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传来了李顺节响亮的声音:“对于你给予我的知遇之恩,我一直铭记于心。然而恩情归恩情,大义归大义。你企图谋反叛逆,这可是足以被满门抄斩的重罪。” “我身受皇恩浩荡,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前来捉拿你归案,如果你愿意乖乖束手就擒,念及过去的情分,我可以替你向皇上求情。” “简直是一派胡言!既然已经被定为死罪,哪里还需要你来求情?皇上这分明就是污蔑,想要陷害我们这些有功之臣!我绝对不会承认罪名的。” 杨复恭的脸色变得阴沉,耐性瞬间消失殆尽。 李顺节的眼神闪过一丝决绝,他冷酷地喊道:“杨复恭,既然你如此执迷不悟,那可就休怪我无情无义了……来人啊!给我把门砸开!” 话音未落,只听见一阵阵猛烈的撞击声响起。 "砰砰砰"…… 天威军的士兵们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开始砸门。 杨复恭则转身面向身边的几十名仆人,厉声道:“给我守住大门,谁敢闯进来,格杀勿论!每杀一人,赏赐十贯铜钱!” 仆人们一听有钱可赚,顿时士气大振,纷纷响应道:“遵命……我们一定会坚守住大门!”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顾不上考虑所谓的谋逆之事了。 整个长安城都深知杨复恭的权势和地位,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决定豁出去了,无论如何也要守护住这扇大门。 杨复恭府邸的大门非常厚实坚固,仿佛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李顺节原本预计能够轻松进入府内,但他万万没有料到杨复恭居然选择紧闭大门进行抵抗。 由于来得匆忙,他们忘记携带破门所需的工具和装备,尽管经过长时间的猛烈撞击和敲打,那扇大门却依然毫发无损。 就在这时,一阵嘈杂混乱的脚步声从街道外传了过来。 一名年轻的将领匆匆忙忙地跑回来报告道:"将军,玉山营的人马已经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顺节的脸色骤然变得阴沉下来。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好一个杨守信,竟敢擅自调动军队,难道他真的想要谋反不成?" 李守节当机立断地提出建议:"我带领部分士兵去拦住杨守信,你集中力量尽快攻破这扇门。" 李顺节点了点头,迅速转过身去,愤怒地吼道:"继续砸门!立刻派人前往武侯铺取来梯子,寻找合适的时机翻墙进入府内!" 数千人拥挤在杨复恭府邸周围,使得整个昭化坊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战斗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之久,从白天一直延续到黑夜降临。 这场激战引起了城内居民的恐慌和不安,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负责守卫城门的禁卫军不仅没有前来支援或协助平乱,反而趁着混乱局面开始趁火打劫。 他们四处抢掠财物,肆意破坏秩序,使得局势越发失控,城市中的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李晔听闻此讯,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让宰相刘崇望带领众人维护治安秩序,以防有人趁机抢劫掠夺。 刘崇望当机立断,斩杀了负责守卫通化门的将领,并严厉斥责道:“当今圣上正在全力剿灭叛贼逆党,尔等皆为圣上麾下宿卫之士,理应奋勇杀敌、建立功勋,岂能在此趁乱打劫!” 守城军士们被刘崇望的杀伐决断和凌厉气势所震慑,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号令,追随刘崇望一同前往战场支援作战。 杨复恭见刘崇望率部前来增援,自知已无法继续抵抗,便在杨守信的保护下,带着全家人仓皇出逃,出通化门,径直逃往兴元方向。 宫内的李晔得知这个消息后,愤怒地大发雷霆,“一群没用的废物!这么多人居然连一个杨复恭都抓不住,只抓到一个张绾有何用处?” 刘崇望赶忙上前解释道:“陛下息怒,请听微臣一言,禁军中许多将领都已被杨复恭收受贿赂,交战时恐怕并未使出全力,甚至不能排除有人暗中私自放走杨复恭。” 宰相张浚也随声附和道:“此次虽未能成功诛杀杨复恭,但他既然已经逃出京城,对禁军的控制力度自然会减弱不少。我们应当趁此良机,彻底清除禁军中那些由杨复恭所安插的将领,并将禁军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李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然后缓缓说道:“禁军的问题务必迅速解决,否则朕将日夜难安。如今各地藩镇势力日益壮大,已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追根究底,还是因为皇室力量过于薄弱,缺乏一支能够威慑诸侯的强大军队。” 张浚连连点头,“陛下所言极是,朝廷确实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仅仅依靠藩镇的力量来对抗其他藩镇,并不能长久维持局面,而且还极易遭受反咬一口的危险!” 李晔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地说道:“朕已经下定决心,要招募新兵、扩充禁军规模,起码得达到十万以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