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幻之盛唐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是无聊的一天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是无聊的一天(1 / 1)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是无聊的一天

大明宫含元殿,穿着紫夹貔貅朝服,难得非值勤的正式列席参加一次扩大朝议的我,不着痕迹的靠着柱子,深深打了个哈欠,在袖子的掩护下,往柱子上又倚了几分重量。

我的哈欠,似乎也感染了周围队列里的一片人,纷纷拿起袖子掩着脸,长声短叹的呵呵起来,一些穿短衣束甲的武官,就没有这个便利,只好欲张不张的,僵着脸,在维持秩序的御使眼神瞄过来之前,手疾的捏了捏脸郏,还有年纪大身体弱的,在那里眯着眼睛摇摇晃晃的,不知道还以为是磕了摇头丸呢。

朝廷上进行的唇枪舌剑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真佩服这些大人们,从日头初升到日上三杆,口抹飞溅,滔滔不绝的引章据典,攻吁反唇说上这么久,居然还是劲头十足,口水不干,将各种私心和欲念,明枪暗箭的包裹在或华丽公章,或冠冕堂皇的辞藻和大义中,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与精辟的逻辑推理,拼命往对方象城墙一样坚实的面坯皮上,泼洒销镪一样恶毒蚀骨,滋滋做响的脏水。

说实话他们正在争论也不是什么鸡毛蒜皮,乃是眼下相当迫切的一件国家大事,成功削藩后的国家军事体制,大规模的屯田和府兵重建,都已经走上正规,但是留下的边防空白,将如何处理,特别是大量边军屡屡抽调内戍,众多军户中已经出现青黄不接,许多边防已经薄弱到危险的程度。

而在这些朝臣的最重要分歧,就是分镇和并镇之争。

所谓分镇,就是保持多设节度使现状,并将其中最大的节镇,拆分成了若干个小规模的节度使,以便于控制和分化,当然在朝会上的说法是为国分忧,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缩水版的节度使个体上,不容易再有尾大不掉的机会纭纭,既然是分家,成本也不高,不用多费朝廷的库胬,只要注意地域的划分,就可以了;

并镇,就是恢复战乱前天下十节镇的旧貌,该守哪里的还就守哪里,只需要做代价较小的局部调整,理由也很充分,这是一种成熟的制度,所谓以边军防敌,以节帅于要冲应备,凡国家有事,节度的行营兵就是地方预备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态势,可以就近轻易进行战略部署,在他们看来只要适当的削弱其职权,另选忠良之将,保持轮换和晋升制度,就可以避免多数武人专大之患。

这两种态度背后,也隐隐包含了两种阵营的较量。

自从南北两班臣子合朝,大矛盾还没爆发出来,但是各种小冲突和争议,却是屡见不鲜,通常情况下,南边过来的臣子品级都要比北边的低一等,规模也要小一些,经过双方的妥协和争夺,所以现在变成包括政事堂八九个宰相在内,十几个加同中书门下平章衔的重臣议事的格局。

其中除三省首长外,还有加平章为使相的藩镇、加平章为辅相的省下官、寺内官。将来还有搭建完成的枢密院官长,也要加入其中。因此,所谓有大唐特色民主集中制的常委班子已经大为扩编,当然人多了心思和想法也多了。

合镇可以说是代表了老皇帝时期政策的延续,传统的天下十大节度使,正是由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顶峰的;分镇则是代表肃宗主政以来的成果和产物,基本那些新藩镇,都是在他手上设立的。此外,就还有西北路背景下的朝廷直属中军团体,与河北河东背景下的各大藩镇外军团体,通过政治代言势力之间的无形角力和竞争。

前者说后者是因循守旧,逆流而行,后者说前者是破坏体制,后患无穷,当然都巧妙避过了直接涉及到两代皇帝执政得失的部分,以免背上挑拨天家父子的罪名。

虽然我看他们都理由很充分,也说的都象那么回事,但我起码知道一个事实,历史上后来作乱不止的那些藩镇,就是这么被前者给分出来。

所谓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分川之乱,历史上剑南道被分为东川西川之后,西川一路要以独抗南沼和吐蕃的侵扰压力,以成都一府要供应十数州的边防所需,长期下来民不堪其负而逃亡为乱愈演愈烈,直到高适带兵入蜀才得以平息。

分镇之后,固然是大为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但也留下一个严重的后遗症,军政合并之后的割据资本。既有其土,又有其财,更兼其兵,自足自用,又何须看你朝廷的脸色,受制与人下。

最初是财政枯竭,无力支持军队远征的中央政府,为了讨伐叛乱的藩镇,而就近设立新的藩镇,以便就地筹措军用,结果是旧的藩镇刚讨平,新的藩镇也羽翼丰满,又开始和朝廷讨价还价要好处了,然后再讨伐再设藩,最终陷入藩镇越设越多,朝廷能控制的土地财赋人口,越来越少恶性循环的怪圈,其中若是有某位皇帝,能暂时遏止住藩镇的扩张,让内战中的百姓稍稍喘口气,就算是难得的中兴之世了。

在我看来,

这些人折腾的欢,估计是看到李光弼已经乖乖的回来了,那位郭子仪也表示出人老了身体不行要退休的意图,觉得一片革命形势大为乐观,忍不住跳出来要抢这个鼎易革新的不世功劳和名声了。

一群傻比,我下了个简单的结论。

不过这些蹦达窜跳的人中,至少除了那位两上两下,没有多少收敛的清流宰相房倌之外,其他几位现任宰相和旁听前宰相,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表态。也就这些被推出前台的家伙,象猴子一样的折腾。

看来看去,却把眼神落在左三排,垂手恭立的执殿武官身上,他是我的老熟人兼曾经的部下——皇甫皋。

皇甫皋是最后一批回到长安的行在人员,直接从大明宫西侧的九仙门回来,甚至没有惊动什么人。

再见皇甫皋,很有些感叹的味道,他还是个管三千羽林军的将军,而且这只军队充当仪仗的时间多过作为武装力量使用的时间,虽然也是正四品下的亲检校勋翊诸卫领羽林中郎将,但是勋职、爵级、还有职事,相比我这个团体就差的远了。

当年和他同期并肩作战过,都是西幸宿卫出来的所谓三率六曹十郎将,除了已经阵亡和因伤退养的,最少也是个实缺卫中郎将,散领宣威将军或明威将军,勋受轻车都尉或上骑都尉, 爵开国子或开国男。

早年追随的留后诸(将)中,除了皇甫皋去了西北,温疡、余宏、范佐等相继战死在河北、闻少名兼职去了武学,解思成了龙武军马部都兵马使、卫伯玉混的最好,已经独置一军、弄的一身伤痕累累的刘昌周还是喜欢战斗在最前线、吕希用、高千里各领左右一部、其他人因伤病,退养的退养,外放的外放,竟是换了好些的面孔。

乃至最初文僚幕佐,受职事官的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少府少监、将作少匠、开府司马、国子司业之流的也不在少数。连半途投奔,有历史问题的留用人员——崔光远,也已经是督护长史,散受中大夫、权给事中。除了俸禄爵钱外,还有大量兼营的外快。连他的族人皇甫增,也混上了太子庶事。

而他领着个永远没有满编过的羽林军,这些年几乎没有任何出彩或高调的地方,兢兢业业的隐藏在那位陛下的身后。

看着他那张万古不化的脸,我忽然就有些眼酸,将目光移到这含元殿的巨大斗拱梁柱上去。

这年头,大凡有点钱的人家修房子,都讲究旷达幽深,作为帝王家就更不用说了,穷尽民力奇巧之能,但是纵深有了,采光就不足了,于是就靠足够的高度来保持光亮,于是柱子越粗越长,数量越多越好。宏伟到让人觉得自惭渺小。

作为西内标志性建筑的,据说当年修大明宫,光这一个前殿,就用了一百多根人抱合柱,光藻顶雕风龙鸟兽的斗拱,就层叠交错了九层,用壁板隔出来的中条大殿,上千号人站在里面,仍然回给人一种空旷的错觉。

但自从这些剑南传入的一个军工副产品,凝石膏开始应用后,就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这个简直限制,如果不是担心逾制的考虑,那些坊间楼宅,早就修的又高又大了。

我嘴角刚露出会心的笑意,就见这群蹭跳的猴子中,已经有人盯上我了,

“不知梁开府有什么见地。”

“什么。”

我揉眼睛,呵声道

“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对面文官队列中,穿朱服紫的人群骚动了一下,才听到一个压抑着情绪的声音

“不知梁开府对我等所议。有什么见地。”

“抱歉,我刚才没留神。”

我摇了摇发酸的脖子

“那个谁谁,你怎么称呼。”

群情哗然,一些人的脸抽动了几下,还有人偷声吃吃的笑起来,赫然是一些我熟悉的年轻面孔,更有人露出看好戏的神采里。

“下官。”

对方的脸好象有点抽筋,却有骑虎难下,略微转头瞥了一眼身后的站班人群,似乎得到什么示意,暗着脸又重复了一遍议题。还算是条理概要。

最新小说: 我也是皇叔 宦海官途无删减 不原谅,不复合,苏小姐独美 大周夜天子 重生后我把自己的恋爱脑打爆了 我有一座时空之城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 我反派老祖,从强娶女帝开始崛起 高武:开局弹指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