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这一变故让几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霜序惊呼出声,面色难看的把姜聆月护在身后。 姜聆月也逐渐的回过神来,她动了动微麻的半边身子。 垂着眸子,低头看去。 那血像是红艳艳的梅花,开在泥土地之中。 姜聆月的目光飘忽不定。 之前的梦魇历历在目,今日在街上闲逛又见了血。 实在是太不吉利了。 幸运的是这血没有溅在她的身上。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看热闹不嫌事大也是刻在骨子中的。 以姜聆月的为中心,街道上空出了一片宽阔的区域。 路过的行人时不时的伸长脖子往姜聆月这边张望着。 姜聆月自打怀孕之后,随着月份的增加,身体大不如从前。 抵抗力直线下降。 现在受到了这番惊吓,她只感觉一阵阵疲惫袭来。 她强忍着不适,站直了身体。 宋枝年看出来了姜聆月的不适,主动揽过剩下的事情。 她转过头对霜序道: “你先送你家殿下回公主府吧,剩下的事情我来解决。” 闻言,霜序感激的看了一眼宋枝年。 宋小姐可真是及时雨啊。 霜序上前搀扶着姜聆月离开。 姜聆月也并没有推脱宋枝年的好意。 她现在实在是精神不济,也没心情去处理这件事情。 她和宋枝年的思想都是一样的。 人倒在年前,出于一个人基本的道德伦理和同理心。 若是就这样离开了姜聆月心底会过意不去。 宋枝年的点了点头,目送着姜聆月离开。 她收回目光,让贴身丫鬟碧桃从看热闹的人群中找了一个赶牛车的汉子。 给足了银两,汉子心中自然也没有什意见。 反倒是觉得自己遇到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他不过看个热闹,顺便出点力,就能赚银子。 这点力气还不如自己在码头搬货物使的力气大。 累死累活赚的也只有那么几百两银子。 这简直是一桩稳赚不赔的好事。 他笑眯眯的走上前将晕倒的人拖上了牛车,生怕宋枝年反悔。 速度快的令人咋舌。 * 南桑国御书房。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保持沉默。 枪打出头鸟,谁都没有勇气做那个出头鸟。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烧兄弟姊妹,第二把火烧宫中嫔妃。 现在第三把火终于烧到了他们这些大臣的面前。 宣珩钦这不显山不露水的,却闷声不响的干了大事。 他们不过睡了一觉,那么大的一个皇帝就没了。 宣珩钦也不知道在背地里用了什么办法, 其他几位皇子都被治的服服帖帖的,也没了夺位的心思。 一个个都闹着自动请缨封王前往封地。 要么便是压根对皇位无感。 大臣们很早之前便开始站队,为其谋划。 现在这么一遭,谋划的一切彻底付之东流。 他们又气又气,纷纷联络效忠的皇子准备 这其中的门路他们这些大臣不清楚,但南桑国的皇室可算是彻底的洗牌。 而现在,宣珩钦成了南桑国实至名归的掌权者。 有大臣心中生出不满。 看宣珩钦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他们在心底暗暗腹诽。 还没有登上皇位就开始作福作威了,登上皇位了岂不是变本加厉? 能是个好皇帝才怪。 但这些话他们自然是不会当着宣珩钦的面说的。 当着宣珩钦面斥责的人,都死干净了。 礼部尚书将登基当日所有的规划,都写进奏折里。 一一呈给宣珩钦。 他忐忑不安的等着宣珩钦的回应。 宣珩钦一目十行的扫过奏折上的内容。 上面清晰的注解了登基大典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日的安排。 条条妥当。 “那便有劳爱卿了。” 宣珩钦的语气不急不缓。 礼部尚书跪的双腿发麻。 陡然听到宣珩钦的肯定,他才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 看来是没问题。 礼部尚书的余光打量着宣珩钦,在心底默默叹了一口气。 这位帝王看着十分的年轻,却给他们一种无形之中的压迫。 语气熟稔的像是在这帝位上坐了许多年。 再联想到宣珩钦这几日的雷霆手段,他心中一点反意也生不出来了。 礼部尚书擦了擦额角不存在的冷汗,点头哈腰道: “不辛苦,若是无事,臣等就告退了。” 宣珩钦的目光落到一旁燃放的香上,一柱香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他终于大发慈悲的点了点头。 大臣们陆陆续续的被送离御书房。 宣珩钦保持一个姿势久了,脖子隐隐作痛。 他的眼睛转了转,动了动僵硬的脖子。 余光突然扫到空荡荡的脖颈。 宣珩钦微微一愣,莫名觉得脖子上有些空。 他伸出手摸上脖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