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对此表示非常赞同。 特别是对于最后的那个比喻——简直太巧妙了,也太合他的胃口了好吗! 说实在的,当初他也着实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走到如今这般地步,虽然他并不是没有野心——不然,他也不会在看到始皇帝车驾后便觉得“大丈夫当如是”了。 可问题是,有野心归有野心,现实归现实。作为一个能够混得风生水起的人,除了各种交际手段以及一些天生的对于利益和选择的天赋,对现实情况的判断能力同样重要。 刘邦起初虽然觉得环境有些问题,但还真没想到偌大一个王朝,竟然就那样轰然倒塌。 而在发现巨轮即将沉没的时候,刘邦也看到了那让其沉没的存在——正是过往无人真正在意的黔首。 “始皇帝什么都好,眼光长远,能力超前,只有一个问题,”刘邦悠悠道,颇有一种悠然自得之态,“太急切了啊!有些事情不是赶着做的,更不是立刻就要做的。” 要刘邦说,秦始皇做的事情,譬如修建长城,水利,驰道,以及确立郡县制,这些都是正确的,并非错误。但是始皇帝太着急了! “乃公只要将乃公应该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就可以了,”他平静道,“至于其他事情,那是子孙后代的事情了,乃公总不能把什么事情都给他们干了。” 萧何对皇帝的想法表示赞同。 张良同样如此。他瞥了一眼皇帝,心知皇帝早已为那些个异姓王侯安排好了最终的结局——皇帝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把异姓之人清理干净,让天下掌控在刘氏手中。 否则,如何能够称得上是刘家天下? 至于后面会不会再起纷争……那到底也就是老刘家的内斗了。 只要肉还在老刘家的锅里,皇帝也能走的安心。 当然,如果一定要说皇帝还有没有其他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他们这些开国功臣,同样也能算入其中。 张良对此非常明白,该退的时候就得退,退的干干净净,退的彻彻底底。 - 赵匡胤有些眼热。 秦始皇的问题,他自己自认为也了解得清清楚楚,所以此时虽然同样在观看,但这一方面也不怎么上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妖书”他不能拒绝,只能观看。 但是,涉及到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的评价,就让他不能不上心了。 ——青史留名,功过评说,对于一个皇帝、对于一个常规的皇帝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作为皇帝,天下唯我独尊,想要什么都能拥有,很多时候,青史之名就是他们平生最大的追求。为了这个青史之名,有些放飞自我的皇帝都能被臣下劝谏。 当然,也有那些压根不在乎后世名声,颇有点“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的皇帝,但赵匡胤显然不是这种皇帝,他还是很在意自己的身后名的。 而“千古一帝”这种评价,简直是一个皇帝追求的名声的最顶峰。 不过,“脱离了传统叙事视角”是什么意思?后世对于功过的评判标准难道出现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赵匡胤不解。 以及,是的,他现在也多多少少看出来,这个不知应当称作是“妖书”还是“神迹”的不知名东西,应当是与后世有关。 ……不过,赵匡胤思来想去,觉得就算再怎么调整功过评判标准,有一点还是肯定不会变的:收复故土,开疆拓土。 如果他能够收复燕云,甚至……甚至将领土再向北扩张一二,那他就算得不到一个“千古一帝”的评价,想来也能够得到一个极高水准的称赞吧? - 当然,也有人对于这个“千古一帝”的评价并不怎么赞同。 不是后世的帝王将相、儒者学子,而是当下,在秦朝统一下的一些百姓。 有的人衣衫褴褛——这是和富贵人家相比,实际上平民百姓大多也和他差不太多——迷茫而悲痛地道:“千古一帝?他是……统一六国,确实是古未有之的事情,但是,我们呢?” 他还活着,但是他的大父大母就不说了,早已故去,而他的翁媪也已经故去,留下他和他的几个兄姊,其中的一个兄也已经故去。 而他的亲人故去的原因,除了疾病外,大多就是因为战争或者徭役而死。 现在一统天下之后,徭役甚至还不会停止,甚至还有可能会更多;征战也还要照常进行…… 皇帝不论如何,最终有个“千古一帝”的评价,但是他死去的亲人们呢?他和他剩下的,说不定也会在将来的徭役征战中死亡的亲人们呢? 被他的话触动的人显然不少。 在征战中死亡的人何其之多?在徭役和因罪服徭役中死亡的人又何其之多? 有人摇头:“上面也说了,是在历史上,我们不过是历史,是历史上都不曾记载的黔首而已。更何况,这些工程,都‘利在千秋’啊!” 我们身死,史册上也不会有什么记载,更不会记载谁因修建哪个工程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