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俊玲和楚俊玉两个姑娘,学习确实不错,在年级都是前几的那种。
学校得知,俩姑娘不念书了要去厂子打工,校长和老师都觉得很可惜。
所以当许世彦跟他们商议,说是他愿意资助两个姑娘读书。
希望学校和老师帮个忙,去劝一劝楚家那妯娌俩,让孩子重新回学校,校长和班主任直接就同意了。
许世彦又跟人家商议了具体怎么做,然后学校安排了老师,立刻去楚家家访。
老师到楚家之后,给张莲香和张金香掰开了揉碎了,好一番劝。
最后又说,学校如今得到了企业的资助,对学习好的学生有奖励扶持。
学费全免,还给补贴生活费。
如果能考上大学,按照学校的等级,还会给予一万到三万的奖励。
以楚俊玲和楚俊玉的成绩,咋地也能考个普通本科,得一万块钱。
要是能考个重点大学,就能得三万块钱。
张莲香她们之前不乐意让闺女读书,是觉得闺女读书没啥用处。
念书再多,将来也得嫁人,到时候都带婆家去了。
可一听说这念书好,还能奖励钱,俩人就来能耐了,立刻同意,让闺女回学校念书去。
就剩下这几个月了,俩姑娘即便是进厂子里上班,一个月撑死了也就挣二三百块钱。
可是这几个月坚持念完书,考上大学的话,最低一万。
都不是傻子,这笔账还能不会算?
就这样,俩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的下午,回到了学校。
为了防止这俩人回家住,又被母亲洗脑,老师干脆说,住校。
反正学校有宿舍,生活费全管了,你们就安心在学校上课。
有啥不会的,老师都在,随时可以问。
俩姑娘是真的爱学习,住宿舍更好,没那么多烦心事。
要是在家里,她们还得帮着家里干活,打扰学习。
就这样,俩姑娘都同意了,就此住在学校,安心学习。
许世彦过来一趟,好歹安顿好了楚俊玉和楚俊玲俩人,也算是没白来一趟。
至于楚家那三个孩子,楚俊东、楚俊平俩男孩一个高一、一个高二,还有个小闺女读初二,据说学习也挺好。
他们这几个暂时都没事儿,只要俩大的都能考上大学,后头就好说了。
几个孩子都在宝安中学读书,许世彦这回跟校长联系上了,以后可以随时掌控孩子们的情况,有事再说。
于是,许世彦安心离开宝安,回到羊城。
他在宝安耽误这几天,苏安瑛这边,已经开始卖货了。
至于许世琴,却始终没找到合心意的地方。
“那要是你去深市周边呢?我刚从那边回来,那头不错。”
许世彦想了想,其实新安镇那边就不错啊,地理位置好,离着深市近。
过几年成了市辖区,地价不得疯狂涨?
现在过去买地建厂,等以后啥都不干,也能赚翻了。
许世琴一直都是对三哥的话言听计从,一听许世彦这么说,她也来了劲头。
“哎呀,你看,早知道你去那边的时候,我就跟着过去了。
那等着明天,三哥再陪我去转转?”
“行啊,那明天我再陪你过期一趟,你要是看好了哪块地方,就干脆找人买下来。
钱要是不够,让你三嫂借给你点儿,要不算我们入股也行。”
许世彦看好的,是这边的地皮,但是他没那么多精力去管。
要是能跟许世琴合伙开个厂子,别管厂子挣多少钱,将来地皮值钱就行。
“钱倒是够用,我这几年没少挣,不过,三嫂要是能掺一股,那我是非常乐意的。”
许世琴闻言就笑,她跟苏安瑛处得来,姑嫂俩人合伙做点儿生意,挺好。
于是,兄妹俩商议妥当。
许世彦又陪着许世琴重新回到宝安,在这边转了几天,还真是看好了一块地皮。
于是找到了相关负责人,谈了买地建厂的事。
这边有的是来建厂的,人家才不管呢,只要能拿得出钱来,手续啥的非常容易办。
这年月宝安的房价还不算太贵,九一年新安镇双龙花园一千六百块钱一平、碧海花园一千五百块一平。
据说,八六年的时候,才四百块一平。
工业用地要比商品房用地便宜太多,所以许世琴也就花了不到一百万,买下很大一块地皮。
许世琴对三哥的眼光很信任,她也觉得这边未来会有很大发展前景。
所以打算在这边好好发展,建一个大的服装加工厂。
合同签了,地皮买了,接下来就是建厂房。
许世琴一看,这要是建厂的话,估计她很长时间都回不去广水。
光是住旅店不划算,索性又花钱在这边买了套房子住下。
接下来,就是两头跑。
至于韩立伟那边,家里孩子有保姆照顾,许世琴隔一段时间回去住一阵子。
没办法,既然想发展点儿事业,那肯定就要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
许世彦来羊城,还有一件事,他打算在港城注册一家进出口公司。
接下来他要做地板生意嘛,要从国外进口生产设备,还要往国外出口成品地板。
如果在港城注册一个进出口公司,会方便很多。
趁着许世琴在这边忙活的工夫,许世彦办好了手续去港城,跟那边咨询清楚了,这才回来。
专业的事情,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许世彦对这些不在行,他打算回去,把公司法务部门的人派过来。
正好今年还有不少产品要注册专利,同时也把公司注册了,一举两得。
许世彦到羊城半个来月,把该办的事情全都办完了,不能再耽误,得赶紧回去。
“媳妇,我出来时间挺长了,家里头事情不少。
既然这边的事都办完了,我明天就得往回走。”许世彦跟苏安瑛商议。
“嗯,回去,家里头要紧。
我这边你放心,反正我也不多囤货,手里就这些循环着。
最近这个货不太好卖,你没看见旅店多了好些咱东北人么?挺多都是咱县过来的。
我打听了,多数都是一些企业单位。
他们自己弄了参场栽棒槌,去年秋天行情不好,没卖出去。
也不知道咋听说了这头卖货,这都过来了。”
苏安瑛说着,也是忍不住叹气。
“来人不要紧,他们这些人特别不讲究,比咱价钱低好几块呢。
这几天让他们搅合的,货卖的挺慢。
我看看,要是行情不好,我把手里这些处理完就回家。”
干啥都是这样,最怕一窝蜂都来抢。
要是守规矩的还行,偏偏这些人不守规矩,瞎胡乱落价。
(本章完)
/129/129994/3171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