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娥把牛乳搞好之后,分一半给石夫人和晨晨。 石夫人和晨晨都说好喝。 王玉娥高兴,对赵宣宣道:“花几个铜板,就买这么多牛乳,明天再去买。” 赵宣宣眉开眼笑,道:“咱们喝完牛乳之后,都没有不舒服。” “那些拉肚子的人,估计是天生跟牛乳相克,天生不能吃这个。” 唐风年抱着巧宝,在旁边玩耍,听见这话,眸光一闪,若有所思。 第二天,唐风年有点反常,翻看的不是正经书籍或者账本,而是食谱。 他一边看,一边抄录,把牛乳能做的美食都记下来。 然后,他亲手写告示,替牛乳解释、澄清问题,说喝牛乳拉肚子的人是天生与这种食物相克。牛乳是好东西,有些人能吃,有些人不能吃,不能吃的人不要勉强吃,也不要诋毁牛乳。 这是关于牛乳的第一张告示。 接下来,还有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 告示上写食谱,有牛乳茶、牛乳糕、炸牛乳、牛乳蒸鸡蛋、原味牛乳等等。 百姓们围观告示之后,这个人说给那个人听,那个人又说给别人听。 于是,街头巷尾,个个都在议论牛乳。 “听说,宫里的皇上和娘娘都喜欢吃牛乳。” “听说,京城那边的牛乳卖得可贵了,一小碗要五十个铜板。” “我亲戚是大夫,他说牛乳是补药。” “听说,知州大人的岳父天天买牛乳。” “这牛乳肯定是好东西。” …… 王玉娥打发赵东阳出去买牛乳,赵东阳一回来就抱怨:“这牛乳又涨价了,一天一个价。” “而且,卖牛乳的人越来越小气,给得越来越少。” 王玉娥道:“卖东西的人,都喜欢杀熟,明天你换一家买。” 然而,让赵东阳没想到的是——他再去买牛乳的时候,要排队了。 等轮到他的时候,那头水牛已经挤不出奶了。 人看牛,牛也看人。人的表情无奈,牛的表情有点凶。 实在是挤不出来了,如果再强行挤奶,牛就要暴躁,估计要用脑袋撞人。 赵东阳无可奈何,问了好几家,人家都说牛乳卖完了,让他下午再来。 他拿着空竹筒回去,对王玉娥说道:“啧啧,短短几天,这牛乳就成了香饽饽。” “排队排到我的时候,牛乳都挤完了,气人!” 他觉得自己今天运气不好。 王玉娥爽快,道:“算了,一天不喝也没事,明天你早点去买。” 唐风年写的那些告示,在田州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但牛乳涨价,供不应求,就连小牛犊也涨价了,也供不应求,而且大家不约而同,要买母牛,因为公牛不产奶。 偏偏牛怀小牛犊就像人怀胎十月一样,怀得久,一头母牛一年生一头小牛犊,或者三年生两个,或者干脆不怀,甚至双胎都很少见。 田州本地的小牛犊数量无法满足需求,爱财如命的商人嗅到商机,去外地进货。 搞得田州隔壁的几个州、县都受影响,隔壁州、县的官员下死命令,不准把牛带出本地。因为朝廷格外重视牛,甚至把一个地方养牛的数量列入政绩考察。 隔壁州、县的官员忍不住小心眼发作,暗忖:田州的唐知州真是阴险啊,抢牛抢到老子的地盘来了!幸好老子发现得早,如果再晚几天,恐怕本地就要无牛了,牛都被卖到田州去了!哼!可恶!可气! 他们甚至写信函给上级知府,告状,说唐风年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