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新莽初期。 百姓们虽然不懂什么币制改革,但是不让用五铢钱了大家还是明白的。 “好好地怎么就不让用了呢?”有人迷茫困惑,“这五铢钱大家都用了多少年了,怎么就不能接着用下去?” 这王莽新提出来的那什么大钱小钱,他实在搞不明白,更不用说之后的那二十八种货币了。 二十八种! 他一个只知道种地的农人,连算数加减都算不明白,二十八他倒是能够数到这个数,但是要让他使用二十八种货币…… 那简直是不让他活了啊! 就简简单单的五铢钱不好吗? 二十八种货币,谁知道哪个能够换成哪个,又能换多少。他可以保证,他自己绝对算不明白!不只是他,村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也都绝对不可能算明白的。 那这还让他们怎么买东西卖东西? 到时候到了集市上面,那岂不是别人说什么他就是什么了吗?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后面还要搞什么货泉和货布…… 天爷啊! 而比起这么一个只想到自己完全不会使用这种货币的农人不同,城镇之中,有一点经商经验的小户人家,更能够明白这种混乱的币制将会带来的灾难。 比起乡下,他们这种家庭大多还是有那么点家财的。而一旦币制更改,不让使用五铢钱之后,他们家中的钱该怎么办?朝廷说五铢钱能换多少新币就是多少,那他们的钱财会不会减少? 况且,即使朝廷能够制定一个相对公平的兑换比例,可是底下的小吏们却不会这样好心。 再者,即使他们留下一部分不去兑换,而是私底下继续用五铢钱的话……一旦被抓到,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样的可怕的事情,要来四次! 四次过后,他们家还能存在下去吗?是不是也要变成家破人亡的一员? - 作为宋朝的人,对于王莽改动币制的影响早已有了定论。 有人嫌恶道:“虽然他改革币制的目的不好说,但是这四次改动,每一次都是以小换大,钱币的重量一次比一次轻,币值一次比一次大,这不就是从百姓手中进一步压榨钱财吗?” 他们大宋的商品经济发达,所以对于经济、对于钱币等问题,就更有研究和体会。 因此,读过点书,或者有着充分的阅历的人,都能明白屡次改革币制、且每一次都是以小换大,能够造成的效果。 百姓们手中本来就没有多少钱! 而这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却一点一点将他们手中仅剩的钱财都要尽数压榨干净。 而且,当时市面上大量的卖家都不认王莽的新币,百姓们有时候又不得不尝试兑换五铢钱,若是兑换不到,那么手中有钱也相当于没钱…… 【除了这些牵涉广泛的改革外,在朝堂内部,在官员头上,王莽也有一系列改革。】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给不少地方起了一连串的新名字,也给大量的官位起了一连串的新名字。】 【官职名称改动也就罢了,但要命的是地名的不断变动。】 【王莽改的太多了,有些地方还改了不止一次,这就导致官员们根本搞不清楚当地到底叫什么,只能记得最初的名字;就连当地的百姓都因为地名的频繁变动而有些混乱。】 【其次,他在朝中增设了一堆官职,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他没有增加的,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些官职既然增设了,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官员,是要发俸禄的!】 【在中央他增设了等同九卿的官职,这些官职的俸禄可不低;地方上的官职虽然俸禄较低,但是架不住数量多,以至于总量大。】 【这些额外的俸禄从何而来?】 【朝廷可是要依靠赋税来维持运转的。如果想要能够发俸禄,那么唯一的方式就是让赋税收入更高;如果不能做到,那么这些官员的俸禄就得不到保证。】 【此外,他还仿照周朝的传说,大封诸侯,不算附庸的话,有将近八百人;算上附庸,人数就来到了两千三百人。】 【这些受封之人,很多只是顶了个名头,压根没有实际的封地;至于说相应的钱财,每月大约也只有几千钱甚至更少。】 【封爵们领不到钱,也没有地,官员们也领不到俸禄,或者数量极少不足以生活、不足以维持往日的生活。】 【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没有钱,有些只顾自己毫不在乎百姓之人,便倚仗身份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压榨百姓;有些心性清正之人,落得穷困潦倒,甚至需要给他人做工来勉强维持生活。】 话到这里,对于西汉乃至新朝的官吏们的冲击是极大的。 王莽登基,原本是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的,否则他也不可能就这么顺顺利利的篡夺了权位,得以称帝。 从这个角度上讲,不少官员确实背弃了大汉,转投了他人;但是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真心相信大汉天命已尽的——天命之说,可是所有人都相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