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皇太极的书案上放着从各地送来的各种消息和文书,这其中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清军面临的危机似乎没有皇太极预想的那样严峻,清军在连山关方向和草原方向都击败了明军,取得了胜利。 到目前为止关宁军已经停止冲击边墙,转而在草原上修筑那些被废弃的卫所堡垒,而陈洪范和沈世魁更是偃旗息鼓,直接跑回凤凰城了。 赫图阿拉方向同样传来好消息,一支以朝鲜人为主的明军试图突击赫图阿拉结果被清军杀得头破血流,清军一口气将朝鲜人赶到宽甸地区,现在赫图阿拉方向也暂时没有了危险。 不过这些好消息并不能使得皇太极心情有所好转,他依然愁眉不展,因为这些好消息实际上就是些边角料,远远无法改动大局,能影响大局的,全是坏消息。 首先是辽阳方向,辽阳城外的防线被一扫而空,杜度所部清军在千山全军覆没,杜度自己也折在了千山。 接着还有一个令皇太极烦躁不已的消息,那就是物资消耗的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得多,而现在清军已经没有能力去劫掠外部势力来补充了。 负责清廷户部的萨哈廉向皇太极汇报说,前线将士不断催要粮草,而清廷国库已经空虚,他委婉地和皇太极表示,要是战事拖到春天,就算清军大胜,那清廷也要崩盘了。 要是以前的话,皇太极和明军作战从不怕和明军拖,因为每次拖到最后崩的都是明军: 明廷那已经老迈不堪的国家机器使得大明虽然为了征收辽饷搞得天怒人怨,但实际上真正到达辽地的并不多,因此明军每次都是粮草供应更为窘迫的一方。 但现在双方却倒了过来,清军成了粮草供应窘迫的一方。 皇太极知道陈秋这家伙肯定是不怕拖的: 这家伙有大批船队给他从各地运来粮草,而且清军野战不如对方,以往那样以轻骑断敌人粮道的方法现在不奏效了。 在这种情况下和对方硬拖的话先崩的百分百是清军。 “难道真得主动出击和陈秋决战?” 皇太极心中冒出了这个想法,但很快不到三秒钟他便否决了这个荒唐的想法。 清军的战力和对方差的太远,如果说和对方持久战是九死一生的话,主动出击决战那就是十死无生了。 思考了一阵之后,皇太极决定尝试让岳托率军出连山关发动一场大反击,以夺取明军的粮草,同时,清军骑兵出发去蒙古诸部劫掠蒙古诸部的物资粮草,反正现在蒙古诸部和清军是敌人,完全不需要有什么顾虑。 当然,皇太极心中清楚真正的胜负手还是在辽阳,只有在辽阳击退陈秋,清廷才有可能起死回生,反之,没能击退陈秋的话,清军的一切努力都没什么意义。 于是皇太极思虑再三之后,最终还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要梭哈一波,御驾亲征,在辽阳和陈秋决战。 在那之前,皇太极再度叫来了范文程,询问范文程关于当下局势的看法。 范文程苦着脸,他心道这时候还能有啥看法,这不是很明显吗? “我看这大清是要完啊!” 当然,范文程还是没敢把这句话说出来,他换了一种说法: “皇上,奴才听说赫图阿拉那边打退了明军,奴才建议八旗退守赫图阿拉。” 皇太极看了范文程一眼,“现在辽阳还没丢,范章京就觉得我大清在边墙之内待不住了?” 范文程连忙说道,“皇上,奴才只是觉得…” 范文程一时语塞,他觉得皇太极不应该看不出清军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因此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说。 皇太极叹了口气,说道,“现在还不能退,现在一退人心就彻底散了,在将八旗部众迁移之前,大清需要尽可能地打疼明兵。” 范文程赶紧送上马屁,“皇上说得极确极明,不过要想真的打疼明军可能需要往辽阳投入更多兵马。” “我就是这个意思,”皇太极说道,“我想御驾亲征,带领沈阳大部分兵马都投入辽阳,在辽阳和陈秋决一死战。” 范文程愣了一下神皇太极这是打算一把梭哈了。 某种意义上这确实符合皇太极的性格,皇太极这家伙是相当敢赌的,别的不说,崇祯二年,就是皇太极力排众议,非要直接入寇关内: 当时清军要是输了,一众八旗大佬包括皇太极自己就得被明军堵在关内关门打狗了。 但范文程想了一阵,发现清军现在只能拼命在辽阳依靠坚城争取打退陈秋这一个方法了。 皇太极下定决心之后,又召集克一众八旗高层,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如今大清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朕在沈阳枯坐毫无意义,因此,朕决议尽发沈阳诸军,与陈秋决战于辽阳!” 皇太极这是要御驾亲征了,一众八旗高层互相看了看,平时他们或多或少都表达过对皇太极过于强势的不满,但要是没有皇太极,他们反而有些慌了。 马上就有人说道,“皇上,杀鸡焉用牛刀,打退陈秋这事交给我们就好了。” 但皇太极显然不是和他们商量的,因此随即皇太极再度态度坚决地表示了自己御驾亲征的决定。 见皇太极态度坚决,一众八旗高层也不再多说。 很快,皇太极下达指令,除了代善和他的两红旗留守沈阳之外,其他八旗高层尽数带兵跟随皇太极一起前往辽阳。 接着不久之后,皇太极带着一众八旗将领和许多士兵一起,在盛京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誓师大会,他严肃地对一众八旗将领说道, “诸位,辽阳一战关系着大清的生死存亡,此战不成功便成仁!八旗无敌!大清万岁!” “八旗无敌!大清万岁!” 清军士兵随即以热烈的口号附和着皇太极,皇太极见此松了口气,看起来清军还有一口气,还能和陈秋再拼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