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婆对此是极不情愿的,她可不想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又拗不过四叔公和自己的大儿子。 王清儿想了想问道,“四叔婆,办上千人的席可是个大事,不知道是怎么通知村里人的?是写了请柬还是口头上说的?” 胡氏回答道,“是挨家挨户口头通知的,没有写请柬。” 王清儿又问,“那请的时候有没有告知是哪日,吃晌午还是晚上?” 胡氏说:“你四叔公到村长那里要了份名单,都是排好时间再去挨家挨户通知的,就是担心他们不按通知的时间来,都提前跑来。” 王清儿觉得时间都排好了就比较好办,不守规矩的人不能说没有,肯定也不会很多,想了想又说道: “既然排了时间就不会出什么乱子,若是有人不按通知的时间来,可以不让他们入席,倒时安排一个既识字又熟悉村里情况的人在门口守着就行,给他一份名单核对,该是哪个时间来就哪个时间来。” 胡氏一拍大腿笑着说,“清儿这个主意好,名单拟了,就是没想到安排人在门口守着,等你四叔公回来我就跟他说这事。” “那四叔婆还是跟我说下每日有多少席面,我好准备一下,猪下水那些也是要提前预订的。” 两人聊了半天也没聊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王清儿只有再询问一次。 提起席面数量,四叔婆又是一脸的难为情,嘴唇嗫嚅着,不知如何开口。 “胡巧云,你怎地如此婆婆妈妈?孩子问你席面数量,你就爽爽快快地直说,村里有多少人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就是要一个确切的席面数量,好提前置办东西。” 周氏一眼就瞧出了弟媳的心思,还是因为人多不好意思开口,便真的有些急了。 “那我就直说,前三日流水席都是村里人,每日晌午二十五桌和晚上二十五桌,正席都是家里的亲戚,还有你叔公的一些朋友,有十桌。” 大嫂都如此说了,她再磨唧的话就显得太矫情,还会惹得大嫂不高兴,就直接说了数量。 “四叔婆,你放宽心,花不了多少钱的,我会准备得妥妥当当,上午送一趟,下午送一趟,也不费什么事。” 王清儿心里想着这席面数量确实不少,难怪四叔婆支支吾吾不说。 为了让老人家安心,忙宽慰着四叔婆,她看得出来老人家是个脸皮薄的,不好意思麻烦人家。 不像有些人,别人帮忙她都会觉得心安理得。 四叔婆越是这样,王清儿心里越是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帮到极致。 “那就劳烦大嫂和清儿。” 周氏说道,“既已说好,我们就先回去,你也不用送。” “大嫂,你们就都留下来用饭吧!”胡氏赶忙又拉住周氏的手,极力挽留。 “胡巧云,你怎的如此拖沓又聒噪,刚刚才说好的过几日来吃喜酒。”周氏没好气地拍了一下弟妹的手,嗔怪道。 “好好好,我便不再留大嫂了,快些走吧,我也懒得送你。”胡氏本是真心实意地想要留饭,怎料这老太太竟然还嫌弃起她来了,心中也有些委屈上了。 周氏嘴上说着要归家,可与四叔婆的手却还紧紧相握,在门口又絮絮叨叨了好一阵子,才恋恋不舍地松开,一步三回头地踏出院子。 胡氏虽嘴上说着不送,却还是送出了老远。 “沐妍、清儿得空了可要多来走动走动。”胡氏站在一棵大树下,望着渐行渐远的一行人,朝着沐妍和王清儿高声喊道。 “好的,四叔婆,得空了你也常来家中坐坐。”王清儿回头应道。 “好的,四婶,你快回吧。”沐妍也微笑着应和。 “又不是不见了,这老太太还真是磨唧。”周氏自言自语的嘟囔着。 “真是个有福之人,亦是个有能耐的。”胡氏见她们走远了,笑着喃喃自语着,朝自家院子走去。 四叔公家的第一日流水席定在后日,接连三天,第四天才是沐霞出嫁的日子。 第二日一早,沐老爹和王翠英吃过早饭就去了四叔公家帮忙。 今日采买的东西都会送过来,需要人手帮忙清点,还有桌椅板凳都得从别家借,需要一家一家去搬来摆好。 猪肉是从镇上预订的,为了保证食材新鲜,猪肉要等到晚上才送过来。 这几日做菜的师傅也是从镇上请来的,专门做红白喜事席面的。 锅碗瓢盆炉灶,还有装菜用的盘子、筷子这些他们都会带来,所以也省了不少麻烦。 他们做菜有自己的操作流程,倒不用担心会出错,只要食材准备充足,不缺这少那就行。 沐宵送完卤肉就提前去猪肉摊上提前预订办席面要用的肉和下水。 前三天就只买些肉和下水,拼个盘就行。 第四日正席,王清儿不打算送卤下水,就送些卤鸭、卤兔子、卤牛肉拼盘。 另外再做一个凉拌木耳鸡丝、一个树叶豆腐。 斑鸠树叶今日就要去摘回来,明日一早开始做就可以。 摘树叶的活就交给沐琴、梓潼她们。 王清儿今日还想再做些芦荟膏和芦荟香胰子,芦荟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一天也做不了多少。 等沐霞出嫁后,还得抓紧做蚊香,这几日天气渐渐炎热起来,蚊虫也多了起来。 其实这时开始做蚊香,若是卖的话,已经有些晚了。 王清儿想先做些自己家用,毕竟夏天要持续好几个月,等铺子开起来后,若是能卖些也好。 流水席的第一天,王清儿寅时三刻就起床,先卤要送去福香楼的卤肉,接着卤席面要用的肉,天亮后就开始做树叶豆腐。 沐老爹和王翠英则是天不亮就去了四叔公家。 一家人的早饭是周氏做,在等待树叶豆腐定型时,王清儿又调好蘸料装进坛子里。 接着又把卤肉切好分装进几个大盆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