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粤省人用蟑螂药消灭蟑螂需要几步,他会告诉你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找到并抓住一只蟑螂。 第二步,撬开这只大蟑螂的嘴。 第三步,把蟑螂药灌进去。 显然,面对个头又大又会飞的粤省大蟑螂,这三步中只有第一步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 前西北军,勺油娃出身的陕人营长李明成在加入安民军后,才听队伍里的粤省士兵讲过这个张大帅常挂在嘴上的笑话。 所以当面对鬼子在山体内挖掘的四通八达,纵横上下的地道时,营长李明成少校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个笑话。 他问自己,消灭鬼子的地道需要几步? 其实也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找到一个鬼子地道洞口。 第二步,把汽油灌进去。 第三步,点燃慢慢烧。 其中一样是第一步最难,因此控制了这处山头后,他派出了大量侦察兵四处寻找鬼子的地道洞口。 通风口也好,人员进出的洞口也好,只要找到一两个就行。 这样想着,李明成很快就看到一个身影向自己的方向跑来。 “头,找到了,鬼子地道的通风口。” 头戴钢盔,身上插满了各种伪装植被的侦察兵三步并作两步跑来,向李明成报告。 李明成点点头,接着一挥手,50多人的合成突击队立刻在他的带领下,向着侦察兵所说的地区前进。 目前这处山体表面的阵地已经全部被安民军控制,鬼子们只能躲进地下工事里,等待夜幕降临再反击。 李明成手拿卡宾枪,走在队伍正中,突击队员们也都一样,摆好阵型缓慢移动,握紧手中武器,警惕地四处观察。 由于松山上的鬼子炮兵已经全部报销,李明成可以大大方方的带领自己的突击组在地表活动,不用害怕遭到炮击。 此刻他们只需小心不知躲在哪里的鬼子凑冷子跑出来来上一下即可。 走了不多久,众人来到一处山势陡峭的地方。 李明成收到侦察兵的信号,立刻挥手示意众人停下,原地警戒。 接着他就看到侦察兵走上前去,扒开贴着山体生长的灌木,又取下鬼子用山岩做的伪装,指着一个碗口粗的黑洞洞洞口对他说: “头,这洞口周围的风,我敢赌两包骆驼烟,这绝对是小鬼子的通风口。”侦察兵带着点苏省口音的嗓音里透着自信。 他用手拍了拍地面,低声补充道:“地底下,估摸着还有动静。” 李明成心头一喜,和那个关于蟑螂的笑话一样,只要找到洞口,剩下的就好办了。 “慢着,”李明成压低了声音,摆了摆手,“小鬼子的鼻子比野狗还灵,先别惊动他们。” 说完,他挥手示意拿着冲锋枪和霰弹枪的士兵们散开,随时防止鬼子偷袭。 接着他转头扫了扫身后的突击队,轻声问:“汽油准备得怎么样了?” “有五桶呢。”一个年轻的粤省士兵压着嗓门答道,随即对李明成咧嘴一笑,“头,这不就是‘蟑螂药’嘛,您看是灌还是喷?” 队伍中一阵窃笑,压抑而短暂。 很快几个身高马大的士兵就抬着几桶加了料的汽油和人力喷洒器走上前来。 记忆中那个关于粤省蟑螂的笑话又浮现脑海。 他曾听队里的老兵绘声绘色地描述粤省的蟑螂如何巨大成精,“翅膀一扇就能让油灯熄灭”。 那粤省老兵讲到这可怕的害虫时却泰然处之,而李明成这个陕人却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场景,在他的老家,干旱的陕省只有遮天蔽日的蝗虫大军。 想必这大蟑螂和蝗虫差不多? 战场上人人精神紧张,李明成不得不靠想想这些乱七八糟的来让自己紧绷的心放松下来。 他摆摆卡宾枪口,几个大汉立刻将胶皮管子塞进通风洞口,接着上下按压人力喷洒器的杠杆。 “一、二!一、二!使劲啊!” 随着壮汉们的努力,一桶额外添加了糖、硫化物、橡胶的粘稠汽油很快被泵进了通风口。 金黄色的液体顺着洞口倾泻而下,带着刺鼻的气味渗透进黑暗的地道。 此刻,空气紧绷得像一根拉满的弓弦。 “继续,继续,都灌进去,给小鬼子都做成焖烧鸭。” 随着李明成的命令,很快整整五个大黑铁皮桶的加料汽油被泵进了鬼子的地道。 李明成一吹脖子上挂的哨子,整个突击队立刻全部拿好武器,严阵以待。 “小韩,上。” 侦察兵和李少校对视一眼,立刻心领神会的掏出香瓜手榴弹,拔了拉环,扔进了通风口里。 几秒后,“轰”的一声闷响传来,火焰瞬间吞噬了洞口,发出一声低沉的闷响。 炽热的气流从洞口喷涌而出,带起一阵碎石和泥土,周围的士兵纷纷后退,躲开那灼人的热浪。 随之而来的,还有从地道深处传来的几声惨叫,听得人毛骨悚然。 接着就是一段让人发毛的安静与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