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寻常却又注定不凡的一日,阳光洒在妙赞国的王宫之中,道妙元正于政务殿内与大臣们商议着兴修水利之事,金帝师则在偏殿查阅典籍。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王宫的宁静,只见一骑快马飞奔至王宫大门前,马上之人翻身而下,不顾守卫阻拦,径直冲向政务殿。 此人乃是冯家的一名亲信,他一路狂奔,冲进殿内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满脸泪痕,声音颤抖地高呼:“女王陛下,冯玄真大人……他……他突然病重离世了!”这一声呼喊如晴天霹雳,瞬间让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死寂。道妙元先是一愣,随后脸色刷白,难以置信地呢喃:“你说什么?这怎么可能……”金帝师听闻动静匆匆赶来,听到这噩耗,心中亦是一沉。 金帝师与道妙元闻丧讯,悲恸万分,速速启程赶往鹿泉县。一路上,道妙元神色哀伤,金帝师在旁紧紧相陪,以轻声抚慰。 待抵达冯家,只见冯炳德、冯炳仁、冯炳章与何玉皆已齐聚。家中一片素白,悲戚之气弥漫。冯玄真的灵堂庄严肃穆,众人皆身着孝服,面容沉痛。 道妙元见父亲遗像,泪水夺眶而出,泣不成声:“阿爹,您怎可如此突然离去,女儿还未尽孝。”言罢,瘫倒在地。金帝师赶忙搀扶,眼中亦有泪光闪烁。 冯炳德强忍着悲痛,安排丧葬诸事,与兄弟们商议丧仪流程。冯炳仁默默整理着冯玄真生前的遗物,每一件都勾起往昔回忆,不禁悲从中来。冯炳章则在一旁协助,话语不多,神色凝重。何玉陪伴着道妙元,轻声劝解,可自己亦难掩哀伤。 众人在这哀伤的氛围中,齐心协力操办丧事。诵经超度的梵音回荡,香火袅袅升起,众人皆怀着对冯玄真的思念与敬重,送他最后一程,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金君宝闻听冯玄真去世的噩耗,满心悲戚油然而生。忆及往昔,冯玄真对自己的栽培与提拔之恩情如幻灯片般在脑海中一一浮现。曾几何时,在他迷茫不知所措,于学业与成长的道路上徘徊时,是冯玄真独具慧眼,将他引入正途,倾囊相授知识与智慧,给予他诸多历练的机会,才让他有了今日的些许成就。 怀着感恩与沉痛,他赶忙召集金山学堂中几位出类拔萃且与冯家相熟的学子,一同奔赴鹿泉县。一路上,金君宝神色凝重,眉头紧锁,内心的哀伤溢于言表,学子们也被这压抑的氛围笼罩,默默相随。 抵达鹿泉县后,他们径直前往冯家。冯家一片素白,悲戚之气弥漫。金君宝率学子们先至灵堂,对着冯玄真的遗像,恭恭敬敬地行大礼,每一个动作皆满含对逝者的感恩与缅怀。 金君宝正忙碌于灵堂前的事务,偶然间看到金帝师与道妙元站在一旁。金帝师神色凝重,对着道妙元缓缓开口:“王上,君宝深受冯大人的恩泽。想当年我金有妙,家中贫苦,若不是冯大人慷慨免除学费,让我得以踏入金山学堂,我绝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更不会成为如今的金帝师。冯大人于我而言,是改变命运的贵人。” 金帝师稍作停顿,又望向金君宝说道:“而君宝,冯大人也是慧眼识珠,因他在学业上的勤勉与天赋,大力举荐他出任金山学堂的道办、道学督办。这使得君宝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为学堂和学子们尽心竭力。冯大人对我金家两代人的知遇之恩,如同巍峨高山,令人难以报答。” 道妙元微微点头,眼中含泪:“冯大人一生高风亮节,对众人的帮扶与提携,本宫亦深有感触。他的离去,实乃我妙赞国之重大损失。” 金君宝微微躬身,神色哀伤且坚定,接着道妙元的话说道:“王上所言极是。正因冯伯祖对我恩重如山,栽培提拔之情我没齿难忘,所以此刻,虽他已离去,我们愿在这尽绵薄之力,送伯祖最后一程。”言罢,他便与学子们协助冯家处理丧葬之事,有的精心书写挽联,有的用心布置灵堂,以实际行动在这哀伤之际,回馈冯玄真曾经的知遇之恩,让这份恩情与悼念在鹿泉县的上空交织蔓延。 灵堂之内,烛光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荡,似是灵魂的低语。香烟袅袅升腾,弥漫在空气中,带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冯家的亲眷们皆身着素白孝服,整齐地站列两旁,面容沉痛而哀伤。道妙元站在灵柩前方不远处,身姿虽仍显端庄,却难掩眼中的悲戚。金君宝与金山学堂的学子们垂首静立,默默不语。此时,万籁俱寂,唯有轻微的风声从窗外吹入,似在为这哀伤的氛围增添一抹幽咽。 金帝师身着一袭素色长袍,缓步行至灵堂中央。他双手恭敬地捧起《道德经》,那经卷在烛光的映照下,仿佛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光辉。金帝师深吸一口气,微微闭目,片刻后,睁开双眼,目光坚定而深邃,开始为冯玄真念诵《道德经》祭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声低沉而醇厚,如洪钟般在灵堂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对逝者灵魂的呼唤与慰藉,引领着众人在这经文的韵律中,缅怀冯玄真的一生功绩与品德,也让这哀伤的送别多了一份对生死大义的思索与敬重。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