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巧宝玩够了,乖宝又搂着她,哄她去向唐母认错。 巧宝对着唐母手背上的牙印呼呼。 唐母笑容满面,道:“放心,祖母不疼。” 乖宝的小脸认真严肃,道:“祖母,你不能溺爱妹妹。” “养成咬人的坏习惯,很难改。” 唐母从善如流,笑道:“行,祖母下次不会了。” 第二天上午,唐母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跟王玉娥和石夫人聊天,聊起这事。 王玉娥笑道:“乖宝做姐姐称职,她管巧宝,比宣宣管得还严些。” “巧宝也服气,被教训也不记仇,最喜欢和姐姐玩。” 石夫人很羡慕,道:“小姐妹俩没有隔阂,将来也能互相扶持,比单打独斗强多了。” 王玉娥也做针线活,给乖宝缝雪白的新袜子,道:“我和我哥哥从小到大,感情也好,只要父母不偏心,兄弟姐妹就团结。” “否则,就是一盘散沙。” 石夫人点头赞同,又问道:“宣宣今天好些没有?” 王玉娥道:“她额头不烫了,再休息几天,应该就好了。” 石夫人欢喜,道:“那就好。” —— 下午,付青按照昨天约定的时间,又抱巧宝去逛街,去老地方找贾姑娘。 贾姑娘容貌出众,即使蹲在街边,也特别显眼。 付青心里欢喜,大步流星地走过去。 看见生意又来了,贾姑娘也欢喜,笑起来的模样格外好看。 她跟付青打招呼,还特意逗巧宝玩。 小白菜、苦麻菜、鸡蛋、板栗、皮蛋、绿豆,今天她卖的东西比昨天多。 付青今天不急着买,反而跟贾姑娘聊天,道:“你每天下午才来卖东西吗?家远不远?” 贾姑娘微笑道:“挺远的,上午要在家干活,下午才有空来。” “而且,下午街上摆摊的人少,不用抢摊位。” 这时,巧宝自顾自从衣兜里摸糖出来吃,给付青的嘴里也塞一块。 付青含着糖,右边腮帮子变得鼓鼓的,哄道:“巧宝,咱们不吃独食,见者有份,再拿一块出来,给姨姨。” 巧宝又把小手放进衣兜里,摸出一块糖,递给贾姑娘。 贾姑娘笑着摇手,道:“我不吃糖,多谢你。” 付青笑道:“收着吧,别辜负小孩的心意。” 贾姑娘犹豫一下,伸手接糖,再次道谢,心里突然产生奇怪的感觉,仿佛春暖花开一样。 付青又笑问:“你天天在家干活,就是种菜吗?” 贾姑娘道:“还要织布、养蚕,做针线活,晒干菜……” 付青暗忖:真勤快。 他主动坦白自己的差事,道:“我和你不一样,我靠走镖赚钱。” 对农家小姑娘而言,走镖是很新鲜的事。贾姑娘好奇,眸子亮晶晶,问道:“走镖,走多远?路上太平吗?” 付青笑道:“我走官道,替别人送信,偶尔带点货物,不带贵重财物,感觉挺太平的。” “从田州到京城,千里迢迢,一来一回要两个月。” 贾姑娘吃惊,道:“那么远啊!累不累?” 付青笑道:“骑马赶路,熟能生巧,有时候累,但心里高兴,就像到处玩一样。” “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 贾姑娘听得羡慕,笑道:“你们肯定不是本地人,你对我说本地话,刚才却对孩子说官话。” 付青笑道:“你猜,我是哪里人?” 贾姑娘试探道:“京城的?” 付青哈哈大笑,低头对巧宝说道:“巧宝,你老家是哪里的?” 巧宝吃糖吃得嘴里甜甜的,心里也甜,满心陶醉,摇头,奶声奶气地道:“不记得了,爷爷知道,姐姐也知道。” 贾姑娘听得忍俊不禁,越笑越好看。 付青的表情无可奈何,轻声道:“我们是楚省的,我老家在洞州府,鱼米之乡。我师姐老家在岳县,巧宝是我师姐的小闺女。” 贾姑娘道:“我听说过洞州府,你们也是南方人,怎么走镖走到京城去了?” “京城可远了,听说那边的人不吃米饭,只吃面食,是不是?” 付青再次哈哈大笑,道:“北方人既吃面食,也吃饭。” “他们手巧,做面食的花样特别多,有手擀面、包子、馒头、饺子、窝窝头、刀削面……” “能把面食做出花来,特别是用面做寿桃,像真的一样。” “咱家巧宝就是在京城出生的,算半个京城人。” 贾姑娘越听越羡慕,忍不住想象一番,如果自己也骑着马,走南闯北,每到一个新地方,都有新的美食花样,既有趣,又能走镖赚钱。 她真心感叹道:“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