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环心有不甘地施礼告退,吴嬷嬷怕太后怄气,忙递了盏热茶过去。自从皇后谢惠病重,太后就这头风病越发厉害。原想着二姑娘进了宫,能为谢家出份子力,替姐姐诞下皇肆。 看她这蠢笨模样,拿捏是好拿捏,只是难堪重用啊。 太后端着茶,好半天才叹了口气: “庶女就是庶女,怎么都上不了台面。跟她嫡姐一比,简直就是个草包。原想着借她肚子一用,可烂泥怎么能扶的上墙呢。” 吴嬷嬷跟着直叹气,:“要是大姑娘好好的,怎么也轮不到二姑娘进宫。大姑娘聪慧伶俐,孝顺懂事,知书达理,皇上待她如珠似宝,这天大的福气,她竟享不了。” 太后有些不悦地放下茶盏:“如果心不向着家里,再好有什么用。过几天,把老二家的三姑娘接进宫吧,就说我烦闷,让她进宫陪我这老婆子聊聊天。” 吴嬷嬷大惊着跪下来:“太后,使不得啊,三姑娘才十二岁。恐怕承受不住龙恩。” 太后抹抹眼睛:“哀家怎会不知呢。可太子必须有谢家血脉,你可明白?如今圣上虽是哀家扶上龙椅的,但他不是哀家肚子里出来的,自然不会跟哀家一心。以后大姑娘要是殁了,更没人能制的住他了。” “两位国舅手握军权,在外经营多年,皇上怎会真的放心,早晚要对我们谢家开刀。要想永葆富贵,必须提前布局。三姑娘既享了谢家这么多年的富贵,该她出力的时候,怎能袖手旁观。哀家,亲自跟她说。” 吴嬷嬷低头啜泣:“是。臣妾这就去安排。三姑娘从小灵慧,是个极伶俐的孩子,相信会明白太后苦心的。” 太后苦笑:“不明白又如何。我们谢家的女人,生来就是家族的棋子。” 在这宫苑里她已经蹉跎了半生青春,又怎么甘心俯首听一个毛头小子的。 从太后寝宫回到坤宁宫,谢惠身边的四大宫女淑琴,冬梅,夏荷,秋菊,早就备下了热乎乎的餐点。俞嬷嬷帮皇后净完手,也站在一旁服侍着 “内膳房的小厨房又弄了些新花样,奴婢是见都没见过,皇后娘娘您尝尝看。” 谢惠笑道看向餐盘:“连嬷嬷都没见过,那还真是稀罕了。” 只见满满当当的小点,样子精巧细致,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淑琴看皇后娘娘的眼神,马上帮她夹了一块做成海棠花的点心。红色的蕊。粉色的花瓣,吃到嘴里酸酸甜甜,唇齿生津。不由赞道“不错。” 待她吃完,冬梅又夹了一个‘雪梨’,谢惠尝了一口,软软糯糯,别样的香甜。 谢惠细细品着:“倒真是巧心思,我竟猜不出是什么做的。” 吃完了‘雪梨’,又进了些其它东西。俞嬷嬷才从热炉上端过一盅汤过来 “娘娘,来点好运化的。” 谢惠尝了一口,就觉得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汤可有名字?” 淑琴绞尽脑汁地回想着:“送餐的宫女说这叫什么“百馔汤”,是西边有名的小吃儿。” 谢惠眼睛微湿:“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我竟还能吃到这个味道。” 她难忍激动,声音略抖,对着一旁伺候着的淑琴说道:“内膳房做的不错,厚赏。” 淑琴躬身领命,留了冬梅伺候,带着夏荷,两人端着一堆赏赐,前往内膳房。 此时尚食局热火朝天,正在准备皇上中午的饭食。 见皇后宫里来人,韩尚宫,两位司膳整理形容,赶紧亲自出来接待。 淑琴满脸笑意地说明来意:“皇后说了,你们内膳房差事做的好,当赏。” “今儿有道百馔汤,是哪位娘子做的?” 崔膳房躬身行礼:"是新来的厨娘,可是有所不妥。” 淑琴拿出一只鎏金镯子:“她差事做的不错,这是皇后娘娘单独赏的。” 崔膳房赶紧跪下来谢恩。几位女官也赶紧跪下来叩谢赏赐。 淑琴赶紧将她们扶起来:“这两日,内膳房差事做的不错。皇后娘娘极喜欢你们的新鲜菜式,吃的也多了些,精神也好很多了。说起来,我还要替娘娘谢谢诸位。” 韩尚宫忙带头说道:“不敢,为娘娘分忧都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淑琴刚走几步,又回头说道:“以后就让那位娘子多展示下厨艺,不要因为是新人,压制了人才。” 几人忙恭顺地回道:“是”。 坤宁宫的人一走,韩尚宫,崔膳房,胡膳房就看起封赏来。 除了她们几人的大红封外,内膳房几乎人人有份。 胡膳房一脸喜气洋洋,冲撞崔膳房说道:“我就说你这小徒弟可以吧。” 崔膳房也一脸难以置信:“谁成想皇后娘娘好这一口呢。说真的,要不是这几天要准备宫宴,空不出手来,我是不敢让林菀负责皇后娘娘的料理。也是今个儿太忙了,才让她主厨的。没想到,她真挺行的。” 胡膳房赞道:“何止是行啊。你什么时候收过这么大的红包。” 与其他厨娘们的开心相比,正在内厨忙着的苏菀,收到皇后赏下来的鎏金镯子时,相当的淡定,似乎一点都不觉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