,有时候气得他都恨不得打人。 可是这么久没见,崇祯皇帝不知怎的。 反倒有些想念起来。 或者是说,但凡是遇到非常棘手的事,崇祯皇帝立即就会想到那小子。 就比如说现在,朝臣们认为现在的大明已经危如累卵,一旦北虏再突入长城,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国库现在充满了银子,但似乎对局势并没有太大的助益。 朝臣们一致认为,为今之计,应当以朝廷的名义尽快与南军谈和。 双方各退一步,朝廷可以暂时不追究徐弘基、张慎言等人的过错,只要他们肯缴纳新税制所需的税款,并且保证不再闹事。 朝臣们认为徐弘基没有理由不同意,只要能稳住江南的局势,朝廷便可令张世康迅速回军,以应对北方的来犯之敌。 除此之外,曹变蛟也可尽快入川支援秦良玉部。 只有这么做,才能尽快的将目前的动荡局势消于无形。 朝堂上的官员已经完全换了一茬,但这些官员比原来的东林党人更加强硬。 他们大多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一直到现在,他们仍旧对朝廷将军权交给张世康而耿耿于怀。 崇祯皇帝因此生了好几次气,反倒是张世康劝他得包容一二,说倘若满朝文武都变得唯唯诺诺,那才是要亡国云云。 其实崇祯皇帝心里知道,那小子最烦的就是这些人,也并不大喜欢那么多差事,都是他要强加给那小子的。 本来定在三月的恩科还是如期举办了,很遗憾的是,张世康由于出征在外没能当上主考官。 但崇祯皇帝还是力排众议,将这次恩科的策论题目,改成了如何看待朝廷的新国策,以及如何看待东林党人。 这题目不可谓不敏感,但崇祯皇帝还是根据自己的思考,选出了自己觉得符合张世康要求的一些人才。 这批被选中的进士,除却一小部分留在京城外,其余大半都被派往了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北部四省作县令。 朝廷里当然也补充了一部分,但还是不够。 这主要是因为这次参与恩科的学子,几乎全部来自以上的四省,而作为学子最多的江南,这次恩科却几乎没人来。 崇祯皇帝明白,这当然是因为战乱,他十分相信张世康在这方面的判断。 但是对于朝臣们的提议,崇祯皇帝其实也相当的纠结。 前阵子他倒是给张世康写了封信,勉励他不必担忧朝中之事,只要他好好应对战事便可。 但说是这么说,可这么久没有收到回信,崇祯皇帝心里还是没底。 听说张献忠已经率领十二万大军攻打石砫,倘若让这厮出川,后果不堪设想。 北边还好,有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以及五万秦兵防守,李自成的兵力并不足以攻下汉中。 但重庆府驻军本就不多,又被曹变蛟调走一部,崇祯皇帝还是很担心的。 可最担心的,仍旧是建虏,自打去年将他们击退,那皇太极历经一个冬天的休养,想来肯定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机会。 可没有张世康在身边,崇祯皇帝总是缺乏安全感。 即使他知道张世康定然有什么安排,不会让建虏轻易突破边墙,可仍旧止不住这样那样的心思。 正愁闷间,兵部尚书李邦华等阁臣前来参加廷议,崇祯皇帝便喊了人进来。 一番行礼之后,李邦华率先进言: “陛下,臣等还是认为,今之大明局势万分危急,臣不否认张世康之策略是为国为民的好事。 然如今内忧外患,若不能尽快了结改革之乱,一旦流寇或者北虏发迹,后果不堪设想啊! 是以,臣等依然谏言陛下,应当先与徐弘基讲和,望陛下三思。” 李邦华站出来后,海中期、蔡国用等先后站出来附议。 崇祯皇帝皱着眉头望向众人,李邦华和海中期可都是张世康举荐的,而那蔡国用和范复粹乃是他亲手提拔的。 如今他们都站出来,一力请求他尽快结束与江南士绅的战事。 不论如何,他们所忧虑之事,也是有其道理的。 这令崇祯皇帝再次纠结起来,难道真的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吗? 世康,你知道北方是个什么情况吗? 你的信为何还没有来? 那边到底怎么样了? 朕到底应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