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家这里没有外人,倒是不讲究那么多,秦驰让三郎亲自把圣旨,放到后头供奉圣旨的屋子,等过去的时候三郎就会发现。 这个家不仅一封圣旨。 宋锦当即说给下人赏三个月的月银,今晚又要给大伙加餐。 妞妞在一旁跟着傻乐。 大人们开心,小孩子也高兴。 家里有了个孩子,气氛也会欢乐很多。 同时宋锦看过宅子的契书,这个地段的大宅子通常是王公贵族住的地方,是个五进的宅子,据说曾经是某个郡王修的宅子。 宋锦安排人去新宅子打扫。 把需要修缮的地方也尽快修缮好。 秦家这里大家忙碌了起来。 关于秦驰官至二品,当上了工部尚书一职,在整个朝堂又炸开了锅。 原本那些官员,还在传着秦驰妻儿差点出事,他又请假安抚妻儿的事,一些心眼小的官员,背地里早就编排起来了,说自己累死累活,秦驰却小题大做请假,不务正业等等。 酸言酸语一堆。 这下午的时间才过去一半。 他们还没有从衙门回家,便又听到了什么? 请假在家的秦祈安收到了圣旨,陛下提拔他成了工部尚书?! 从四品的大理寺少卿,一下子跳到了正二品的工部尚书,是大夏朝史上最为年轻的尚书,年仅二十有三。 开始很多人都不信。 以为是有人在撒布谣言。 后来安排随从去外面打听,即知道事情是真得不能再真。 “这官运……” 夏维之前有几分爱才。 如今他是羡慕了,又妒忌了。 想到兢兢业业干了二十几年,这才走到如今的位置,人家呢? 翰林院那边的官员同时震惊。 那个在翰林院里遭遇到排斥,还没有展露锋芒,被人欺负了也只是低头做事的秦祈安,犹如在昨日那般,还让他们历历在目。 好似转眼之间,人家已经身居高位。 连他们想起妒忌之心,都生不起的那种。 柯秉直之前还酸得不行,现在是酸不起来,当初秦驰中状元前,他就是侍读学士,现在秦驰成了二品大员工部尚书,他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坐着,正应了去世的老师一句话: 我等皆是凡人,莫要同妖孽争长短。 世上总有一些人,他们的才学,他们的运道,甚至于他们的财富,是我们远远比不上的。为此,一直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也不过是自讨苦吃。 不说其他衙门的轰动的情况。 仅是工部这里就有人欢喜有人愁,尤其是两位侍郎,兢兢业业,拼死拼活将工部这段时间的工作做完了,争着做出政绩,想要被明成帝看上,再往上提升一步。 要知道他们二人,是最有可能晋升的。 毕竟他们距离工部尚书,仅是差了一步。打自姓袁的下台之后,两人就开始较着劲儿,甚至有时间还互相在对方的工作上使个绊子什么的,就是为了不让对方压自己一头。 如今算是什么?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之功。 甚至是给他人做嫁衣吗? 两位侍郎在前尚书手里做事,关系是尚算可以的,然而尚书之位空缺了这么久,两人那点儿不太牢靠的情分,就这样给折腾没了。 如果是当中一人升上去。 他们失败了,没有争过对方,或者心绪尚能平静点儿。 问题是他们两个都没有升,莫名其妙就空降一个岁数尚未有他们一半的人,而且这个人当初还曾经在他们手底下干过事,而他们又为难过他的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话在工部这里也是适用的。 秦驰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那么他必定要培养自己的心腹。 让二人跟在秦驰背后,听从他的调令,二人怎么想就怎么的不甘心。 气得他们直接就从工部衙门摔案而出! 衙门里其他人看了,面无表情,暗中瞅热闹的人却不少,好比早前虞衡司的人,自认跟秦驰处得不错的,都有种秦驰升官,他们的机会来的感觉。 论到工部谁和秦驰亲近。 当然是他们虞衡司的人! 虞衡司之前的员外郎,现任的郎中嘿嘿笑道:“左侍郎和右侍郎今日有事,提前下衙了,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备份礼物,去秦大人家里祝贺,再顺便讨杯水酒喝喝?我听说秦大人家里的青稞酒很不错,尝过的人都说好,可惜我没那个机会……” “这两日还是算了吧。” 新上任的员外郎摇头,“现在秦大人家中想必正忙碌着,这时候过去就是给人添麻烦,要去也要等大人搬家了再去。” “对啊,陛下赏赐了大宅子。”提起了宅院在场的人又羡慕了。 五进的府邸,谁不想拥有? 秦祈安这是一步登天,直接就令人望尘莫及。 郎中感慨道:“以前大人当我上司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他是个不凡的……” 这话说得也就是你自己相信。 在场的人谁信了? 当时谁不羡慕秦祈安,心里那股酸味儿,都快要传遍了整个虞衡司。只是以前秦驰作为他们的上司,他们尚能接触得到,尚能幻想一下,什么时候取而代之,现在人家站得太高,他们连酸的资格都没有了,毕竟,那个位置就算落到他们头上,他们也没有那个能力胜任。 这时,大理寺正好相反。 很安静,十分安静。 安静得有点儿诡异,一个个跟做梦似的,或者是觉得自己的梦还没有醒来。 不,他们是讲究证据。 不传谣不信谣。 于是等到了下衙的时候,有人急匆匆就离开衙门,安排人去翠花胡同打听,甚至有借着要和董兴德秉烛夜谈为由,跟他一起来了翠花胡同。 谁都知道董兴德住的宅子就在秦驰的对面。 他们没胆子直接去找秦驰。 只能用迂回的手段,去董兴德家里探探真假,因为若是真有圣旨,住在秦驰对面的董家,没有道理会不知道。 向来宫里的司礼太监来传圣旨。 那个排场是相当大的。 不要说人到了秦家,想必刚进入翠花胡同,便会闹得胡同里人尽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