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常人想要入朝为官的方法无外乎几种。” “军功授爵、举贤荐能、纳粮拜爵、征辟人才、父辈任子以及自荐。” “虽然方法看似很多,但是其中除了军功授爵比较公正外,其他的几种都不够公正。” “贤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又有谁能说得清?” “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评判标准。” “各大家族举荐自家子弟早就是司空见惯了。” “普通人想要入朝为官,大多只能巴结讨好贵族,让他们来举荐自己。” “纵使有人才华横溢想要自荐,但是其声名不显的情况下,也很难得到赏识。” “而那些选择通过贵族举荐入朝为官之人,自然就成为了那些贵族派系的人,这也是他们入朝为官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在他们看来,让他们入朝为官的不是陛下您,而是他们背后的那些贵族。” “他们自然不会有太多忠君爱国的思想,他们只会服务于那些对自己有着「知遇之恩」的贵族。” “因此朝堂之上,便会分成各个派系,大臣们才会官官相护。” “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背后贵族的利益,而相互争斗。” 嬴政听后,只觉得李意这话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了。 当真是一语道破了如今朝堂上的现状啊! 但是,嬴政却又无法改变这个问题。 因为那些知识,本来就是掌握在这些贵族权贵的手里。 大家族们凭借着自身的底蕴,能够源源不断的产出一定量的人才。 自己不用他们,又还能用谁呢? 用那些不识字的黔首吗? 还是说自己花时间一个一个去网罗天下人才? 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只能让那些贵族的臣子们,去帮自己聚集人才。 李意则继续述说着: “陛下,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行科举考试,来选拔我大秦的官吏。” “根据需求,统一出题,规定时限,现场解答。” “以此来对那些想要入朝为官的人进行考察。” “再根据他们答题的优劣进行评分,分高者则可以入朝为官。” “分低者则淘汰,回去继续努力。” “如此一来,官吏的选拔便会比现在公平公正得多,可以选出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而那些有才干却报国无门之人,也便不会再想着去投靠贵族世家了。” 嬴政听后点了点头,这种方式确实是一种十分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 他此前倒是从未想到过用这种方法。 不过他也有一些疑问,故而开口问道: “那若是有人提前得知考题,弄虚作假又该如何。” “比如那些世家大族用重金暗中买通出考题之人,那最终结果岂不是还和之前一样。” “又或者他们在考试的时候,请求他人来帮忙答题也无法选出真正的人才。” 嬴政十分敏锐的察觉出了科举制度所存在的一些漏洞。 李意听后,则是开口道: “陛下可以事先将出题人全部集中起来,让他们在有重军把守之地出题。” “直到考试结束后再将他们放出,杜绝他们被人收买的可能。” “待到考试的时候,每个考试场所至少要安排三位监考官进行监考巡查。” “当然!纵使有再多的方法,也依然可能存在着漏洞。” “这时候,就需要制定严厉的处罚了。” “在朝为官者,但凡敢徇私舞弊,不论轻重,一经发现,一律罢官。” “情节严重者,甚至可以斩首流放。” “这种单纯以自身利益为重者,为官亦是祸害,趁早罢免反而是好事。” “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又弄虚作假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考试资格,并且终生不再录用。” “而那些成功作弊被选拔为官吏的,事后一旦发现,直接罢官流放,以儆效尤。” “只要处罚足够重,那么胆敢弄虚作假的人,终究就只会是极少数。” “唯有那些家族势力足够强的,才有胆子、有能力去这么做。” “因此,我们可以暂时保留他们家族举荐的权利。” “让他们的子弟,依然能够通过举荐入朝为官,只不过数量被削减了一半而已。” “这样的话,他们便不至于铤而走险,做出那等有违律法之事。” “臣相信。” “通过这种方法选拔出来的人才,绝对是优于世家举荐子弟的。” “因为天下黎民百姓的基础人数,是那各大世家的百倍千倍乃至万倍。” “日后他们在朝堂之上,和那些世家贵族分庭抗礼亦不是难事。” “而且他们是因为陛下的科举所选拔出来的人才,自然会在心中感激陛下,愿意为陛下分忧。” “而不是以各大家族马首是瞻。” “当然,即使是这样。” “也肯定还会有部分人会选择投靠贵族,甘愿成为贵族的棋子,只为谋求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