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因为上半年实在是太刺激了,建业六年的下半年变得平稳了起来,至少对柏溪镇来说是这样的。 徐牧被迫返回了百草堂,因为被算计的缘故他憋着一肚子的气但是却没有地方撒。 在确定了百草堂内暂时不需要自己也可以独自运行之后,男人就带着回来后连板凳都没有坐热的苁蓉去了周围的乡村内巡诊,以此作为对本地望族和妻子算计他的无声抗议。 而对于菖蒲和黄柏来说,生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在建业六年的十月,一个包裹随着一批官方文书被一起送来了柏溪镇。 一名差役随后敲响了二爷家的门,在见到菖蒲开门之后,对方在身后的骡子上取下了一个被用麻绳一层层包裹起来的大包裹。 “小大夫,这是送到祝家村的,只是您也知道,柏溪镇路距离祝家村太远了,我看这是给您这里的回信,行行好帮忙签一下,我这单就算是不赚钱了。” 差役自怀中取出了二十枚铜板一起放在了菖蒲正端着的包裹之上。 男孩看了看那上面的批文,这居然是官道送来的邮件,也怪不得没几个铜板还这么大,但差役依然要如此尽力的去送,菖蒲觉得要不是祝家村实在是有些偏僻,差役估计是要自己送过去的。 之前他们所谓的给梁城的徐牧送信,都只是差那相熟的送货郎或是商人帮忙捎带一下,而这个则完全不同,这走的是边疆的线,而且还是由官方押运过来的,上面那一个个批印看得人眼花缭乱。 一些超远程的信件,例如要给边疆的家人差信,找一个可以一直顺路过去的人显然是有些不切实际的,这个要么是几家人凑凑钱遣专人前往送信,要么就是花钱走官方的邮路。 而这类从边疆送过来的信件则属于差役最不喜欢的一类活计。 因为边疆那边信息流通不便,有时候这类信件的收件地址有可能错的很离谱,但是这类信件又是必须要回批的,要不轻则罚俸禄,重则丢掉官位。 而最要命的是,这类信件有时候甚至是几十个军士合在一起送一个包裹,不仅死沉死沉,还会出现几个收件人已经离开本地甚至是死亡的极端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负责的邮差要么自认倒霉再花钱找人将信件送到对应的人手上,要么就只能在年终的时候等待罚俸了。 菖蒲并未点头,他先是看了看这里面信件的收件人,确认都是祝家村的,这才将包裹给收了下来,那钱币则是被菖蒲原封不动的还给了邮差。 “辛苦了,我会找人将信件送去祝家村的,等到信件全送到了我再去找你画批回可以吗?”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全麻烦小大夫了,以后有什么用得上小的的地方,您尽管吩咐。” 邮差原本也只是抱个想法,毕竟这东西确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对于在这些官家文书上画押签字的事情,不说他们这些官吏,就是老百姓也向来是避之不及的。 尤其是这事情还没有几个钱可图,甚至于还有可能要担上不清不楚的责任时,他早就做好了被打出来的准备。 实话来说,他是有些欺负菖蒲年少无知想法的,若是对方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反而贪图这两个钱,将东西给稀里糊涂的收下了,最好是还给自己回个批文,那么这件事就算是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当他看着菖蒲清点那里面每一封信件的收件人时就知道,自己的小算盘怕是已经碎了一地,只是没想到菖蒲依然收下了这个苦差事。 看着手中被退回来的邮钱,差役只感觉自己的脸上有些烧的红。 算计小孩已经很丢脸了,还被对方给当场看了出来,现在对方愿意接手,只是晚一点拿回批文,这个要求他是不得不答应了。 “谁来了。” 房间内的二爷听见了那吱呀吱呀的开门闭门声,微微侧过脑袋想要从躺椅上起来,看看来人。 自从四个月前那位前来找二爷的江湖人士治疗完离开后,二爷就显得有些患得患失的,他不时看着门的位置,似乎是在期待着过去友人们的到访。 “是送信的人,咱们之前不是收集了信件给大牛哥他们送过去了吗,这些是回信。” 菖蒲跨入内门,同时扬了扬手中抱着的那个由数个信件组成的硕大包裹。 “哦,他们确实离开好久了,已经有三年了吧,下次祝家村的人来了,你就将东西交给他们送回去吧。” 二爷看着那些信件,眼中闪过了一丝失望,看来是没有等到所期待的人。 二爷这里一直都是祝家村里的人到柏溪镇来后的第一站,二爷不仅免了一部分的医药费,而且还会帮他们看着行李货物亦或者是借屋子的一角留宿一夜都是常有的事。 当然现在祝家村的人来柏溪镇又多了一个新的落脚点,六郎的面馆。 菖蒲用小刀小心的将捆绑着整个包裹的麻绳割断,随后开始逐个辨认里面的信件。 将来自大牛,狗蛋和二狗的小包裹拿出来之后,菖蒲还在信件里面找到了一只薄薄的信件,那居然是给六郎的。 六郎的面馆开在了柏溪镇的边缘,这里靠近新城墙,在新城墙尚未修缮完成的时候,这里在晚上常遭遇一些冒险进入人类领地来觅食的野兽。 这类野兽大都是种群中年老体衰的那些,虽然对成年人构不成什么太大的威胁,但还是有叼走家禽乃至于小孩的先例,所以这里的房子在两年前并不怎么值钱。 当时六郎盘下这里是得到了那名武官的提点,同时也有一定因素是因为这里足够的便宜,对于当时手上的钱花一分少一分的六郎来说刚好合适。 当这边的城墙修缮完后,人们惊讶的发现,柏溪镇的官府居然在这里也设计了一个小城门,虽然这里不如向着官道和梁城那边的街道繁华,但是此处刚好对着柏溪镇外四五个村落。 那里的农夫进城来看病、售卖农产品以及购买生活必需品时都是从这边进要更加方便一点。 六郎的面铺刚好是在这城门建好后的第一天就开了张,他凭借着爽口的小菜以及劲道的面条将生意做的异常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