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县城江文岚没有来过,上一世的她,最远的地方可能也就去过镇上了。 印象当中,县城可能是八年后,22岁的她在结婚的时候来县城买过结婚用的东西。 过去的三天里,江文岚不光是打听了如何来县城,也旁敲侧击的打听了在哪里买东西。 班里有个女同学家住镇上,她爸妈都在公社工作。平时打扮的就很洋气,江文岚从她最在意的衣服入手,问她这么好看的衣服从哪里买的,好像镇上的供销社没有看到过。 女同学说是她家里人去县城开会的时候,从县城的供销社买的。 江文岚故意问她,“你去过县里吗?县里什么样子呀?除了供销社,还有哪里?好玩儿吗?除了供销社你还去过哪儿啊?” 女同学说,暑假的时候曾跟着自己的母亲去过县里。除了供销社,还去了农贸市场,但是没有什么其他娱乐的地方了。 三天里江文岚东问一点儿,西问一点儿,也大概拼凑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前几年搞得轰轰烈烈的大锅饭公共食堂,因为从去年开始自然灾害增多,粮食减产,实在搞不下去了,所以现在也是变成各家各户自己做自己吃。 而现在也没有到六六年,那个谈起买卖的行为就色变的年代。当然,人们购买生活用品主要的地方,还是供销合作社。居民的话,买粮食凭粮本儿去粮站。粮本儿上的定量用完了,也可以去县城的农贸市场,花钱买一些粮食,只是卖粮的人比较少,毕竟现在家家都吃不饱。 江文岚背着大背篓,顺着自己进来的这条小巷子往南走。她一边走,一边打量这个年代的房子。现在的县城,青砖大瓦房就是生活条件顶好的人家了。大部分的平房都是砖墙垒到半人高,然后是土坯。土坯墙上抹些石灰,看着也算干净整洁,比乡下好太多了。 这条小巷子里,人家儿密集。现在并没有多少人家敞着院门,偶尔一两家开着门的,也见不到人在门前活动。 江文岚只好慢慢的一边走一边寻找,看有没有在外边坐着闲聊的大妈大婶儿们,她想问个路。 刚才马车停下的大槐树底下,就是在这个县城唯一一座二层小楼附近。而这个二层小楼就是整个县城最繁华的地方——供销社。 江文岚当时为了赶紧摆脱赶车大爷的追问,所以还没弄清楚农贸市场在哪里,怎么走,就慌忙逃离了?_? 她大概走了有四五十米,就走出这条小巷子了,来到了另一条东西向的街道上。 一眼就看到一群大妈大婶们,带着孩子坐在一棵大树下闲聊,孩子们在旁边玩耍。 江文岚快步走过去,找了一位看起来就面善的大妈询问,“大妈,您好!我跟您打听一下,农贸市场怎么走啊?” 大妈看了看江文岚,瘦弱的女孩儿背着一个大大的背篓。开口问她:“你去农贸市场买东西啊?”江文岚略带羞涩的抿嘴低头,嗯了一声。 江文岚决定还是先不跟陌生人说自己去卖粮,先到农贸市场看看形势再说。 大妈伸手指了指西边,“顺着这条街往西走到头儿,看到十字路口儿,往南拐,再走个20来米就到了。” “好,谢谢您!”江文岚礼貌道谢,不顾其他人的打量,就顺着大妈指的路,一路西行。 从十字路口往南拐,远远的还没走到地方就看到了那边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等江文岚走到跟前,发现这一大片空地已经被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江文岚从入口处进去,发现里面除了留了三条走道,摊位摆了长长的三个回字形。有的人推着车,卖的物品就摆在车上;有讲究的支了个摊子;有不太讲究的,在地上直接就把自己的东西摆上去;还有的就放在袋子里边,袋口打开,露出自己要卖的东西,整个农贸市场很是热闹。 江文岚决定先逛一圈儿看看形势,然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