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周明礼的话,不少大臣都神色复杂的看着他。 不论此人好坏,对陛下的忠心倒真是令人动容。 虽然邕王犯下大罪,但敢直接提刀斩杀的,还真没几个··· 何常扬声道:“周大人说的再好听,也掩盖不了杀了邕王的事实,邕王乃先帝之子,又是陛下的兄长,你冲动杀了倒是痛快,可这是陷陛下于不义之地,我看你根本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不管邕王之前做了什么事,那都不是你该以权谋私的借口,周大人犯下这等滔天大罪,应当被我们监察司拿下!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立马又有人站出来:“不可!邕王犯下谋逆大罪在前,又言辞羞辱陛下在后,不论哪一条都是死罪!早死晚死都是死,现在这样还省得走流程了。” “那依张大人所说,难不成我们还该为周大人鼓掌不成?开了此等先例,倘若以后再遇到此事,是不是不用审不用问,直接由下面的人斩杀便是?法度不失,理数才能长明,如此作为,岂不是视国法为儿戏?” “那国法可有告诉你,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我没说他没罪,只是应等弹劾,由三司会审后,由陛下裁决,再行处置,现在这样算怎么回事?” “算他罪该万死!” “你,强词夺理!” “说话归说话,往我脸上喷唾沫,刘大人,你这样十分冒昧····” 话虽然是由何常起的头,但后面争执起来的都是一些六品左右官职的人。 真正有话语权的,如内阁、都察院、六部尚书等等,却都巍然不动,稳如泰山。 等几人吵的差不多了,一道身影出列,往前几步‘噗通’一声跪了下去,上半截身子挺得笔直,只是清清嗓子,其他人顿时消音。 那是佥都御史,邵泰,出了名的二愣子。 “回陛下,邕王此人用心不正,贼心不死,言语辱骂陛下,如今伏诛大感痛快!周大人不仅无罪,还当赏!其因有二。” “其一,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私藏铁矿、养私兵、谋逆之心,光是这些罪名,够邕王一家子死上八百次都够了!廖大人说,周大人杀邕王于理不合,又说法度不失,理数才能长明,怎么到了杀邕王的时候,不提这个了?” “别说主谋不是邕王,子不教、父之过!儿子这样,老子能是什么好东西?我看邕王一家都用心不正!该诛!” “说破了天,邕王就是该死,就是该杀!你们这些老酸儒,整日礼仪道德挂在嘴边,那有没有人教过你们忠、君二字何解?你们守的到底是‘法’,还是你们自以为的气节和名声?如此谋逆之人你们不让杀,道德何在?居心何在?” 立马有几个人变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甩了甩袖子怒道:“邕王为长,陛下刚刚登基就杀兄,传出去岂不是没有仁爱之心?如果其他几位王爷以此为借口生乱,你担当得起?” 邵泰嗤笑一声:“那就杀之!那些人只要想乱,有没有借口迟早生乱!陛下乃九五之尊,你们难道觉得陛下会惧怕那等居心叵测之徒?” “我何时说是怕了,我是为百姓考虑····” “为百姓的安稳考虑,才更应该快刀斩乱麻,以绝后患!拖拖拉拉,妇人之仁!” 这话把对方气的脸色铁青。 见怼到他们不出声了,邵泰这才又扬声说道: “其二,周大人曾对陛下舍命相护,由此可见忠心。听到邕王对陛下不敬,自然是怒火中烧,冲动之下做出此等事情来,这在情理之中,何大人所言‘为了私心’这话,简直是无稽之谈!” “所以臣认为,陛下不应该罚,还当赏,如此忠君之士,倘若不仅没功还有过,岂不惹人心寒?以后谁还敢舍命维护陛下,行忠君之举?” “陛下应当赏之,以此作为楷模,日后才会有更多忠义之士效仿!” 仁武帝气笑了:“以你之见,他周明礼杀了邕王,不仅没过,还有功了?” “正是!” 仁武帝大怒,“岂有此理!你们这是要陷朕于不义!都知道周大人的意思就代表了朕的意思,如此罔顾圣意,先斩后奏,让天下人知道,岂不人人皆以为朕是心狠手辣之辈?周明礼,你可知罪?!” 周明礼沉声道:“臣知罪,但臣不后悔!” 内阁大学士郭翰明白,是自己该发言了,于是他张口高呼:“陛下息怒!臣以为,佥都御史之言,有些道理,请陛下三思。” 邵泰不仅没退,还往前跪走两步,一副悍不畏死的模样:“陛下!” “常言道,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陛下要因为这个处置周大人,岂非也成了背义负恩之徒?不用天下人,只满朝文武,背后都要取笑陛下忘恩,请陛下三思!” 其他人顿时怒目而视。 谁特娘的要在背后取笑陛下了? 都御史卜大同没好气的看了一眼邵泰。 知道他是个棒槌,但怎么就攻击起来敌我不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