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直接回到城里,他准备去守夜,而韦春喜还没收摊。 王猛走过去,自己动手做卷粉吃,顺便把王老太的话告诉她。 韦春喜听完后,不乐意,反驳道:“奶奶想太多,我特意问过唐婶子,她亲口说喜欢孩子,热热闹闹,所以我才让你接妞妞和洋洋过来。” “而且,我生龙凤胎的时候,是在赵家生的。孩子小的时候,唐婶子经常抱,这是缘分。” “如果非要见外,感情就变生疏了。你明天再去接,把孩子接过来。” 王猛耳根子软,听韦春喜的话,觉得这话有理,于是满口答应。 —— 转眼间,来到中秋节。 秋高气爽,桂花飘香。 师爷学堂放假,石师爷将心比心,看在唐风年的面子上,特意带着鱼、猪肉、桂花甜酒、茶叶、月饼、鲜果等东西,跟石夫人、晨晨一起去赵家,陪唐母一起过节,免得唐母孤单。 唐母很感动,吩咐菊大娘宰肥鹅,又杀一只乌鸡炖汤。 恰好王俏儿、赵理和元宝也带着礼物来了,热热闹闹。 晨晨发现堂屋的门上被画了奇怪的东西,黑乎乎的,偏偏又认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她好奇,以为这是什么驱邪的符咒,于是特意问唐母。 “唐婶子,这是什么?画这个有什么用?” 唐母往门上看去,皱眉头,无奈地道:“龙凤胎乱画的,我让他们别到处乱画,但他们不听,还把我的窗户纸戳破了,皮孩子。” “幸好他们今天回王家村去了。” 都是亲戚家的小孩,但相比而言,她更喜欢元宝,因为元宝乖巧听话。 石夫人很理解唐母的心情,微笑道:“对待别人家的孩子,不能打,又不能骂,最麻烦。” 唐母点头赞同,道:“就是这样,心累。”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赵东阳、赵宣宣、唐风年等人也在过中秋节。 赵东阳特意邀请石子正和石子固来家里吃饭。 石子固还是一副不高兴的衰相,手里拿一本书稿,请唐风年点评。 赵东阳察言观色,暗忖:那是读书人的事,我看不懂。 于是,他没有插嘴,专心嗑瓜子。 唐风年认真翻看几页,发现全是发牢骚的打油诗,堆砌华丽却空洞的辞藻,酸腐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礼貌地道:“文采斐然。” 然后,他把书还给石子固。 石子固叹气,道:“我把京城所有书坊都拜访了,可惜没一个掌柜识货。说我如果想出书,只能自费。” “风年,你的书都是自费出的吗?” 唐风年斟酌片刻,道:“出第一本判词小故事的时候,算变相的自费。” 他口风紧,不想炫耀自己与洞州那位司徒大人的交情。 石子固暗暗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为唐风年已经出好几本书了,而他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恨无知音赏。 他开始发牢骚:“那些书坊的掌柜就是见钱眼开,根本没有挑书的眼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石子正打圆场,微笑道:“风年出书运气好,想必跟书坊掌柜熟悉,让风年给你介绍一下。” “掌柜看在熟人的面子上,估计就不那么苛刻了。” 石子固一听,一双阴郁的眼睛定定地盯着唐风年,等待唐风年主动答应。 他觉得,这只是一点小忙罢了,答应是理所应当的。 他暗忖:如果唐风年小气,不肯答应,以后就干脆绝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