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继续道:“我曾经想过逃跑,但又怕孩子没人照顾。我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一切,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小妾竟然毒害了我的孩子。那一刻,我彻底绝望了…… 可是我什么也不能做,孩子没了,爹娘说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跑了,跑到了这里,可是我恨,恨不得现在冲回去杀了那一对狗男女!” 陆陆续续的,所有人把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最厉害的一位女子竟然是千里迢迢从南方来的。 苏瑶笑着说:“我算是书香门第的女儿 ,是逃婚过来的。我爹娘想让我嫁给表兄,也就是我的姐夫,照顾姐姐留下来的一双子女,我不愿意,爹娘拿命相逼,我离开了家一路朝着京城跑来。 实际上我不知道我到了哪里,只不过意外之下闯入这里,没想到一大批跟我一样的女人。 我的姐姐难产而死,我不想重蹈覆辙姐姐的道路,外甥外甥女固然可怜,可也没有人可怜我。” 是教学,也是觉醒,但是只醒悟没有自保的手段是不行的。 顾半夏开始回顾上辈子学到过的东西,时间间隔实在是太远了,哪怕依稀记得一些,实践出来也需要很大的力气,但是还好。 女性的力量是强大的,各行各业,从没有女性不如男这样的说法,只有你们...让不让她们出头。 康熙很快就养好了伤,看似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但是身子早就大不如前,可是康熙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尽可能地为太子铺路。 康熙再次上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各地设置女事司,主要处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受到的灾难,为了保险起见,女事司中的女性占比一半。 康熙皱着眉头,看着太皇太后,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皇玛嬷,这已经是朕最大的让步了。 女事司中的女性占比已经达到一半,再多了,恐怕会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 康熙实际上根本不想女人拥有外出的能力,这样的口子一旦开启,之后怕不是再出一个武后?这样的情况大清绝对不能出现。 太皇太后却并未因此而松口,她依旧坚定地说道:“皇帝,女子入女事司固然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你还得给她们真正的权力,不能只虚浮于外表。 如果女事司中的女性没有实际的决策权,她们根本不可能与那些官员们对抗。而男人,又怎么可能真正理解女人所面临的灾难?” 康熙沉默片刻,心中明白太皇太后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是......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口气,“哀家觉得,最高官员是男性,但是女性在其中也必须有话语权,所站出来的女性必须经过朝廷直接任命。 你看这样可好?要知道单单一个全是男人官员的女事司,百姓们是不会接受的。” 康熙总算是点了头,而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落实了。 中央女事司设立在京城,直接隶属于朝廷,负责监督各地女事司的工作,并处理重大案件。 中央女事司的司长为正三品官,由一位评价很是高的男性担任,干事为副职,正四品官,由德高望重的女性担任。 干事虽是司长的副官,但是有独立决定的权力。 地方女事司在全国各州府设立,里边男性六人,女性五人,由地方推举,朝廷斟酌后直接任命。 尽管康熙和太皇太后达成了共识,但这一决定在朝廷内部引发了激烈的反对。 许多保守的大臣认为,赋予女性过多的权力将会动摇传统的社会秩序,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动乱。 “陛下!”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女人就应该遵循‘女子四德’,如何能出门办公? 莫不是再出现如武后那样的人物?历史上,武后的存在曾引发过巨大的政治动荡,大清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正是!自古以来,男女有别,各司其职。女性的职责是相夫教子,管理家务,而不是参与政务。 若让女性走出家门,进入官场,不仅会破坏家庭的和谐,还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制度。” “陛下,您想想,一旦女性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她们是否会像武后一样,逐渐掌控朝政,甚至篡夺皇权?这不仅是对陛下的不敬,更是对大清江山的威胁!” 这一位是御史,一开口就是要撞墙。 然而,并非所有大臣都持反对意见。 “陛下,”一位年轻的翰林院学士站了出来,语气坚定,“我们不能忽视当前的社会现实。 近年来,女性在婚姻、家庭中遭受的不公待遇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设立女事司,恰恰是为了平息民间的怨气,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如果继续忽视这些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陛下,这段时间频繁的杀夫案件弄得大家人心惶惶,无论如何先稳定住百姓才是关键。” 另一位支持设立女事司的大臣是刑部尚书。 “陛下,近来杀夫之案频发,实令人心惊胆战。每有此类案件发生,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惶恐。 此等案件之所以屡见不鲜,皆因女性在婚姻、家庭中长期遭受冤屈与不满,日积月累,怨恨深重,终致爆发。 若女性在婚姻中不能得公正对待,则其心中的愤懑必日益加深,终有一日难以自控,酿成大祸。” 刑部尚书继而奏道:“设立女事司,正为此类女性提供一合法申诉之渠道,以减少冤屈之事的发生。 彼等若感自身受不公待遇,可向女事司求助,而非走投无路时选择极端手段,以免更多无辜者流血。此举不仅有助于平息民怨,更可维护社会之安宁。” 两方面各执其词,但是不乏有人在其中看到了利益,若是落实,是不是他们家中的母亲、妻子就可以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