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二伯扎完针,太阳也才升到半空,顾沐云心里还惦记着租房子的事,她要亲自去挑选。 于是,大堂嫂花氏丢下家务活,带着顾沐云、翠青和小陆子三人出了门。 三人是一天前到的关口镇,那时候顾沐云心中有事,无暇细看周围环境。 此时出门,除去看房,自然也要对这个镇子探查一番。 关口镇是水码头,陆路不发达,主要是上下河的小船在这里停靠,将货物转换大船,外来货又要用小船送去各处县镇。 转货期间,货主们需要在关口镇吃喝休息,顾家老祖宗也是这样留下的。 从洪安建朝以来,几十年中大齐政通人和,是难得的太平盛世,各地货物往来频繁,于是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商业区。 可关口镇没有太多平地,修不出宽敞大街,所有街道都铺着青石板,只能曲折在狭窄山间,形成街道。 从西院出来就是以前的老街,石板路两侧是大小店铺,这些铺子都紧紧挤着,店面宽窄有异,铺子进深不一,门檐也是五花八门,像极了山野里各色杂木繁花。 每一个曲折处就是一段街,除去布庄茶肆,还有胭脂水粉,木器竹器铺子,街边再上摆“裁剪”“磨刀”“细食”“修面”的小摊,也是人间烟火。 关口镇居民不少,每个街口都有一条小巷通往后面,那些像羊肠子般曲折的小巷里就住着各家各户。 只有像顾家那样的大家族才能有大院,占据大片平坦位置。 大堂嫂花氏虽然天天抱怨家里拥挤,但此时走在石板街上,指着那些通往后街的窄窄巷子,言语间还是忍不住流露出一丝优越来:“妹子,别看我们西院挤,还是比住这里好,至少我们门口宽敞,马车能停在门边。 住在这里面的才是难,连晾衣服的地方都没有,得用竹竿撑在房顶上。” 人总想比别人强,哪怕自己跟别人差不多,也要分个三六九等。 顾沐云笑了笑:“是,谁都想住得宽敞些,这不是没办法吗。” 翠青撅起嘴跟小陆子咬耳朵:“我们江荆府比这大多了!” 小陆子点头:自己老家的街也比这里大。 顺着街道一路前行,走出两个街口,就到了关口镇自己的文化中心,那就是一棵被人焚香燃烛,披红挂彩,树干中空依然枝繁叶茂的老黄角树。 黄角树下是一块空地,每天镇上的农户都会在树下摆摊卖肉卖菜,形成一个农贸市场。 花氏带着三人到这里,一指旁边的石阶道:“妹子你看,那就是大石梯。那上面有好些房子出租,你要是不嫌这下面每天卖菜吵闹,我们就去看看。” 顾沐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见树旁有一道七八级的石梯通往上面,比沿途所见的石阶都要宽大。 石梯上,有人拎着东西在步行。 听到上面有房出租,顾沐云点点头:“我们先上去看看吧!” 此时,她心里已经对这里有些兴趣了。 从顾家西院到码头,这里是必经之路,更重要的是这里距离西院最多八九百米。 顾沐云虽然说要离开西院单独居住,但也不想太远。 毕竟自己是一个女子,西院如今也算自己家人,太远伯母她们会不放心,这个距离刚刚好。 翠青也很满意。 她年纪虽小,但被罗氏教得会做一手好菜饭,这几天在西院作客,吃的饭菜不合口味,她又不好下厨早就手痒。 此时目光炯炯盯着大树下那些小贩的菜摊:,等小姐赁房子搬出来,有这些摊贩自己以后要买菜做饭就方便了。 小陆子老家就在爆发瘟疫的弥鹿镇,那里临着官道又是交通要道,同样是镇,比关口镇还热闹。 此时他看到这里的石板街没有半分惊讶,倒是对那树干已经腐朽一半,树冠还能遮挡一大片地的老树感兴趣。 几人登上十七八阶石梯就到顶端,果然跟下面的热闹市井不同,这里是一片小平地,错落分布着十几栋房子,都是白墙瓦顶,青竹掩映。 最靠石梯边上有一栋青砖小瓦的宅子,漂亮是漂亮,就是有些冷清,房门紧闭,篱笆院里也落满叶子。 这房子修得讲究,虽然外面没有高大院墙,但有一排木荆花编成的半人高围墙,花枝粗大,花墙结实,轻易穿不得。 而且现在正是花期,紫红色的花朵挑在绿枝间,很是悦目。 见这情景花堂嫂有些惊讶:“哎呀,这里的花草长得真好,前几天我还来瞧过,没成这样的。” 顾沐云几人正打量着这些院子,突然关闭的房门打开,有人探头问道:“你们是要租房子吗?” 那人是一个身穿裋褐的老头,头顶发髻束着布巾,一副下人打扮。 顾沐云回话:“老人家,你这房子可以先进去看看吗?” 老头看着眼前一群人,里面花氏年纪虽然大,只是寻常妇人,而这个少年面上稚嫩,穿着普通石青衫子,身材单薄,显然是镇上哪家的小少爷带着奴婢出来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