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伯玉拿出几枚九品灵果道:“我也知晓此事不好办,但见此方人族被圈养为食,我心难安,仙官若是能有个什么法子请天兵下界除妖,我定奉上一份厚礼答谢。” 那仙官仔细想了想,才小声道:“三殿下,不如我将这表文送去云楼宫,我下界时,正好瞧见李天王也出了南天门,李天王不在家,这表文送去了,多半就是哪吒三太子点查。 哪吒三太子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若是他看了,定会请旨来除妖,此事多半就能成也。” (哪吒的三坛海会大神是打猴子的时候才封的。) 敖伯玉听后,先是大喜,随后又有些纠结,道:“若是能请那哪吒三太子来,自是最好不过了,只是那哪吒三太子与我四海龙族有旧怨,听闻是我进表上奏,只怕他会不愿意来吧?” 那仙官听闻,十分疑惑,仔细回想了一下,还是有些不明白,于是问道:“三殿下,哪吒三太子何时与四海龙宫有什么旧怨?” “他不是闹龙宫?” 那仙官便道:“哪吒三太子确实曾踏倒过东海水晶宫的几处宫殿,想要抽东海龙宫一条蛟龙的筋,但后面也没抽筋,只不过是弄倒了几处宫殿。 三殿下你那大伯东海龙王都没计较此事,三殿下又何必挂怀?且那不过是他三岁时干的事,此时的哪吒三太子定然不会如此了。” 敖伯玉这才反应过来,是了,原着中对哪吒有过介绍,他和龙族并没有多大的仇怨。 (原着第八十三回,金鼻白毛老鼠精抓了唐僧,猴子知晓她身份后,上天告御状。详细介绍过哪吒,哪吒生下来的时候,左手有个哪字,右手有个吒字,故名哪吒。 哪吒三朝儿就下海洗澡,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怞筋为绦子。后来李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 哪吒虽也是“外来神”,但融入本土后,艺术化改编的故事“哪吒自刎”,我认为是我们古代文学史上尺度十分大的表达了。 这种尺度不是指黄、暴力,而是与父母关系的对抗,当然,主要是父亲。 父子关系的复杂,虽说不光是我们,全世界都一样,但能像我们这样复杂的,估计也不多了。 第八十三回还有个十分好玩的地方。 哪吒自刎后,一点精魂到西方求救,如来以碧藕为骨,荷叶为衣救了哪吒,哪吒本事更进,降服了九十六洞妖魔。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 李天王无奈,又去求如来,如来赐了李天王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让哪吒以塔为父,这才解决这事。 原文: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妖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 ........ 天王今日因闲在家,未曾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问哪吒道:“孩儿,你以剑架住我刀,有何话说?” 我原本以为这梗是现代玩的,没想到吴老爷子几百年前就玩这梗了。 封神演义原着中哪吒,那人物性格真的一言难尽,不过现代的影视改编有几部都是非常好的,黑神话中的短篇动画,更是把那种少年杀神的形象拉满了。 当然,西游原着中的哪吒虽然出场了几次,但并没有多少能体现个人性格的故事情节,半个纸片人。) 敖伯玉同意后,当即改了奏文,又送了那仙官仙果,他便回天去上表。 等了十几天,就见有天兵下界。 敖伯玉上前去迎,带头的果然是哪吒三太子,仔细瞧,好太子: 总角才遮囟,披毛未盖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妙龄端不类尘凡。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 “玄都玉京山护法宫敖伯玉见过三太子。” 与想象中的杀神哪吒形象有些不同,哪吒并未倨傲,回了个礼,道:“我是三太子,你也是三太子,我们就别这么客气了。” “若是三太子不介意,我就冒犯称一声哪吒大哥了。” “敖兄弟。”哪吒笑道。 见哪吒居然对自己没有什么恶意,敖伯玉仔细想了想,多半是观音菩萨的情面了,哪吒是如来救的,自己也是观音菩萨亲自向玉帝说情保下的,也算是有两分渊源了。 “哪吒大哥,此番多谢你能带兵下界除妖。” “斩妖除魔本就是我等神仙之责,不必言谢,说起来,当年我幼不知事,闹了水晶宫,你伯父东海龙王未追究那事,今日合该我助你一场。” (我这并不是魔改啊,西游原着中,并未提到龙王追究哪吒责任。这里也说一下原着中出场次数较多的东海龙王敖广,大多时候出场,都是工具人。 唯有一次,第十四回,猴子打死了六贼,唐僧赶猴子走,到水晶宫,敖广用“圯桥进履”的画,提醒猴子,原文: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