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城池挨着水路的利弊之处了啊。”一个年轻人感慨,“自己这一方可以通过水路跳过一堆的城镇,敌军也可以通过水路跳过城镇直接进攻城池。” 卢循的老家,番禺,就这么飞速地易主了。 虽然说这肯定和卢循自己的布置有关,比如,他没有安排足够的兵力留守番禺,他没有留下一个合格的将领镇守城池,他没有合理规划相应的准备和应对…… 以及,卢循大军前线和后方的联络绝对有问题。 最少,是后方不能及时地收到前线的消息、前线也不能及时收到后方的消息,也就是没有一个成体系的、稳定的信息传送渠道,水路没有、陆路也没有。 一切都只是依靠什么时候发生事情了、什么时候给另一边传信,没有那种固定的隔几天传递一次消息的制度。 这还是好的,如果再往大里想一想,那说不定卢循的大军前线和后方根本就没有什么消息的传递渠道! 前线和后方这两者之间,完全是断联的。 这可怎么整? 反正他觉得这两种推测都很有可能。 卢循留守在番禺的士卒肯定数量不太多,战斗力也没有多强,面对刘裕部下孙处的三千人根本不是对手。 但除了硬实力方面的差距,这上面也说了,孙处的军队能够在一天之内解决战斗、入主番禺,也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番禺守军防守松懈的机会。 那么,番禺守军为什么会防守如此松懈? 那当然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番禺是安全的、是大后方、是没有人过来进攻的。 这不就从侧面说明,番禺这边对于卢循大军前线的消息根本不了解吗? 如果了解卢循大军前线的情况,知道卢循已经连连战败、正在用尽一切手段向南退兵、刘裕已经及时赶回来、并且在不断追击卢循……番禺这边还能这么放松懒散吗? ——他们可能还会心存侥幸心理,觉得这不会影响到最后面的番禺;但是也必定会被这样的消息所影响,态度和之前完全放松的状态肯定不同。 所以说,果然还是卢循大军前线和后方的消息传递有问题吧! - 朱棣对交趾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交州,交趾啊……这可是我汉家的土地来着。”虽然现在是那个劳什子安南。 而安南,现在也是大明的藩属国之一。 理论上,既然安南那边老老实实地表示自己是藩属国、向大明朝贡称臣,就已经可以算是完满结束了,可朱棣还是有几分不满意——不提起来还好,一提起来,他就忍不住想起来昔日安南还是交州交趾、还归属于中原的情况。 但现在,安南确实是安安分分的,也没有搞什么幺蛾子,也没有不愿意臣服…… 这让他想要干点什么都师出无名,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上国没事儿搞藩属国,这对于其他所有藩属国而言可都是大事儿! 嗯,怎么能够让自己有个合理的理由呢? 毕竟说实话,虽然这安南现在确实是大明的藩属国,看起来也是在老老实实地称臣纳贡,可是朱棣依旧能够察觉到这个国家有时候的一堆小心思。 当谁看不出来呢! 只是这些小心思都是暗戳戳的,不登台面,不能算作是正儿八经的干涉理由。 所以,到底什么时候能有一个光明正大地插手的理由呢? 只要给自己一个理由,给朝廷一个理由,那大明能做的事情就很多很多了。 【义熙七年二月,徐道覆的始兴被攻破,孟怀玉率领军队包围了徐道覆,阻断了他逃走的所有路线,最后当场斩杀徐道覆。】 【也就是在同年同月,卢循尝试进攻番禺失败,转向更南边进发。】 【卢循的目标是交州地区,此时的交州刺史叫做杜慧度,京兆杜氏出身。】 【京兆杜氏嘛,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 【杜慧度的父亲杜瑗曾任交州刺史,也是上一任交州刺史;义熙六年,杜瑗去世,此时的东晋朝廷早就乱成一团、对外失去了许多的控制力,交州本身又距离建康有万里之遥,于是,交州的官员们直接推举杜慧度代管交州事务。】 【义熙七年,朝廷正式任命杜慧度为交州刺史,任命诏书还没有抵达,卢循便已经攻下了合浦,并且向交州进军。】 【杜慧度见状,带领六千余士卒在石岸附近阻击卢循的军队,最终活捉了卢循的长史孙建之。】 【但是卢循还是没有那么容易放弃。卢循虽然连连战败、部众也大多丧失,但如今在数次收拢士卒之后,到底还有三千余人,且多为久经战阵的老兵,这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发的对象。】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力,卢循还把目标放在了交州的地头蛇,或者说非官方力量、山匪之类的身上。】 【交州这片地方,那还是有些混乱的,各种土生土长、野生野长的势力都有,其中最大的是李氏,李弈、李脱兄弟等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