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明宫紫宸殿。 几位位高权重的宰相毕恭毕敬地立于一侧,神情庄重肃穆,正向着上方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李侃禀报着各项事宜。 孙偓向前一步迈出,以一种极其恭敬的姿态开口说道:“启禀陛下,此次赈灾之务已然大功告成,短短半年时光,兴州、凤州、兴元与洋州等地的人口数量竟然增长了八万有余,而洛阳和郑州两地,亦有两万多人丁加入其中。” “这次赈灾总计耗费资金达一千一百多万贯之巨,所耗粮食更是多达三十万斛,微臣已将所有详情一一罗列于奏折之中,请陛下过目。” 听闻此言,李侃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他微微颔首,缓声说道:“艰难困苦的日子终于挺过来了,这次赈济灾民之举成效斐然,往后当务之急便是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朝廷今年的新政策务必尽早颁布施行,尤其针对去年遭受灾荒的州县,应当酌情减免其赋税。” 孙偓赶忙躬身应诺道:“微臣谨遵圣谕!针对各受灾州县的减免政策正在制定当中,三月初一之前提交陛下审阅!”语罢,他便退回原位,继续垂首而立。 陆扆从队列中走出,来到御前施礼后,朗声道:“启禀陛下,长安通往洛阳的漕运河道现已彻底疏通完工,南路唐直道的修筑工程,亦是进展顺遂,如今已然推进至襄州地界,东路唐直道已推进至陕州,西路唐直道已推进至凤翔府。” 李侃微微颔首,随后陷入短暂的沉思之中。 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道:“西路的唐直道修建到凤翔府后暂且停下,把人力调配到东路去,务必要在六月前推进到洛阳,最迟十月就得推进至郑州。” 陆扆不禁一怔,但他并未多问缘由,“微臣谨遵圣命!” 等陆扆退回去,王抟跨步上前,恭敬地向李侃禀报:“启禀陛下,前往新罗的使团已抵达华州,按照行程推算,预计明天便能抵达长安,这次随同使团一同归来的,还有新罗的使节团,不知陛下是否打算亲自接见?” 李侃对新罗目前的局势了如指掌,金含烟此刻正全力围剿叛贼,而此番派出新罗使团前来,其本意不过是进行文化层面的交流罢了,见或不见其实并无太大差别。 “此事交由礼部与鸿胪寺共同处理即可,如果有空余时间,朕自会考虑接见他们。” 待负责吏部的刘崇望与负责兵部的郑畋先后将各自事务汇报完毕后,内卫指挥使邹泽匆匆迈入殿内,“陛下,洛阳急报!” 李侃听闻此言,原本微微皱起的眉头稍稍一动,随即伸手从邹泽手中接过那份奏报,仔细端详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面庞之上渐渐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之色。 郑畋见状,心中暗自揣测,小心翼翼地开口询问道:“陛下,观您神色如此愉悦,想必是好消息吧?” 李侃嘴角轻扬,合上手中的奏表,语气淡然却又难掩兴奋之意,“确实是个好消息,要不了多长时间,咱们便能一举击溃朱温那厮了。” 几位宰相闻得此言,皆面露欣喜之色。 郑畋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连忙追问道:“莫非是朱温已然病重垂危、命不久矣?” 李侃轻笑一声,摇了摇头,“若他当真能够因病而亡,倒也省去了诸多麻烦,只可惜事与愿违呐。” 郑畋一听,顿时愣住了,心知自己猜错了,但很快回过神来继续追问:“陛下难道打算直接发动全面总攻?” 李侃再次轻轻摇头,“目前还不是发起总攻的最佳时机,需静待某个契机出现方可行动。” 郑畋闻言,双眸忽地闪过一丝亮光,恍然大悟般说道:“如此说来,这份刚刚送达的奏报,莫非就是陛下一直苦苦等待的那个关键时机不成?” 李侃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契机罢了,还需再加上一把火才行,从长安通往洛阳的唐直道必须得加快建设速度了,朕计划五日之后再度启程赶赴洛阳,届时朝中百官要一同随行。” 听闻此言,刘崇望不禁一怔,脸上浮现出惊愕之色,“让百官一同前去?陛下此次打算在洛阳逗留多长时日?” 李侃语气淡淡地说道:“直至成功铲除朱温为止。” 郑畋顿时面露惊诧之态,急切地追问道:“陛下,微臣虽然不知道您口中所谓的契机是什么,但想将朱温彻底解决掉,恐怕至少需要耗费半年之久,甚至可能会更长些,一直待在洛阳,长安这边又该如何处置?或者说陛下打算迁都洛阳?” 李侃缓声道:“朕没有迁都的打算,洛阳那边的宫殿本就闲置着,而关中地区的耕田尚未完全复原,长安所面临的粮食供应压力着实不小,此番前往洛阳,正好能够暂且舒缓一下漕运方面的负担。” “往后每隔一年,朕会前往洛阳暂居数月,对于京城周边各州各县的人口数量需加以适度调控,以便为长安耕地的恢复赢取一些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