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唐大夫人跟李大夫人也是打过交道的,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所以她对李大夫人的性情,其实是有些了解的,这女人,打小就不是那种好相处的人,她怕女儿嫁过去,会受委屈。
所以当她知道女儿想嫁李家时,她是不愿意的。
但架不住女儿非要嫁,然后李家也同意,丈夫也没意见,她只好同意了。
——事实证明,唐大夫人的直觉不错,原身嫁过去,的确没过上好日子。
因安然没说自己在婆家过的不好,所以母女俩也不需要在一起商量,怎么应付难缠的婆家,当下安然吃过午饭,便跟李承安回了来。
回来的路上,经过三房那一片院子时,安然看到李三婶的老娘刘老夫人正从李三婶的院里出来。
刘老夫人将近六十的人,在这个年代算高寿了,但,还很精神,且显年轻,打眼一看,感觉不像是五六十的人,倒像是四十多的人,看起来比李三婶大不了多少。
本来安然觉得,刘家没人只生女儿不生儿子,又或者只生儿子不生女儿,都是正常的生育状态,刘老夫人没嫌疑,但现在,她又不确定了。
就安然所知,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好的护肤品,物质吧,就算有钱人,吃的也没后世丰富,营养不全面,所以古代人普遍不扛老,到了四十多就显老了,像刘老夫人这样,将近六十的人了,看起来还像四十多的样子,真的很少见。
京城里,安然看到过的这些贵妇人,看起来能比同龄人年轻,已经算不错了,要想看起来年轻二十岁,几乎不可能。
除非……对方手里有金手指,能从系统商城弄到好东西,吃了或涂在了脸上,延长寿命,才能不显老。
这也是安然对刘老夫人又起疑了的原因。
当下安然便决定多调查一下刘老夫人。
不过,刘老夫人不在李家,查起来可是很不方便的,毕竟她在刘家又没眼线,现阶段,没安排人去刘家做眼线前,只能先派人打听了。
好在原身来自大家族,嫁的也是大家族,所以嫁人时,唐大夫人有给她安排不少人手,做什么事都方便。
当下安然一边安排人去刘家当眼线,一边安排人打听刘老夫人的情况。
当然了,为防人起疑,安然只跟人说,是看刘老夫人六十岁的人了,还这么年轻,羡慕,想看看她是怎么保养的,让人盯着她看看究竟。
这个理由很充分,其实京中很多贵妇人都想知道这个,所以没让人起疑,就执行她的命令去了。
而就在安然安排人盯着刘老夫人的时候,李大夫人也终于忍不住了,不再通过儿子,转达对安然的不满,而是直接找上了安然,批评她的某些做法。
这天,早上请过安后,安然便像往常那样告退,结果李大夫人就将她留了下来。
李大夫人澹澹地看了她一眼,道:“你嫁人之前,你父母没跟你说,在婆家要侍候公婆的话吗?”
安然一副无知少女的样子,理直气壮地道:“说啦,怎么了?”
李大夫人看她这样说了,还一副无辜的样子,当下不由道:“既然说了,你怎么从进府来,从没做过侍候公婆的事?”
安然听她这样问,一副傻大姐的样子,道:“我来之前,对咱们家做过调查的,毕竟嫁人不是儿戏,肯定要看一下婆家的情况,看看婆家好不好。当时有了解过的,发现李家的规矩跟我娘家一样,家风宽和,不是那种家规严苛的人家,往上几代,都是只要跟公婆请过安了,就能做自己的事,听说娘当年也是这样,所以我跟随娘,也这样了,怎么,我了解的不对,李家不是这样的人家吗?”
安然说的不是假的,李家就是这样的人家,像李大夫人,就没被公婆立过规矩,她自己都没侍候过公婆,还好意思让原身侍候她,也就是李老夫人过世了,要不然安然都能反问她,怎么不见她做个榜样,侍候公婆。
当然了,李老夫人不在了也好,要不然李大夫人装样子侍候李老夫人,她还找不到理由推掉这事了。
这会儿李大夫人听安然这样说了,不由脸上一阵燥热,她也是真没想过,安然知道李家以前的规矩,让她想说现在改了都不合适,怕被她说,哦,你当年都没侍候过人,现在你当婆婆了,就要儿媳侍候你了?那看来你是个恶婆婆啊。
于是李大夫人脸上恼怒,却不能说什么,当下只能让安然离开了。
其实就算李家的规矩不是这样,就是要侍候婆婆,安然也不会侍候她的,只不过如果是那样,她就要另找借口推脱罢了。
两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交锋,以安然胜利告终。
安然并没将李大夫人找自己麻烦的事,跟李承安说,因为她胜利了,不是吗?胜利了就没必要跟李承安说了。
但她不说,李大夫人这个失败者会说啊。
而安然料到她可能会说,毕竟从原身记忆来看,李大夫人就是这样的人,对原身一有不满,就会找李承安说话,让李承安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但安然可不怕她会说,因为,她做的事是有理的,怕什么呢。
果然,如安然所料,李大夫人第一次直接找安然的麻烦,以失败告终后,李大夫人心情很不好,她心情一不好,自然就不会善罢甘休,当下再一次将李承安找了过来,数落安然。
李承安看安然进府不过一个月,他娘就找他,骂过两次安然,不由无语。
以前没儿媳,所以他还真是不知道,他娘竟然是这样一个人,毕竟以前,他是她的孩子,所以从来没对他不好过,如此,也让他没发现他娘是这样的人。
“……你上次说,让我主动提,让安然侍候我的事,她应该不会反对的,我说了,但她拒绝了,这下,你总没话说了吧?”
李大夫人当然不会傻到将安然说的,李家以前就是这样的,不用侍候公婆,这种话,跟儿子说,只断章取义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