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及蒯通的年龄,韩信略微思虑一下,他微微点头。 “应近乎知命之年!” 得到这个回答,项羽极为满意。 韩信所说的知命之年,大致五十岁左右。 五十岁左右,这在古代虽算是年长者。 若相较于范增,那简直不要太年轻。 “如此极好!…若只乃知命之年,日后南征之事,寡人将带其军中,…定当重用于他。” “谢陛下恩典!” “嗯,他等四人,寡人欲亲见一番,方可以表诚意。…此事,…交由韩亲王安顿如何?” “陛下,小王这便前往!” “嗯,此举甚妥!” “…………” 两人又寒暄几句,韩信便带着心中的喜悦,匆忙的离开了这里。 待韩信走后,项羽回到了范增近前。 待项羽落座,范增捋了捋胡须,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籍儿,汝可唯才是用,老夫深感欣慰也!” “亚父,此四人,…汝可有独到见解?” “若刘邦不死,曹参、灌婴断不可用!…可今时已不同往日,他等乃无主之人,又乃败军之将。…若籍儿重用其人,定可尽用其才、并获其心!” “亚父所言极是,…籍儿此举,…亦乃此等算计。” “籍儿,…若日后战事平定,治国之策略,…汝可曾有所谋划?” “…呃,此事籍儿略有见解,…不知是否可行?” “籍儿言之,…待老夫分析一二。” 被范增问到如何治理国家,项羽第一时间想到了‘无为而治’。 对于无为而治,他更是有着‘不同的见解’。 与传统无为而治不同的是,他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善待加激励。 项羽对这个想法信心满满,带着这个想法,他赶忙看向范增。 “亚父,籍儿认为,…需开民智、顺民意。” “…哦?…开民智?…顺民意?…呃…籍儿可否细细言之?” “若提及开民智,需基于顺民意。…至于顺民意,首先需善待百姓,其次不可诱导、干预百姓,…再者便是奖罚分明。” “………?如何奖赏,…又如何罚之?” “尊老爱幼者可名扬,于民生利者可嘉奖,推动进步者亦可尊谓………” 范增满意的点点头。 “罚,…又亦如何?” “奸淫掳掠、杀人越货者重罚,集权牟利、欺压良善者更需重罚!………” 范增听完,他若有所思一阵,接着目视项羽。 “此乃法令?” “是也,…正乃法令!” “既乃法令,不知权、法相权衡,…谁可为尊?” “当以法为尊!” 项羽义脱口而出,范增大惊失色。 “皇权…亦屈居法令之下?” “法可令万民,又怎可疏漏皇权?若不一视同仁,…法又为何法?” 范增震惊的张大了嘴巴,他目视项羽呆愣当场。 过了许久,范增方才缓过劲来。 再次看向项羽,他探身上前。 “此乃顺民,…不知…开民智又乃何意?” “各尽所能、集思广益,…百花齐放、万家争鸣!” “…诸子百家?” “不,…胜于诸子百家!” “…奇淫艺巧,…亦可赞之?” “可利民,…便可赞之!” “…如此言之,…贩商走足亦可赞之?” “是也!” “吹拉弹唱、不识斗才者,…又乃如何待之?” “既依民智,…当乃利民为先!” “…………………” 随后,范增带着震惊,他的询问没有停,而项羽也一一做了解答。 项羽的意思很简单,他不愿禁锢思想,他想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次两人的谈话,谈了许久,可范增一时半会却没能回过味来。 项羽的脑洞太大了,他说得很超前,却严重的超越了范增的认知范畴。 在范增看来,善待百姓,当属极为难得。 若不效仿古法,而另辟蹊径,属实有点无法理解。 可看着项羽无比的自信,他又无法在言语上寻觅出破绽。 仔细想来,他甚至感觉挺有道理。 怀着试试看的想法,范增微微点头。 “籍儿,若如此,…不妨实行数日。…若可行,…便继而行之。…若不可行,…籍儿需速下决断!” “嗯,亚父所言,…籍儿谨记!” 接下来,两人对于这个策略,又做了进一步的细化。 做了细节的规划,项羽又命项襄、项陀前来记录下来。 为了稳妥起见,项羽接受了范增的建议,将此规划的试点设在了江东。 按照范增的意思,江东乃楚国的根基之地,即便规划不妥,也能做到及时止损。 范增的意思很明确,若是江东实验失败,那便另谋他法。 若是江东改善极大,那再大力推广。 这件事安排下来后,项襄、项陀赶忙带着任务离去了。 在两人前脚刚走没一会,韩信便带着曹参四人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