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顶大帽子扣下来,周遭的大臣们的脸色这才好了些,不过他们仍旧在口诛笔伐。 这其中,更多的则是想要缓解他们如今十分尴尬的处境。 对于他们这些主和派来说,徐姜简直就是他们的噩梦,将他们打回原形的照妖镜。 所以,他们大肆质疑、诋毁、抹黑。 只为,保全自己。 无论是名声亦或是地位,他们都不想因此失去。 就在此时,一直默不作声的秦嗣玉站了出来,他双手抱拳朝着皇帝禀报道: “陛下,此事兹事体大!” “并非一众大人们众口铄金便能定义的,还请陛下彻查,莫不可妄下定论。 否则,必然寒了北伐将士们的心呐。” 秦嗣玉的声音不大,却在这片嘈杂声中发出了与之不同的声音,他的语调沉稳有力,带着无法辩驳之意。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出声附和: “是啊陛下,冠军侯的实力有目共睹,还是需要核实后再行定夺啊!” 站出来的官员乃是为数不多的中立派。 清贵妃的哥哥清远侯,亦是三皇子的亲舅舅,此刻循声站出来声援秦嗣玉。 随着清远候站出来,之前在朝中一直被打压的三皇子一派的官员也出来为冠军侯发声。 “此事未必是假,请陛下三思啊!” “还请陛下三思啊!” 三皇子因为年后赈灾粮一事失利被拘禁在府中反省,而他们作为支持三皇子一派,是太子竞争皇位的有力对手,这些时日被太子一脉针对,自然处处掣肘。 他们并不是真心为徐姜辩驳,否则也不会只是轻飘飘说上几句了。 不过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契机。 虽然他们与冠军侯并不交好,但是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能让太子一脉不好过,他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若是边疆一事为真,那主和派的太子在朝中的威望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到那时,陛下也会为了平衡朝堂将三皇子放出来。 所以,三皇子一脉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合适的时机站出来。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这耀眼战绩属实的基础上,如果此事为假,那他们就只能继续蛰伏等待下一次机会了。 毕竟在这种权力斗争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所以他们必须要谨慎行事,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 总而言之,即便战绩为假也不会落下乘,他们只是怀揣着一颗忠君忧国之心。 反正谎报军情的是徐姜也不会迁怒到他们身上。 然而,这一幕落在太子一脉的官员们眼中俨然变了味道。 太子阵营的众人看向秦嗣玉的严总带着质疑和不满。 于他们而言,秦嗣玉此举不亚于临阵倒戈,转而投靠了三皇子一脉。 否则,他为何会在这个节点站出来为冠军侯辩白,与他们对着干呢? 尤其是在他之后,三皇子一脉的人也纷纷蹦跶出来,前些日子被打压得狼狈之时可没见他们这么嚣张。 朝廷上的众人各怀鬼胎,为着此事吵得不可开交。 站在后排的李通判撇撇嘴,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冬猎之时,徐姜一招将黑熊抹杀的那一幕来。 他嘴里嘟囔着: “年前冠军侯一骑当先将金人打得落荒而逃,如今又立下赫赫战功,依臣看来不似作伪。” “冠军侯举世无双,定然大捷!” 不过他人微言轻,所说的话落在两方的争执之中,压根掀不起一丝波澜来。 眼看双方的争吵愈演愈烈,皇帝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随即沉了神色猛地拍桌喝道: “行了,都给朕住嘴!” “此事的真伪,朕自然会派人将之探查个清楚,下朝!” 太子的目光则是穿过一众人落在前方的秦嗣玉身上,眼神晦暗不明。 若说秦嗣玉临阵倒戈,他这些时日倒是发现了些端倪。 往日他们决策时秦嗣玉总会从旁发表自己的意见,制定更加完善的方针以确保万无一失。 可近日,秦嗣玉态度极其敷衍,时常神游天外,就连忠勇侯夫妇都捞不出来。 当时,他还以为是父皇的意思,也只能作罢。 毕竟秦嗣玉暗地里虽是太子阵营,但是明面上还是忠皇帝派,对于皇位之争并不站队。 皇帝因着他外祖父的缘故,对秦嗣玉也多有重用。 可如今,秦嗣玉的所作所为,才让太子猛然发现秦嗣玉怕是早已倒戈,不再为他所用。 先前,他并未察觉,是对于自己的绝对自信。 可如今,就算他不愿相信,也不得不面对这个噩耗,这个念头一起,太子心中不免阴沉就连眼神都变得阴翳起来。 即便到了此刻,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秦嗣玉会在局势一片大好之时,临阵倒戈?! 毕竟,当初他收服秦嗣玉的时候,就得知到了对方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他的意愿是辅佐下一代君王,登上高位,封侯拜相。 这也是,他能够如此迅速地将这样的杰出人才招揽至麾下的关键所在。 所以,对于秦嗣玉公然叛出己方阵营时,太子才会觉得困惑和不解。 毕竟,现如今他半个屁股都坐在龙椅上,只等皇帝年事已高他就会顺其自然地继位称帝。 他莫不是认为三皇子比自己更有可能夺嫡继承皇位? 这怎么可能?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三皇子不过是一个胸无大志、毫无学识的废物而已,自己只需稍稍施展一些手段就能轻易将他压制得无法翻身。 这样的蠢货又怎么能与自己相提并论呢? 太子如毒蛇一般的目光落在人群前方的秦嗣玉身上,眼神晦暗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