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常洛说跟建州是假议和,目的是诱杀皇太极,孙承宗、袁可立才勉为其难答应了。 可是袁崇焕费了近三十万斤粮食,却根本没能将皇太极引到沈阳来,这使得孙承宗、袁可立极为恼怒。 现在,努尔哈赤大言不惭要银五十万两,要粮五十万石,还要求重开抚顺、清河两座马市。 常洛料定,孙承宗、袁可立是誓死也会答应的,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情势之下,再重提议和老调,己经严重损害他这个监国太子的声望了。 "那就打吧。" 寥寥四个字,在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听来却俱是一惊,他们谁也没料到太子转变如此之快。 "既然决定要打,那就群策群力做好打的准备,万不可敷衍潦草,仓促应战。" "着内阁大学士孙承宗、袁可立,会同英国公张惟贤、兵部尚书徐光启、户部尚书毕自严、工部尚书毕懋康、辽东巡抚袁崇焕、锦衣卫都督孙传庭、京军火器营提督孙元化,议出一个一揽子计划。" 又是一锤定音。 六月初九,孙承宗、袁可立召集众人到文渊阁议事。 孙承宗说道:"袁巡抚,你先说说辽东的实际情况。" 袁崇焕十分希望将战事拖延到明年,可是现在看来己经没有可能了。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辽东目前总兵力为十五万八千人,其中,精锐老兵在六万八千上下,余下九万是招募不足一年的新兵,战斗力十分有限。 据辽东经略熊廷弼判断,假如战火再起,努尔哈赤首选攻击目标应为开原或者铁岭,判断依据是,努尔哈赤一直想打通与东蒙古喀尔喀部的联络。 但是,也不能排除努尔哈赤就近攻击抚顺或者清河。因此,如果要稳定辽东局势,必须在开原、铁岭、抚顺、清河四座重镇设防。 这两年来,熊廷弼一直致力于抚顺、清河两城的再建,目前两城已基本无虞。 但开原、铁岭偏处辽北,原有城防工事年久失修,早已朽坏不堪。开铁两城相距百二十里,不论是开原,还是铁岭,一旦被围,都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在战前必须作好充足的准备,两城之中最少要备足足够十万人吃半年的粮食,除此之外,还得紧急加固两城城防工事,环城挖掘深沟,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时间。 此外,辽东刚刚完成春耕和春播,要说服辽民背井离乡撤离前线亦是一件极艰难的事,倘若辽民不能及时撤离,必将遭到努尔哈赤的疯狂屠杀,不知又会上演多少人间惨剧!" 袁崇焕一番长篇大论,众人一时无语。 毕自严率先问道:"袁巡抚,辽东去年一年耗银六百七十五万八千两,为什么连开原、铁岭的城防工事都没来得及修缮?" 袁崇焕答道: "其一,辽东苦寒,开铁尤其寒冷,一年只有小半年适合修城; 其二,辽东物价最少比京师贵了三成,六百七十五万八千两白银,其实只能当五百万两使用; 其三,抚清是辽沈门户,抚清若失,辽沈几乎无险可守,抚清辽沈若尽失,则辽河以东无我立足之地也。抚清战略位置如此重要,银子自然紧着抚清用了。 其四,辽东满目疮痍,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如牛毛,多少钱扔进去都听不见回响。" 袁崇焕说得入情入理,众人又是无言以对。 袁崇焕继续说道:"既然太子已经定下了应战的调子,那就一样一样来吧。崇焕临来京时,曾与熊经略彻夜长谈。 熊经略说,建奴处于攻势,而我处于守势,开、铁、抚、清四座大城,如果想十拿九稳守住的话,至少要十六万兵,再加上辽阳五万,沈阳五万,还有近百号大小堡塞,以每堡千人这又是十万兵。 因此想要在兵力上压制住建州,辽东至少要屯兵三十六万! 以每兵年饷银三十两计,这就是一千零八十万两。除饷银外,还有马价银、草料银、枪械银、火药银,对了,还有军粮这个大头,我竟然给忘了。 熊经略七算八算,要兵三十六万,要银三千万,在兵堪用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年之内扭转辽东战局,两年之内攻克赫图阿拉,三年之内将建奴逐到苦叶岛上,使之永不敢上岸! 诸公以为如何?" 熊廷弼说的是一千万,到了袁崇焕这里却一下子加到了三千万,即使打个对折,也有一千五百万。 众人连连咂舌,却又不熟悉辽东实际情况,根本不知道从何处开始反驳。 毕自严说道:"熊廷弼真是狮子大开口,九千万两白银,他可是真敢说!" 袁崇焕声音高了八度,激动地挥舞着臂膀,反问道:"毕堂部,你觉得九千万很多吗?" "这还不多吗?" 袁崇焕冷笑,"毕公也是老户部了,从万历十八年起,整整三十年,朝廷哪一年往辽东发银修缮城防工事了?辽沈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还是万历十二年,开铁抚清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