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突厥的困局(1 / 1)

内部的权力争斗,就像是吸食毒品。
明知道是错的,却又欲罢不能!
眼下。
东、西突厥就处于这种状态。
大周在宇文衍和长孙晟的操盘下,坐山观虎斗,稳坐钓鱼台。
沙钵略和阿波之间打生打死,谁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他们战乱不止,第二可汗庵逻和步离可汗却是坚决不掺和。
叔侄二人紧守自己的地盘。
在张家口大境门愉快地和大周商人进行贸易。
用牲畜和毛皮换取中原的绢帛,食盐,烈酒,茶叶等日常用品。
步离可汗所部,掌管燕山、阴山北麓一带的草原。
牙帐位于漠东,燕山北面的坝上草原。
与大境门接壤,可谓是近水楼台。
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各部落与内地的贸易尤为繁荣。
贵族们在大境门购置房产,店铺,进行商贸活动。
其子弟经常跑到大境门消费,享受生活。
对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庵逻所部。
几乎每天都有商队从大境门出发,前往漠东北进行贸易。
当然,庵逻所辖各部,也有贵族的商队直接前往大境门。
突厥所依赖的游牧经济,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气候变化,雨水多寡,都将直接影响游牧收成的好坏。
长期干旱,或是一场雪灾,就能给游牧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正是这种单一的,薄弱的经济形式。
使得游牧民族不得不走上抢掠,扩张的道路。
而成规模,速度快,机动性强的骑兵,就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底气。
不论是匈奴,柔然,突厥,还是后来的契丹,蒙古。
都是倚仗强大的骑兵纵横天下,打下广袤的疆域。
但是这种强大却不能延续太久。
貌似强大的草原霸主,在中原王朝的打击下,最终也逃脱不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
历史上。
游牧民族政权也就成吉思汗牛逼了一把。
那也是碰上重文轻武,积弱一朝的赵宋。
要是宋朝也有汉唐的军事实力,成吉思汗或许就真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了。
沙钵略可汗对于庵逻和步离可汗隔岸观火极为不满。
多次要求他们出兵,一起对抗阿波可汗。
叔侄二人每次都回复同一句话:
突厥人不打突厥人!
沙钵略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也不敢逼得太狠,生怕他们也翻脸。
西北居延城和大境门的情况相差无几。
有相当一部分突厥的贵族在此购置房产,从事商贸活动。
甚至有不少人居住在城内。
长期定居人口达十万余,流动人口数万。
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突厥的大小贵族。
在双方和亲的大背景下,边城中联姻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朝廷设立的官学,同样接收突厥的孩子。
说汉话,穿汉服,吃汉食,用天元通宝……
潜移默化中,城内的突厥人慢慢接受中原的文化和习俗。
两座边城成了胡汉混居,商贸繁荣的民族融合之所。
与此同时。
成百上千的商队行走于大漠草原的各个部落之间。
与普通牧民进行交易。
特别是九洲商行和华夏商行的成员,与这些牧民打成一片。
给牧民的孩子带一些小玩具,教他们说汉话。
给他们讲中原的繁华,中原的趣事……
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随队的医官还免费给他们瞧病。
神奇的把脉和针灸疗法,正骨、接骨术,让这些牧民大开眼界,直呼神迹。
中原人友好,热情,善良的形象在草原上传播。
小皇帝当然不会奢望这样的怀柔之策,就能彻底感化本性好战的突厥人。
不过,在和平时期传递友好的信息。
减轻突厥普通牧民心目中对于中原人仇恨、对立的情绪。
对于以后双方关系的发展那也是有益无害。
有的人畏威不畏德,你把他打服,就能虔诚地跪下来叫爹!
也有一些人服德不服威,就吃以德服人这一套。
不论哪种方式,都要建立在强大实力的基础上。
长孙晟他们在草原三年,把突厥的风土人情,国家构成,社会民生等方面都做了全方位的了解。
依据这些信息,宇文衍和一众大佬制定了一套针对性的策略。
在维持突厥分裂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地操作。
稳稳地拿捏、分化这个饿狼野兽般的群体。
和亲对于大周的好处,除了边境的和平外,还有贸易带来的利润。
各种商品用于交换,大量的牲畜进入中原。
羊是中原主要肉食来源,皮毛也是生产加工的原料。
牛马的作用则更为显着。
马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对于中原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下,大周有三处大型养马场。
河西走廊焉支山下的大草场。
黄河“几”字湾处的后套平原。

最新小说: 穿越:重塑大唐 开局抽中替身杀手皇后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洪荒:我紫薇帝星,截胡常曦羲和 全职法师:落选后,带灵灵度蜜月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 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