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逃兵(1 / 1)

从谅山城往南去,沿途要跨越两条不大大小的河流。
黎灏汇合铁甲兵后重新控制住军队,有心打回升龙府,前锋来报,河上的桥梁被明人破坏。他命令架桥,磨蹭了大半日架起两座浮桥。
桥架好后,众军争着过河,数十人自相践踏落水。黎灏派出铁甲兵连砍十几人,这才维持住秩序。
到了天黑,总共过去一万余人。安南兵点起火把,连夜过桥不停。
黎灏预定等到大军过去一半,自己再过河,刚命令河这边的安营扎寨,对岸骚乱大起,到处都在喊:“明军偷袭。”
他急忙站到岸边高坡上观望,只见对面的安南兵火把乱舞,时不时有人惨叫,接着火把落地。似是明军躲在暗处放箭。
没看到外围明军的火把,显然只是小股人马偷袭。
倘若此时安南将领指挥得法,凭借过河的万余人,足以应付。但此刻他们方寸已乱。
安南兵发现举着火把会被箭射,聪明的将火把踩灭。一个接一个学样,须臾,河对岸只有桥头仍然亮着火把,离开河岸十丈以外陷入一片黑暗。
最早过河的运气好,他们利用围成一圈的骡车当寨墙,躲在里面打死也不出去。
剩余的安南兵趴在河岸边,寻到低凹处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明军不紧不慢,隔三岔五射来几箭。几百箭下来,总有倒霉蛋被射中,躺在黑暗里大声哀嚎。
河这边本来准备过桥的人,吓得停下脚步不敢再往前。桥上走到一半的,喊着要掉头回来,几十人堵在桥上,进退不得。
噗通,水花溅起,有人落水。
喊救命的,喊快跑的,现场混乱,好似几千只鸭子挤在窝棚里。
这时候,只要有大队明军出击,这些乱兵立刻会崩溃。而明军却一直在外围鼓躁,不见来真的。
黎灏大声命令河这边的加紧扎营,再布置铁甲兵守住浮桥两端。河对岸,他不想管了。
安南兵战战兢兢一整夜,好容易挨到天亮。清点损失,地上尸体没多少,但黑夜里,几千乱兵趁机跑了。
亲信将领过来请示:“还要过河吗?”
“过,为何不过。”黎灏恶狠狠道,“明军根本没几个人,只是虚张声势。”
他亲率铁甲兵镇压桥头,指挥大军过河。
等到中午时分,眼看大军将要过尽,他忽然察觉数目不对。似乎只过去了6万余人,还有近3万兵哪里去了?
押后的探子来报:“后边都在谣传,皇上自己放火了烧了谅山城。百姓不愿跟随大军,都往山里逃了。”
“军队呢?后边的军队呢?”黎灏喝问。
探子低下头,“小的不知道,只看到各处遗弃的刀枪。”
他不是不知道,是不敢报。耳听皇上粗重的喘息声,生怕他盛怒之下把自己一剑砍死,这探子一个字都不敢多说。
黎灏不心疼那十万百姓,他本来就想先烧城,再将这些人丢给明军,无论明军杀也好不杀也好,总是负担。
至于那3万军队,他起初心疼,几个呼吸后想明白了,弃了就弃了,无所谓。
以眼下的军心,向南攻击升龙城已不可能,只怕再行几十里,还要散去一半。而不攻升龙,只能向西边转移,那么这些杂兵也是累赘。
他振作精神,下令:“全军沿河往西。”却是不再过第二条河了。
此刻大军夹在两条河流中间,在他想来,正好以河流为屏障,可以隔绝明军轻骑骚扰。先靠近山区再想办法。
有将领来问:“不去升龙城?”
黎灏道:“我派去的探子带回详细情报,那里只剩一片废墟,去了大军要饿死。只能往西走。”
“陛下明鉴。”将领领命,飞快地去了。
黎灏目光沉沉看这人跑路匆忙的样子,心想:“这个贱人惧怕明军,只想逃跑!”
但此刻,他惧怕兵变,已不敢轻易诛杀大将。
大军在两河之间行军,天黑前提早安营扎寨,果然明军再无骚扰。但每每夜间总有人逃亡。
自谅山城出发时接近20余万军民,出城两日,百姓逃散,后军逃亡,去了两成。第三日百姓逃尽,只剩6万败军和数千民夫。
过河再行两日,只剩4万余军队,民夫扎营时被圈在营中倒是没走几个。
到了此等境地,黎灏反而安稳了。在他想来,自己携带的粮食,剩下这些人刚好够吃。有粮食有铁甲兵随身,他的根基无损,只等绕路去了南方,再重整旗鼓与明军周旋。
那日在河边骚扰阻击黎灏的,其实不是明军,只是近千的江湖好汉。
李四有得知黎灏大举南下,压根不愿意与其硬碰。
手下这些江湖豪杰散兵作战尚可,与大军硬碰显然吃亏。他干脆下令精选千余轻功好的,安排得力锦衣卫带领着,前出百里外骚扰敌人。
这些江湖好汉携带弓箭,不管射得准不准,溜到安南军附近,一通乱箭,射完就跑,回头找机会再来。
如此反复。

最新小说: 庶子无为(科举) 赤潮覆清 朕的身边全是逆贼 生而大明第一卷 洪荒:我太乙,能有什么坏心思?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大明不能亡 崇祯:嘿!大臣们太努力了! 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我为她们建了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