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正林手里紧握着长孙德冲呈递的奏折,步伐匆匆地朝着兵部衙门的方向前进。 一路上他的心情无比激动,心中充满了对即将领兵出征的期待和兴奋。对他来说,能够重新领军,投身于战场的硝烟之中,无疑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感。 楚正林对于皇帝的宝座并不感兴趣,他更愿意成为一位威震四方的大将军。他对于将权力放手给自己的楚凡充满了感激之情。 楚正林一生中最热爱的事情便是驰骋沙场,挥洒热血。当初他的父皇让他协助处理政务,那种日复一日、永无止境的奏折堆叠让他感到无比厌倦。如今长孙德冲提出可以迅速组建一支二十万人的新军,楚正林怎能不为之动容? 楚正林抵达兵部衙门,急冲冲的找到了长孙德冲,开门见山地问道:“长孙叔,你所奏报的那支二十万新军,现在究竟在哪里?” 他的声音在兵部衙门内回荡,引得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他。长孙德冲则不紧不慢地回应道:“王爷,在府衙请称呼职务。” 对于这种形式上的细节,楚正林并不放在心上。他立刻正色道:“长孙尚书,你的奏折我已经仔细审阅过了,现在请你带我前往查看那支二十万新军的具体位置吧。” 楚正林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长孙德冲。长孙德冲接过奏折,目光落在那玉玺的印章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之情。穆云峰其实早已多次向他提及边关战事的激烈程度,以及急需增援的紧迫性。在之前的朝会上,长孙德冲本打算向陛下汇报此事,却没想到陛下竟然下放了权力建立了皇家政务处理处来处理这些政务。而如今的情况,也正如长孙德冲所预料的那样,王爷楚正林带着已经批准的奏折来到了这里。 长孙德冲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然后对楚正林说道:“王爷,请随我来。” 长孙德冲带领着楚正林来到了一处已经安营扎寨的地方,这个地方恰好是开封城尚未建设卫城的一侧。 为了安置那些因灾荒而流离失所的灾民,开封城已经建造了三座卫城,而这一片空出来的土地,长孙德冲打算用来建造一个军事堡垒,专门用来安置军队,以增强这一地区的防御力量。 楚正林看着那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士兵,心中感到非常满意。这些士兵正是他心中所期望的那种精锐之师,能够在未来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战斗力。 长孙德冲立刻安排的侍卫,前去寻找负责这一地区守卫任务的城卫军,并命令他们召集所有的百夫长前来集合。他需要把他们已经成为了魏国的一名士兵的消息传递给他们。 在长孙德冲说完之后,这时的城卫军显得有些迟钝,憨厚地回应道:“大人,目前那些民众还尚未成为军队的一部分,因此他们还不能被称为百夫长。” 长孙德冲听到这话眉头一皱,显得有些不耐烦,他狠狠地踢了这个城卫军的屁股一脚,厉声说道:“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士兵了,你赶紧去通知其他人,让他们来见我。” 城卫军被这一脚踢得有些懵,但还是迅速反应过来,立刻转身跑去执行命令。 长孙德冲和楚正林两人就近找了一个帐篷,准备在等这些百夫长集合的时候,进去休息并进行一番深入的交谈。 长孙德冲率先开口对楚正林说道:“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将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改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这样一来开封城就能够得到更加有力的保护,不再那么容易受到敌人的侵袭。与此同时城中的驻军数量也可以相应减少,让城中的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加自由和安宁的生活。” 楚正林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但他随即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既然你有这样的计划和想法,为何不直接上奏给陛下呢?陛下也肯定能够知道你的想法一定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或许能够得到朝廷的支持和批准。” 长孙德冲叹了口气解释道:“我并非没有考虑过上奏,只是这件事情牵涉甚广,需要仔细谋划” 长孙德继续详细地解释道:“开封城旁边的这三座卫城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建成,是因为它们是为了给那些遭受灾害的民众提供庇护所而修建的。因此,灾民们出于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家园的渴望,他们自愿地投入到了这些城市的建设中,不求任何报酬。 然而,如果我们现在要修建的是一座军事堡垒,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我们在没有支付报酬的情况下要求百姓们参与建设,那就等同于在压榨他们的劳动力这是不公平的。” 长孙德的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目前魏国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国库中的资金并不充裕。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新建一座城市,其所需的经费必定是巨大的。 更何况如果我们要建造的是一座军事堡垒,那么其消耗的财力物力将会更加惊人。考虑到魏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国库恐怕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开支。因此我自己也感到非常犹豫,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去推动这项工程的实施。” 楚正林在听完对方的陈述后,表现得非常慷慨他毫不犹豫地回应道:“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我一回到皇家政务处理处,就会立刻着手调查魏国国库目前的财政状况。一旦确认国库中有足够的资金储备,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实施这个计划。” 两人继续聊了一会过后,千户长和百夫长整齐的站在帐篷外面的空地上,而二十个偏将站在帐篷外面等待着长孙德冲和楚正林的接见。 楚正林走出帐篷看着面前身强力壮,精神抖擞的将领感到十分的满意,楚正林在心中决定自己就要这一支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