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便来到沈静瑶下乡的前一晚。 这几天沈母用家里的缝纫机,把沈静瑶下地的粗布衣裳,衬衣还有呢子外套都做好了。 下午,也把她需要带下乡的行李打包好了,一个大包袱,一口大箱子。 现在沈母只给她装了薄一点的被子,家里她原来的三件棉衣和一些日常的衣服鞋子也给带上了。 至于厚被子和厚棉袄,还要等她去多筹点棉花,做好了再给她寄过去。 沈静舟和许知意回到他们自己的房间。 沈静舟说道:“知意,我准备给瑶瑶五十块钱,让她带着下乡。” 许知意点头,“应该的,穷家富路,瑶瑶是个女孩子,下乡肯定也干不了活,多带点钱好防身。” 沈静舟握着她的手,笑着说道:“我们知意真是个好大嫂。” 许知意瞅了他一眼,“我是那种很刻薄的人吗?” 沈家人对她很好,她又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就像这次婆婆给妹妹做衣服,也给她做了一件。 她很高兴,而且她和沈静舟俩人都有工资,每个月沈母只让他们往家里交五块钱。 剩下的他们小两口都存着的,现在他们又没有孩子,所以拿五十块出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沈静舟捏了捏她的鼻子,笑道:“当然不是,我老婆很善良很大方。” 许知意推开他,“去你的吧,你赶快把钱给妈送去吧。” “好。” 沈静舟出来,敲响父母房间的门。 “扣扣扣。” “进来。” 沈静舟进来,发现沈母和沈父也在数钱。 “妈,这是我和知意给的五十块钱,你等会拿给瑶瑶。”他把钱递给沈母。 沈母也没有推辞,他们有这个心是好的。 “好。” “那我回去了。” 沈母把沈静舟给的五十块钱和街道办给的下乡补贴放在一起。 “老沈,我们再拿出一百块给瑶瑶吧,这样有两百块钱带着差不多了。” 沈父想了一下,“再拿一百出来吧。” 这些年他们家唯一大一点的花销就是老大娶媳妇,现在家里还有两千块的存款。 这些是要放着给老二娶媳妇还有闺女的嫁妆,加上现在他又涨工资了,可以慢慢挣。 唯一的女儿下乡,那是怎么给都不够的。 “好,听你的,再把家里的肉票,粮票,这些给瑶瑶带一些。” 下乡了瑶瑶想要吃点好的,就只有去镇上或者县城,要多带点票。 “好,带上,马上我就要发工资了,这些票也会发一些。” “好。” 两个人商量好后,沈母带着三百块钱和票来到沈静瑶的房间。 “瑶瑶,这些是你大哥还有爸妈给你的钱票,你带着,有机会自己去吃点好的。” “这一路上坐火车要注意安全,把钱放在一个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地方。” “到了乡下不用拼命干活,过的去就行,吃的用的这些,爸妈会给你寄来。” “到时候有机会,爸妈会接你回城的。” 说着,说着,沈母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她是真的舍不得啊。 沈静瑶的眼泪也在眼眶里转,抱着沈母。 “妈妈,我很开心成为你们的孩子,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沈静瑶这几天深深地体会到,沈父和沈母一番爱心。 虽说她不是原主,但是现在她就是沈静瑶。 她享受了他们的爱,她也会把他们当做亲生父母来对待。 “好好好,明天还要早起呢,早点休息吧。”沈母抹了抹眼泪,笑着说道。 沈静瑶把沈母送出房间,关上门,把钱和票放进空间里面。 她在原主书桌下的柜子里,找到了十二块零花钱,这些都是平常沈父沈母给的,原主存了下来。 把这十二块钱放在她明天要背的军绿色包包里面,至于桌上的书现在带走不好解释,后面让他们给她寄过去吧。 整理好一切,沈静瑶去空间洗了个澡,再出来睡觉。 一夜好眠,她也没有再做梦了。 翌日,早上四点半,沈母便起床了。 把家里的鸡蛋拿去锅里煮着,又把家里的白面烙成饼子。 把煮熟的鸡蛋和烙好的饼子,还有昨天买的三个大白馒头装进饭盒里。 然后沈母去敲沈静瑶的房门,“瑶瑶,起床了,马上出发了。” 沈静瑶已经醒了,“好,我起床了。” 沈静瑶今天穿了一条棕色的裤子和一件米色的衬衣,脚上穿了一双回力鞋,方便行动。 今天全家人都在,沈父,沈静舟,许知意都没有去上班。 全家齐上阵,送她去火车站。 火车站此时人山人海,都是提着行李,背着铺盖卷要去下乡的知青。 沈父他们把沈静瑶送上火车,把行李给她放好,便下车了。 沈静瑶的位置在窗口,他们站在窗边跟她道别。 “瑶瑶,下乡之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一定要写信,或者打电话告诉我们。” “爸爸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你记得吗?” “记得。” “还有,下乡之后交朋友一定要谨慎知道吗?那种只想要占你便宜的,跟林小曼一样的人不要理她。” 沈静瑶点头,“我知道的爸爸,我不会在同一种类型上的人栽两次跟头。” “爸爸,你跟妈妈在家要注意身体知道吗?” 她看向沈静舟和许知意,“大哥大嫂,爸妈就靠你们照顾了。” “放心吧,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沈母紧紧握着沈静瑶的手,眼泪顺着脸颊滚落,“瑶瑶,你一定要好好的,一定要。” 沈静瑶鼻子一酸,眼眶微红,“好,我一定会好好的,我会经常给你们写信的。” 火车里传来列车员的声音,“火车马上启动了,各位乘客请坐好。” 火车已经开始缓缓启动了,沈静瑶对着他们挥手:“爸妈你们快回去吧。” 沈母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要不是许知意扶着她,她都要摔在地上了。 “瑶瑶,好好照顾自己。” “我会的。” 火车向前行驶,火车外面的人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