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 “芳芳,你先撬着,我有点内急去那边林子小解一下哈。”桑榆忽然站起来对段芳芳说。 段芳芳又撬开一个海蛎壳,抬头:“行嫂子,你去吧,我帮你看着点,有人的话叫你。” “好嘞,”桑榆应下,然后左右看看,朝海滩边一片露兜树林子去。 她进去后看了看外面,然后调出自己的商城。 是了,她才不是来小解,她是来买东西的。 她们那个桶里装了辣螺,里面有泥沙脏脏的,撬下来海蛎子肉直接跟这些接触,她有些不喜欢。 在商城里搜索了个这个年代的搪瓷缸子,看了大小选了个合适的,价钱3.29,桑榆买了一个。 她拿上,又在林子里待了一会儿才出去。 “嫂子,你这搪瓷缸子哪来的呀?” 外面帮她望风的段芳芳,一打眼看到桑榆从那露兜树林里钻出来,手上就拿了个崭新的搪瓷缸子,惊讶问。 桑榆瞧瞧自己手里,笑了笑:“噢,刚刚在那小解的林子里捡的。” “啊,”段芳芳被唬得一愣,“真的吗?” “那嫂子你运气也太好了吧。”段芳芳道,这缸子可是新的,谁家这么舍得就拿出来丢了。 “还可以吧。”桑榆笑着打哈哈,又道: “好啦,我们把撬下来的蚝肉都装在这里面吧,不要再装桶里了,那桶里污泥多脏得很。” “嗯,行。” 两人又蹲在礁石边撬了会儿。 等到一搪瓷缸子装了大半,觉得这些海蛎子够了才不撬了。 她们收起东西回去。 从早上出来,到现在回去也不过才七点多钟。 桑榆和段芳芳沿着海滩走,快到码头时,看到码头旁的海岸路已经有几个乡亲在摆摊了。 东湾岛由于离陆地较远,物资匮乏供应不足,所以岛上的大队委员会在海边统一组织了个小型集市。 说是集市,其实就是一些乡亲可以把自家多余的农副产品,和交集体后的海鲜摆地了摊贩卖。 而买的人,主要也是针对的岛上部队来随军的家属,和一些工作必须驻岛生活的人员。 至于岛上原住民之间,他们是不需要的。 每家每户的东西都差不多,因此出来摆摊的人也不多,偶尔几家而已。 桑榆看到那摆摊的乡亲,想起什么: “芳芳我们过去再买点鱼吧!方才赶的都是些带壳的,去了没多少肉好像没撵头,而且我家里的蔬菜昨天也吃得不剩多少了。” “嫂子,你那儿要是没菜了可以到我家拿,我院子里的茄子丝瓜正在结嘞。” “没事,”桑榆道,“我总不是要在我家的菜长起来之前,要买菜吃的。” 她笑,拉上段芳芳直冲那边摆摊的地方。 海岸边,五六个乡亲已经将自己今天拿来卖的东西摆出来了。 有辣椒、茄子、丝瓜、豆角、嫩南瓜这些蔬菜,还有一些干海带、干豆角、小鱼干、虾干等东西。 还有两个卖海鲜的,有海鱼也有其他海货。 刚刚她们赶了海,桑榆就不打算买带壳的海鲜了,打算买两条鱼。 恰好,摆摊的人中就有前天,她在他那买泥鯭的老渔夫。 “大叔,您今天有什么鱼啊?” 那天她跟顾书烈来时,这个老渔夫只有泥鯭,但方才她打眼一瞧好像今天还有其他的。 果然,走近后,她看到他摊子上水盆里,今天还有大金鲳跟黄花鱼。 “哇,今天还有这么大的黄花鱼呐!”她道。 这边,那老渔夫也看见她,对桑榆这个出手大方的女同志也是记忆犹新。 “是啊小同志,今天我打的鱼多,还有黄瓜鱼跟金鲳,你要不要?黄花鱼可以六分钱一斤卖给你,金鲳三分钱,泥鯭还是跟那天一样也三分。” 这么便宜!! 桑榆瞪大眼,虽说前天买泥鯭就已经惊叹过这个物价了,但再听到这海鱼这么便宜她还是想感叹。 这野生大黄鱼,几十年后可是几百一斤,大些的更是能卖到上千块钱。 资源好就是任性! “大叔,我要两条黄花鱼,两条金鲳吧。”想了想,她先这样说。 虽然很想一口气直接将他盆里的鱼全部买下来,然后转头放进商城里卖。 但是现在芳芳这妮子还跟着一起,有些不方便,回头再说。 那老渔夫见她没上次买得多也不说什么,点点头:“行,那我给你称。” 他摸了自己的秤给桑榆称秤。 而摊子外侧的桑榆,还在打量他身边别的东西,她瞧见老渔夫坐的旁边还放着一个桶,探头瞅了瞅。 里面居然是些不停扇动脚的皮皮虾。 “大叔,您这个怎么卖啊?这个我也想买点。” “哪个?”老渔夫问了下,又看见她瞧的地方,正是他打算拿回去自家喂猪的虾爬子。 “这呀,这你要我送你点同志,这东西又没人吃,我从网里起出来准备拿回家煮猪食的。” 桑榆:…… 6,虽然知道这年代对这海边的人来说海鲜不值钱,但这几十一斤的皮皮虾,也不至于只能沦落成猪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