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http://www.023dn.com/
王祥,字休徵,琅琊临沂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书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汉末大乱,与母、弟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始出仕。徐州刺史吕虔辟为别驾,后迁大司农。魏高贵乡公曹髦即位,封关内侯,拜光禄勋,转司隶校尉。讨毋丘俭有功,迁太常,封万岁亭侯。后直至司空、太尉、侍中,进封睢陵侯。晋武帝立国,拜太保,进爵为公。今王祥故里孝友村有“王祥卧冰处”。
王祥,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王祥的父亲王融被公府屡次都不到。王祥性情非常孝顺,他的生母薛氏早逝,继母朱氏对他并不好,多次在王祥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所以王祥的父亲也不喜欢他,常让他打扫牛圈,但王祥却更加恭谨。父母有病时日夜伺候,不脱衣睡觉,汤药必自己先尝。王祥家有棵红沙果树结了果实,母亲令王祥守护,每逢有大风雨,王祥总是抱住树哭泣,他的孝心就是如此专诚而纯正。
王祥的继母朱氏一次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冰冻,王祥脱下衣服,准备砸冰捕鱼,一说卧在冰上,忽然冰块融化,跳出两条鲤鱼,王祥拿着鲤鱼回去孝敬母亲。继母向王祥说很想吃烧黄雀,不久就有数十只黄雀飞进屋帐内,王祥得以给母亲吃。邻居都惊叹这是王祥的孝道感动上天。还有一次,王祥在另外一张床上睡觉,他的后母朱氏暗自过去想杀害他。恰好碰上王祥起床小解去了,只空砍得被子。不久,王祥回来后,知道朱氏对这件事很懊丧,便跪在她面前请求处死自己。朱氏因此深受感动而悔悟过来,从此像对亲生儿子那样对他。
汉末大乱,天下未定,王祥一直避世不出,带着后母和弟弟在庐江隐居,一直到天下相对安定,北方一统于魏的时候,王祥才接受了州郡官员的举荐,出任徐州别驾。别驾是一个州的主要属官。王祥上任时,已经年过六十了,积累了大量的人生经验。当时的徐州地区因为是曹魏和东吴争夺之地,双方军队彼此攻伐,地方治安很差,盗贼趁机作乱。王祥让士兵们看到杀敌带来的丰厚回报,以军功激励士兵,士兵都冲锋在前,快速剿杀了各地盗贼。整个徐州于是获得了难得的安定。当时徐州的百姓就写了一首歌,去歌唱王祥,叫做:“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王祥,在之前的三十年为何隐居?因为天下未定,出来当官,不知道主子究竟是谁。并且,汉末魏晋时代,是靠着举荐制度出仕的,开始往往只是郡县官员举荐,级别比较低,能够担任的官职自然也比较地下。如果能够熬到由州里举荐,甚至是中央举荐,那就不得了了,一开始你的起点,就比别人高了一大截。王祥正是在积累了大量的人气之后才出仕。并且一下就担任徐州的别驾,管理全省大大小小的事务。
王祥,放弃了那些繁琐而安稳的公文批阅工作,而选择了平定地方叛乱的危险工作,也是精心抉择的结果。平定叛乱,确实危险,可是越有风险,回报率也就越高。一旦平定叛乱,必然会引起朝廷,甚至是皇帝的重视。并且,仔细想想,徐州地区为什么会发生盗贼,而盗贼又久久难平呢?还不是因为官员处置不力,甚至是养盗自重。绝非那些农民出身的盗贼本身具有多么大的杀伤力。于是王祥以军功激烈将士,人人用命,结果一下子就搞定徐州盗贼问题了。
王祥,之后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从县令开始几年下来,就当上了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后来,在高贵乡公曹髦在位期间,又跟随平定毋丘俭有功,被封为侯。王祥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七老八十了,王祥就被曹髦尊为三老之一,当曹髦到达太学的时候,王祥可以不用下跪,而是拿着拐杖,像老师一样南面站立,很是威风。而王祥也大义凛然的向曹髦进谏,希望曹髦一些圣主仁君应该做的事情,朝廷百官对王祥很是羡慕。
司马昭受封晋王,王祥与荀顗一起去会见他,荀顗对王祥说:“相王(指司马昭)地位尊贵,何侯(何曾)已经向他行过大礼,今日我们前去应当下拜。”王祥回答说:“相国确实很尊贵,然而还是魏的宰相。我们是魏的三公,公与王相差不过一个等级,上朝时的班列也是相同的,哪有天子的三公动辄去拜人的道理?这样会损害魏的威望,也有损晋王的品德,君子爱护一个人应按礼行事,我不会去拜他。”等见到司马昭时,荀顗立即下拜,而王祥只是长揖。司马昭说:“今日才知道您是多么看重我啊!”
关于王祥的寿命,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八十五,一种是八十九。余嘉锡在《世说新语笺疏》中指出“祥传载祥遗令曰:‘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又云:‘泰始五年,薨。’故钱氏本此计祥年寿。然裴松之注引王隐晋书曰:‘祥泰始四年年八十九,薨’与武帝纪书‘泰始四年夏四月戊戌,太保睢陵公王祥薨’合。”认为“本传遗令及卒,疑皆传写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