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城内文洛阳正在等待客人的到来,时空之门开启,一位老者从光门内走出,一身儒衫,气宇轩昂,身高2米左右,腰中佩剑。 来人道:“此为何处?”“此间为时空之城,本尊是此城的主人,姓文名洛阳,不知先生是何人?” “在下姓孔名丘,字仲尼。” “孔子?孔老二?孔夫子?”文洛阳没想到来人是孔子,至于见到孔子本人会激动那想多了。 孔子问:“正是老夫,不知老夫为何来此?” “本尊只是随机邀请古之圣贤来此一叙,孔夫子可是儒家创立者,尔可知儒家之学影响后世两千多年?” 孔子:“老夫不知,儒家之学兴盛,老夫不憾也。” “哈哈哈,孔丘,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父叔梁纥,母颜氏。你带三千弟子游历诸国,弟子们将尔所说写成《论语》,成为儒家经典,天下儒生必读之书;可惜又有多少人真正读懂?” 孔子:“???为何?” 文洛阳笑道:“世人心存私欲,读圣贤书不过是为功名利禄。所谓‘学而优则仕’,不过是追名逐利的借口罢了。” 孔子皱眉道:“虽有此辈不孝之人,但亦有真心求道者。儒家之道,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洛阳反驳道:“儒家讲仁义道德,妄图以德行感化世人。但若无律法约束,人性本恶,世间岂不大乱?” 孔子沉思片刻后回应:“律法为辅,道德为主。若人心向善,何须律法强制?” 两人争论不休,各持己见。此时,时空之门再次打开,一位风神俊朗的男子走了进来...... 来人询问道:“此处为何处是何地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为本尊之居所名曰:时空之城,通诸天万界,来者何人?”文洛阳问道。 “原来是城主,在下姓姬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法家传人。” “强秦者商鞅也,商君在秦国推行变法,而使秦国变强,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终结五百年战乱,商鞅功不可没,为后世炎黄子孙所铭记,虽身死却万古流芳,名垂青史也。”文洛阳说道。 对于商鞅变法文洛阳是支持,也对其有好感,起身行躬身礼;而孔子来时文洛阳并没有躬身行礼而只是抱拳行拱手礼而已。 “先生从何而来,可曾在齐国稷下学宫与孟子辩论?本尊姓文名洛阳。”文洛阳问出心中所想。 “文城主,为何知道我从齐国稷下学宫而来了,又是如何知道某与孟子争辩乎?” “哈哈哈,你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孔子:“城主,丘有一事不明,孟子何许人也?” “孔夫子不知孟子是何人不足为怪,这孟子是在你之后,孔夫子被后世王朝尊为圣人,这孟子是儒家传人,称为亚圣,与商鞅有一场辩论,这场辩论影响深远,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史上思想最为开放的,最好的时代。”文洛阳说完将关于这场辩论用视频方式展现,万朝之中帝王将相,书生百姓可是看到了孔子本人与时空之城的主人文洛阳的对话,又见到商鞅与文洛阳,孔子三人同时出现在光幕中。 万朝中那些儒生们兴奋了:“吾等此身能通过光幕目睹孔圣人真容,有幸听到圣人之言,平身足矣。” 而帝王中秦始皇:“何为圣人?寡人从不屑此等人。能通过光幕目睹商君风采,孤无憾矣。” 至于汉朝至清朝那些帝王见之心思各异,文洛阳虽不知这些华夏古代帝王内心想法,但视频播放也能猜出一,二。 光幕中放的正是那场足以影响一个时代的诸子百家大辩论;尤其是法家与儒家之辩,震撼人心。 光幕中首先是法家术派申不害发问孟子:“天下动荡大争要害何在?” 孟子答曰:“不师周礼,不行仁政,以杀戮征战为快事是为要害,如此法家乱世之学也。” 且看卫鞅者一声:“大缪!夫子之大缪凭据有三,天下学派皆有分支,先生断章取义。以术派为法家全貌此其一;法家三派其根同一,即认同法治为根本,只是在推行中各有侧重,此其二;法家术派强调的是在行法根基上着重整肃吏治,强化查勘官吏与搬弄权谋有天壤之别此其三。” 孟夫子反驳道:“苛政猛于虎而已,何足论之。” 卫鞅哈哈大笑:“述先生夫子论学,先定罪不足道也。天下治道不在空谈而在力行,法治也好,人治也好谁能融入大争之流而富国强民谁便是正道。” 这段精彩辩论的视频放完,文洛阳说道:“儒家之学,形而上学,不切实际,将德操寄希望于君王之本身,实为荒唐,儒家之说岂可冶天下?对个人而言修身养性,品格高尚,有骨气,适合学儒家,但于国家而言法冶才是王道,是根本,一句话:法为心,道为骨,儒为皮,此乃帝王之术,又岂是臣子之道?为臣者上为社稷,下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址,这才是人臣之道,与周礼并不矛盾,周公创立《周礼》却忘了周朝是如何得此天下的?周武王乱臣贼子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