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泉县这个名字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 相传在百年前的某年,当地遭遇了一场严重旱灾,禾苗干枯,百姓们生活苦不堪言。 有一个孝顺至极之人,眼见母亲因缺水而身体日渐虚弱,心急如焚。 于是他独自一人跪地向着烈日虔诚祈祷,祈求上天能降下甘霖,以解母亲和乡亲们的燃眉之急。 此人的孝心感动天地,就在他跪地祈祷奄奄一息时,原本干涸的地面突然冒出一股泉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 众人闻之纷纷赶来取水,靠着这股清泉度过旱灾。 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孝子以及上天的恩赐,将此地命名为孝泉县,并立下庙宇。 每逢这一天,孝泉县都会举办集会来祭拜那神奇的孝泉。 届时,县城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一些郎中也会自发在城墙根开设义诊,免费为民众看病诊治、施药救人,以彰显医者仁心和孝道之义。 赵平来告诉顾沐云,也是担心她刚到关口镇,不知道这些事情。 说定顾沐云要去参加义诊,赵平没有再留,在一众顾家人有些火热的目光中狼狈逃跑了。 等人一走,花堂嫂就拉着二堂嫂说悄悄话:“四妹子跟这个郎中走得近。” 二堂嫂不多话,此时也忍不住道:“还行。” 得到弟媳肯定,花堂嫂立即来了精神:“我听金水说过,赵郎中这人脾气好,四妹是个硬骨头臭脾气,要是赵郎中对她……” “在说什么话,快做饭去!” 大伯母见大儿媳妇又开始话多,赶紧拦住。 四丫头说过不提婚事,要是这些话被听到,肯定要黑脸。 花堂嫂看一眼跟着进来的舒氏,撅着嘴就去洗手做饭。 送走赵平后,顾沐云回来就看自己的医案,果然被人动过。 她翻开自己写的牛家医案,看着里面的那句“婆媳妯娌不睦埋下祸根,日常琐事杀人无形”,思忖片刻提笔抹掉,改成“孕期护理不当”。 医生写病案,不能带入主观臆断,只能写直接原因。 牛家遇到两次儿媳难产,原因各有不同,说是人为不准确,说巧合也太巧,各占一半,她这个当郎中的不扯那些家事。 因为参加义诊是两天,虽然从县城到关口镇坐马车只要一个多时辰的路,但顾沐云不打算来回奔波,准备在县城随便住一晚。 她走后金针堂就要歇业两天,这次依然要带水萍和翠青。 花堂嫂急忙收拾一些衣服和吃食要带给儿子。 现在已经春暖,冬装穿不住的,家里那些炸得酥脆的鱼干也要带上,儿子爱吃。 如果四妹不怕麻烦,她还想把家里的米花糖多带些,要是那个县令大人也喜欢,还可以分几个! 杏林堂的马车按照约定时间来接人,看到是一辆油棚小车,顾沐云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出门就是三人,还有一大包零食和用具,马车差不多满了。 还好已经有其他准备,顾沐云道:“张大哥,麻烦你到码头大车店,我在那里定车。” 车夫却道:“牟老郎中专门给你们拨的这小车,严郎中他们另外有马车。” 原来严风舟也要去。 “行!”顾沐云也不矫情,直接上车,水萍和翠青跟着坐在她旁边。 很快杏林堂的马车就过来跟她们汇合,两车一道往县城去。 不到两个时辰的工夫大家就到县城,此时城门口已经排起长队,杏林堂的马车跟着人流缓缓驶入县城。 进城后存了马车,牟老郎中带着大家来不及稍作休憩,便马不停蹄地直奔目的地而去。 他们此次前来,不仅是为了参加一年一度的庙会义诊活动,更是要与其他地方赶来的同行们交流切磋一番。 此时,热闹的庙会已然拉开帷幕,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按照往年惯例,县衙早已贴心地在空地搭起一排整齐棚子,专门供各地前来参与义诊的大夫们使用。 棚子外人也不少,有坐有站,拄拐拿杖,都是病患。 城里的郎中已经开始工作,每个郎中面前都围着几个病人。 牟老郎中踏入这片棚子,便与几个相熟的老朋友打招呼。 “牟东方,今年你们可是迟了,我还以为你是不敢再来。”一个白胖老者笑呵呵道,可话语都是挑衅。 牟老郎中却平平淡淡:“于潜,你们圣手堂今年又来了几个新手?” “哼!” 胖老者鼻子里哼一声,“新人不上手诊病怎么能学会,你太呆板。 难怪一辈子也就教出五个徒弟,哪里能跟我徒子徒孙众多相比。” 牟老郎中不跟他客气,直接掀了面子:“那也不能把刚背药经的学徒拉来凑数。” 于老郎中黑了脸:“谁说都是背药经的学徒。” 顾沐云此时就在牟老郎中身后,侧头听赵平给自己低声解释情况:“那边是城里的圣手堂,医馆很大,以前也是义诊跟师父有点过节,现在见面总要顶几句,我们跟圣手堂算不上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