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皇帝都下命令要退兵了,将领还能不听指挥,依旧出兵?”有人惊讶不已,对于邓禹的行为感到了万分不解。 按照他的理解,那皇帝都下令了,将领怎么可能不听命令?不听的话,那岂不是违抗圣旨?这可是要杀头的大罪! 有人笑他的无知,道:“虽然皇帝下令了,可那不是还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么,要是真的不能违抗一点命令,又怎么会有这句话?” 这人当然也不知道军中朝廷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运转逻辑,但是他自己有一个朴素的思考方式——既然能够出现这种不听命令的俗语,且这个俗语还不是什么负面的、被指责被唾弃的,那就说明现实中确实可以这样操作。 将在外这句话,哪怕是在那些读书人嘴里,可都不全是什么不好听的话呢! 有人同意他的这个说法,但也有人不认同:“你这后生,大娘我虽然没什么见识,可要是用这什么将在外这句话来说的话,那都是皇帝离战场远不清楚情况,将领们知道情况所以不听命令,然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的!” “这关键是这些个将领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可这邓禹,皇帝的命令才是正确的,他自己不听命令做出来的这些进攻才是有问题的,这怎么能跟那句话一样?” 一位大娘道,她虽然不是什么牌面上的人,可是要说这句话,那个后生听过,她也听过啊! 这段话一出,其他人也觉得挺有道理。 这确实是如此啊,每次那些个讲故事的人一说这话,那都是将领们为了获胜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然后皇帝也宽容了他们没有听命令的行为,大家皆大欢喜。 可是这一次这个不听皇帝的命令,却没有得到什么皆大欢喜的结局。 “那皇帝肯定会处置这个邓禹呗!”有人信誓旦旦,觉得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么不听命令还总是战败,皇帝怎么可能不处罚他? 至于长安地区的悲惨情况,他们十分默契,都默不作声地一同忽略过去了。 不然呢? 有些情绪,早在之前看到赤眉军进入长安后一样掠夺的时候就已经发泄出来了,有些人则是早就压抑成了习惯,即使是现在也发泄不出来,只是闷在心里。 至于说发泄出来的那些人,心中其实依旧存留有不少的怒火,但更多的也转变成了茫然,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更不知道对于这样的悲惨不幸的情况,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不管是对遭遇了这些不幸的人,还是他们如果有朝一日也不幸落入这等境地。 因此,不少人都干脆暂时选择了忽视,选择了对此闭口不言。 或许等一等,等他们再了解一些事情,等他们经历更多的情况,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呢? 【这也让樊崇对局势产生了错误判断,他开始觉得东归好像也不是特别的困难,刘秀在长安东面的这一条封锁线看样子好像也不是不能突破。】 【但是事实上,这个感觉是错误的。】 【邓禹之所以这么屡战屡败,和他自己的决策失误脱不开关系,但是当时刘秀在整体局势上却并没有出错。】 【早在赤眉军向长安进军的时候,刘秀就派遣邓禹率军去攻打河东并获得了成功,而后,邓禹所部就一路向西,等待时机攻取长安。】 【邓禹所部的军纪当时也不错,所过之处没有怎么扰民,百姓们对于他们的前来还是非常欢迎的。】 【而在取得了河东、赤眉军也进入了长安之后,邓禹便把目标定在了上郡(治所于陕西榆林绥德县),以及北地郡(治所甘肃庆阳庆城县),还有安定郡(治所宁夏固原),这几个地方都是长安周边地区。】 【按照邓禹的分析,如今赤眉军刚刚得以进入长安,士气正旺,最是锐不可当的时候;但是他们不事生产,也没有长治久安的计划,长安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他们也无法长久。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现在就和他们对上; 倒不如先去北地,这些地方粮草丰富,牲畜众多,我们在这里休养生息、积攒力量,还能观察赤眉军的弱点,到时候一举攻破他们!】 【邓禹此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他派兵进攻上郡的各个郡县,所到之处皆是开门归顺,邓禹大军不仅获得了一座座城池,也获得了粮草和较为安定的环境。】 【但是在这里,他也出现了第一个失误,当然,这个失误也不能完全怪罪于他,毕竟这属于信息流通的问题,他原本也并非长安人士、刘秀军中也没有多少长安上层人士——】 【邓禹并不清楚,长安的粮草和财富究竟减少到了何等地步。】 【而这个问题,在之后的行军计划中,即使不是致命的,也称得上一句重要。】 朱元璋对邓禹比较欣赏,在他圈定的配享历代帝王庙的古今功臣之中,东汉时期的大臣仅有两人,一人是邓禹,另一人则是冯异。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