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橙的发质柔顺,发色也不是单一的纯黑,而是偏暖的黑褐色。 发尾微卷,即便没有使用特别的护发素,依旧柔顺有光泽。 柔软的发丝穿过香兰的指间,暖风穿梭在发丝之中,带走多余的水汽。 阿橙感觉到后颈暖烘烘的,一时间有些发困,又打了个哈欠。 像只小懒猫一样。 香兰笑了笑。 下午的时候,香兰出门买了一只鸽子回来,在阿橙洗澡的时候她就已经处理干净,放入锅中炖着。 吹完头发,阿橙跟着一起进入厨房打下手,摘菜切菜,不过最终的翻炒环节还是交由香兰。 阿橙隔着灶台和阿妈坐在院子中。 竹编锅盖上方冒出白色水汽,开始散发阵阵香气。阿橙揭开盖子,发现锅里炖着一整只鸽子。 “……” “阿橙帮我把盘子里的配料一起放进去。”香兰在旁边的锅里翻炒着青菜,视线穿过白雾,对着阿橙道。 阿橙没说话,眼神有些微妙,随后默默将红枣还有其他配料倒入锅中。 将盖子重新盖上后,她问,“阿姐,怎么突然想起做鸽子汤了。” 香兰笑着,“上街的时候正好碰见有卖的,想着你和阿妈身体不好,正好给你们补补。” 阿橙回过头,看到了坐在摇椅上的阿妈,二人目光撞在一起,阿妈叫她说,“阿橙快坐。” 她走上房子的台阶,耳房前的房梁上吊着长绳,扎了个秋千。 阿橙坐在秋千上,盯着那口锅不知不觉开始发呆。 晚饭时,太阳已经落山。 天黑后渐渐起风,空气说不出的沉闷,那是暴雨的前兆。 最后一道鸽子汤终于出锅,三个人围坐一桌,格外温馨和谐。头顶的灯泡发出暖黄的光芒,照着菜肴的袅袅热气。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莫过于此。 饭后阿妈有些不舒服,香兰早早给她送回了房间休息。 阿橙主动收拾桌面,将碗筷洗的干干净净。 忙完一切后,她将灯关掉,跟阿妈和香兰打过招呼后就回到了二楼房间休息。 没多久,雷电如蛛网般瞬间蔓延,很快又消失不见,紧接着传来一阵沉闷而震撼人心的雷动。 雨水紧随其后,肆无忌惮的砸落在土地、树叶、还有头顶的瓦片上。 这样细密的节奏竟然格外让人安睡,阿橙拉过被子盖住肚子,很快进入梦乡。 翌日清晨,经过暴雨洗礼的南疆变得更加美丽动人,空气也格外清新,像洗过一般透彻,隐约可见彩虹。 这样的感受和大城市里的可不同。 阿橙还在睡着,小鸟在窗外叽叽喳喳,对她毫无影响。 香兰敲响了她的房门,随后走了进去。 见阿橙揉搓着眼睛才坐起,脸上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她忍不住偷笑,“阿橙起床了,我给你扎头发。” 阿橙眼皮像黏在一起似的,睁开都费力。 香兰见怪不怪,准备从衣柜里给她拿出一套衣服换上,像装饰娃娃一样认认真真的给她梳洗打扮。 阿橙制止她动作,“阿姐,我自己来。” “没事,穿这套怎么样。浅绿色的,很好看。” 阿橙的衣服几乎都是香兰给她做的,款式也是在传统民族服饰的基础上做的改良。好看的同时也顾及了如今的轻便需求。 上衣底色是米白的柔软棉麻布料,领口处有绿色丝线绣制的兰草,袖口和衣摆上也有,绣工精湛,活灵活现。 裤子是深一些的绿色,那些都是植物染就的,带着一点点植物清香。 将一整套穿上身后,阿橙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清新典雅范。 香兰今天并不打算给她额前戴流苏发饰,而是在她脖子上挂了一个素雅的银项圈。 而后又手脚麻利的用绿头绳扎了几个小辫,还编上铃铛。 “铃铃铃”的,给她的眉眼增添了几分俏皮灵动,平衡了她身上过分的“静”。 总之香兰审美相当在线,只是她自己穿得简单朴素,却在打扮妹妹这件事上情有独钟,且乐此不疲。 做完一切后,香兰满意的笑了笑,“今天我要去基地送东西,中午赶不回来。冰箱里还有菜,你和阿妈凑合吃点,晚上我回来重新做。” 几十公里外有一座植物研究基地,香兰姐有时候发现或者培育出新品种时,就会过去一趟和工作人员交流什么的。 阿橙了解这点。 “嗯嗯。”她懂事的点点头。 然后香兰就下楼骑着装满花草的小三轮出门了。 阿橙站在门口目送香兰离开。 直到香兰消失在路口,她才转身去厨房。没多久,阿妈就洗漱好走了出来。 “香兰出门了啊?”阿妈问。 阿橙点点头,“嗯嗯,刚走。”一边从蒸笼里夹出包子。 包子是香兰姐早上做好的,还在蒸笼里闷着,这会吃也正好。 只是早饭还没吃多少,阿橙就接到了一通电话,耳力不佳的阿妈并不知道电话里说了什么。 只知道阿橙挂断电话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门。 “阿妈你慢慢吃,我有点事,可能晚点回来。” “好,你快去吧。” 临走前,阿橙不放心,又委托了隔壁的婶子让她中午到家里看看,阿橙是怕自己赶不回来给阿妈做饭。 阿橙今天精神好了许多,她翻身上马,骑着那匹枣红马离开。避开古街大路,走了另一条道。 出了小道后,枣红马开始发力,在路上狂奔起来,阿橙小辫子上的铃铛被带起的疾风晃得伶仃作响。 长风灌入她的袖口,后背的布料被风撑了起来,下摆被掀起露出一节瓷白精瘦的腰身,腰侧的位置有一道略微明显的疤痕。 马儿飞速向前,速度快到只留下一道残影,坚硬的马蹄带起的泥水不过瞬息又摔入水洼之中,只有泛起的波澜证明刚刚的残影并非幻觉…… 打电话给阿橙的是地方博物馆的馆长,听那头语气很急,她立马就赶去了。 俞卿俞岚的实验附中和誉海中学同期研学,因为今日的目的地都在当地的研究基地,所以去的时候两个学校一起安排了大巴。 因为限载原因,班级之间难免有分散,黄轻云、萧录衍、陆江跃几个人主动提出上了另一辆车,令人意外的是杨思雪也跟着黄轻云几人一起坐另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