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松叫不开宋绣的门。 当晚只好暂时去二郎和三郎的屋子里将就一晚。 这不仅仅是睡一个晚上那么简单。 三郎那张嘴巴拉巴拉的,就将家里的事情跟倒豆子似的,全部倒了出来。 真不愧是小刘氏的种。 小小年纪就说得头头是道。 秦明松也总算是明白了,宋绣的怒火为什么会那般大,连老刘氏叫门也没有用。 “小叔,你真的不回来安慰小婶,反而陪着美人去黄山看雾凇?”三郎那八卦的小眼神,快要抑制不住了。 秦明松神情微僵,“这事儿是谁说的?”怎么家里连小孩都知道了? “是阿奶去骂小婶,小婶说出来的,哎,骂我们一家子都没良心,还说嫁入秦家,她是倒了八辈的霉了。” 三郎摇晃了下小脑袋,装成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小叔,你还没说这事儿是真的吗?你真去黄山看雾凇?听说黄山冬景宛如仙境,可惜我人太小了,老爹不肯带我去看。” 小小的人儿,又是一阵遗憾。 二郎忍不住扶额,就是很无语的。 不是问小叔有没有去黄山游玩吗? 怎么又感叹起自个儿没看到了? 二郎连忙找补,“小叔呀,三郎那张嘴说话没个分寸的,有啥话都敢往外崩,但人小没啥坏心思,您别怪他。” 秦明松回头看了二郎一眼,“小叔知道他就是个孩子,不会多想。” “那就好,那就好!” 二郎状似大大的松了口气。 秦明松听到这里的时候,心头异常窝火,他没有想到就因为他离开时多说了一句话,老刘氏便借此磋磨起宋绣。 还将他的孩子给磋磨没了! 不怪得宋绣连他都恼怒上了。 因为当时宋绣就在旁边听见了。 现在又得知他去黄山一事,只是他和白翠微私会做得十分隐蔽,就是不知道宋绣在秦家沟是如何得知? “二郎,三郎,可知你小婶,是从哪里知道我去黄山的吗?” 秦明松向两人打听。 两人相视一眼,再一致摇头。 “不知道。” “我没有听说哦,这个要问小婶。” 看两人的神情,秦明松知道问不出来,便换了个话题问:“那你们大嫂呢,就没有帮助你们小婶吗?” 三郎天真地眨巴了下眼睛,奇怪道:“这没得帮哦,大嫂都不在家。” “小叔,大哥和大嫂在小婶落胎前就去了县城,也就比你回来早几天而已。” 二郎补充了一句。 这事情还真的没法推到宋锦的头上。 人家陪秦驰读书去了,家里的事情自然是管不着。 到目前为止,秦家人除去了大房的人外,都不知道宋锦住在药坊。 这事儿让秦明松去质问老刘氏吗? 秦明松此人不会。 一个晚上过去了。 大冬天的,众人起来的时候稍为晚些。 宋锦醒来的时候,屋子的六足面盆架上,已经摆着热水,秦驰正坐在炭盆前。 炭盆上面还架着个烧开水的瓶罐。 在木炭里还埋着红薯。 屋子里还闻着淡淡的红薯香味。 “娘子快去洗漱,等会儿来吃红薯。”秦驰催促着发呆的宋锦。 宋锦起身过去,麻利地洗漱完毕,再坐到了炭盆前的一张凳子上,秦驰递过来了一碗温开水。 “多谢相公。”宋锦接过温开水,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一碗温水下肚,整个人都暖和了些许。 秦驰从炭火里扒拉出一条红薯,在旁边稍微放凉之后,再用一块手帕包着递给宋锦。 宋锦的目光落在手帕一瞬。 这样子弄那手帕是不能要了。 “吃个红薯还要赔上一条手帕,不太划算。”宋锦接过来半开玩笑似的说着。 秦驰笑了,“一条旧手帕,今日正发挥它最后的价值。” 宋锦心想,你说旧就旧吧。 反正这手帕她没看出有旧的迹象。 秦驰又扒拉出一条红薯,他自己剥皮吃了起来,“这是早饭,吃了垫垫肚子,午饭那顿会比往常早些的。” 冬天不用干活,乡下通常就吃两顿。 清早起来是没吃的,生怕饿肚子就自己想办法,好比秦驰这样烤个红薯吃也行。 秦驰不是没办法改变秦家人的生活。 而是他不能这么干。 先不说秦驰和李氏需要遮掩,就说在村子里这个环境,大家都是这样干的,谁家多做一顿饭,周围的人都会知道。 原因是厨房做饭的时候,升起的袅袅炊烟,很远都能看见。 不要说大冬天,谁会这般无聊去看别人有没有做饭。 还别说,人有时候就是这么无聊。 平时来家里串门子聊天的叔婶就是时常有之,好比小刘氏就经常去交好的几个婶子家说话,一坐便是小半日。 外面有人笃笃地敲门。 “谁呀?”秦驰出声问道。 “大郎,是我。” 秦老大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秦驰起身去开门,秦老大没有进来,而是递给了秦驰一包东西,“这是你娘炒的,说要拿来给你和儿媳妇吃。”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