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杨玄感因为喜爱文学而广招天下名士,这让杨玄感觉得天下名士都很认可自家,认为杨氏显赫、世代尊贵,天下闻名;同时,朝堂之上,大量的文武官员,当年都曾经在杨素的手下做事,是旧部——这让杨玄感更加觉得自己家理当是尊贵出众的。】 【而这种认知,与杨广当年忌惮杨素、打压杨素相冲突,杨玄感因此早已对杨广心怀不满和怨恨;而杨玄感自己如今也同样感受到了杨广对自己家的忌惮和敌意。】 【再者,杨广而今颇好猜忌,不仅猜忌杨玄感这个杨素之子,也猜忌许多其他官员。加之杨广种种操作导致的朝廷动荡,杨玄感心中便有了其他想法——他与弟弟们商议,不若废掉杨广,另立秦王为帝。】 【嗯,秦王,说起来这个秦王后来还是被拥立为帝了,被宇文化及;以及,秦王是杨广的侄子,杨坚三子杨俊的儿子。】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杨玄感便时时寻找机会,比如他跟随杨广征讨吐谷浑、途经大斗拔谷,杨玄感便曾经想要杀死杨广,但因为叔父的劝说——朝堂并没有另立新君的意图——才放弃。】 【随后,杨玄感采取种种手段,得以受到了杨广的一定信任,能够时常参预朝政。】 【大业九年春,杨广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杨广让杨玄感在黎阳郡(河南浚县)督运粮草,而杨玄感觉得,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到来了:天下起义军已经遍布各地,杨广本人出征在外,朝中大量兵力都已经被调走……】 【杨玄感先是不按时运送粮草,目的是让杨广的大军缺少粮草,拖延时间;随后,杨玄感把跟随杨广前往高句丽的弟弟们偷偷召了回来;接着,他假借来护儿造反——还是老借口,因为“失期”所以造反——而进军黎阳县,设立官署,制作盔甲,同时向周围的郡县发送文书,让他们发兵镇压来护儿,而集合地就是粮仓所在地。】 【一个叫做李密的人从长安前来,成为了杨玄感的谋士,划重点,李密。】 【李密向杨玄感建议,起兵有三种选择:上策,占据幽州,断绝杨广的后路;中策,向西进军,入主长安,并且控制潼关;下策,直接就近进攻洛阳。】 【而杨玄感觉得下策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领兵直攻洛阳。而此时,跟随杨玄感起兵的人数量极多,兵力达到了十几万。】 【同时,当地的父老乡亲们纷纷向杨玄感送上酒和牛,慰劳杨玄感大军。】 【而杨玄感也向百姓们表示,自己身为上柱国,家中富贵已极,不缺钱也不缺权;如今不顾破家灭族的可能,选择起兵反隋,完全是为了解救生灵倒悬之危,拯救天下百姓的性命而已——百姓们被他的话打动,每日里都有数千人到他的军营附近请求效力。】 【这里再划一个重点:杨玄感在起兵当地颇得民心。】 【不过最终,杨玄感也没有攻破洛阳,他倒在了洛阳城外。】 【杨广紧急班师回朝之后,大力清算杨玄感的同党——虽然当时有很多军队依旧选择勤王救驾、镇压杨玄感,但也有不少的贵族跑到了杨玄感一边,比如名将韩擒虎之子韩世谔、裴蕴之子裴爽、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来护儿之子来渊——没错,被用作借口的来护儿家中还真的有人参与了这一场谋反——等四十余人。】 【当然,要说清算,那当然不能只杀这些直接参与的人,与这些参与之人有关系者、有牵连者,乃至可能与杨玄感有那么几分关系的人,都尽数被清算,这也可以算是历代王朝清算谋反的常规操作了。】 【但是除此之外,杨广还把刀对准了另一群人:普通百姓。】 【杨广对于当时杨玄感竟然能够拉来那么多人支持他始终心怀厌憎,对于那些积极踊跃支持杨玄感的百姓也非常厌恶; 甚至,不仅是直接支持杨玄感的百姓,还包括接受了杨玄感赈济的百姓——可能是为了获取支持,也可能真的是亲眼目睹了百姓的悲惨之后心怀不忍,总之杨玄感在洛阳附近曾经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杨广对于这些百姓都非常不满,于是下令将这些百姓全部杀死。】 刘邦:“?啊?杨广干什么了?他杀了谁?” 刘邦不能理解,刘邦大感震撼,刘邦发现自己确实是低估了杨广此人——虽然之前杨广已经做出了许多超乎他想象的事情。 刘邦觉得,自己也很想去问一问杨坚了,问一问他到底是怎么教育儿子的,竟然能够教育出来这么一个结果——这百姓是这么杀的吗?这人,是这么杀的吗? 杨广夺权、争夺太子之位,甚至于争夺皇帝之位,以至于让杨坚的死因始终存在疑问的事情其实都还可以理解,至少刘邦可以理解,或者说,某种程度上他都可以接受。 但是杨广……他就这么杀掉了杨玄感曾经开仓赈济的百姓? 他脑子里到底是怎怎么想的?他是真的觉得,这些都是百姓的过错?真的觉得,没有这些百姓,杨玄感就不可能反?或者说,觉得没有这些百姓,杨玄感就反不起来? 那他未免脑子是真的有大问题了啊。 刘邦觉得,杨坚的育儿能力真的需要打上一个问号——即便是刘邦,自觉自己不是那么会教育儿子,毕竟他的儿子刘盈竟然长成了这副样子;但是刘邦也觉得,自己比起来杨坚,那可真的是太会养儿子了啊! 至少,刘盈不会做出来这种好像没有脑子的事情。 至少,刘盈只是不太符合他的心意,没有果敢勇气、也没有足够的手腕和心性。 可刘盈至少不至于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于普通百姓——还是饥饿疲惫,接受了赈济的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