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http://www.023dn.com/
接触清军,认识清军,成为清军的过程中李林杨也学了点新知识。话说,清政府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由于缺钱,只能以官职做奖励。一时间类似提督和总兵这样的官员成千上万。据说封赏了五千名提督,话说提督一职,大清朝在编的总共才十来个。因此,这些提督总兵,绝大多数根本无法上任,也没有实职。这就是所谓的记名提督,记名总兵了。
而李林杨这个守备,只有一块兵部发的空白军牌,而且还木质的,根本就没有在兵部挂名。所以只是一个记名的守备,甚至,连记名守备都不如,记名守备所谓的记名乃是在大清朝的兵部登记!
因此,李林杨这个五品木印守备,甚至连一个清军实职营头都不如!清军实职的营官一般是六品的千总。目前李林杨就只能拿到把总的饷银!也就是哨长连长这一级别的军饷。
更远一点,这个守备能不能当下去,其实不好说。清军惯例,战后一般的来说,募兵都会就地遣散,只有立下战功的,才有“可能”升官成为真正的军官。而这个可能,就需要你找靠山,私下活动了。
中法战争的具体过程,李林杨知道的不多,对于北宁这里将要发生的战斗,李林杨更是一无所知,话说前些日子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山西城的败仗,李林杨也不清楚。
但是,对于这一时期清军打了败仗,却是很清楚的!无他,历史课本上有冯子材老将军的镇南关大捷啊。
只用知道这个历史事件就可以了。
北宁是北圻的腹地,而镇南关乃是中国的边境!如果北宁这里的清军不败,何必后退几百里,在镇南关打呢!
很简单的推理!
正因为知道要打败仗,故此,李林杨更加着急。看到清军的散漫,主将的骄奢淫逸,李林杨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小有失误!
提前参战,还不如直接去镇南关,招兵练兵,然后参与镇南关大捷!
就在李林杨着急的时候,看到了法源和尚和他的三个徒弟,惨兮兮的走在大路上!话说,红旗军和法军小小的一场遭遇战,引出来了一点“事故”!战斗结束后,顺水而下的法军和越奸尸体,一大早就被法军发现。因此,法军指挥官暴跳如雷,当即就派出了军舰追击。法军炮击了弥勒寺,法源和尚再次倒霉。不过,这次只是庙宇损毁,他和几个徒弟倒是没有受害--法源和尚跑的飞快,估计是练过武艺。
而这,也是几天后李林杨再次见到法源和尚的原因所在。
拦住和尚,询问一番,得知:法源和尚这是想以一点香火情,来求赵沃保护的,派兵保护寺庙。
李林杨顿时觉得:路子有了!
向法源和尚一番解释,然后许愿道:“大师帮我一次,我给你建一座寺庙!”
李林杨是诚实小郎君,从不骗人,说建寺庙就建造寺庙,但却没有说在哪里,嗯,班达城。
法源和尚出马,的确有效!这和尚口舌便利,乃是很好的说客。
再加上赵沃得了战功更是发了一笔横财,对红旗军还是相当优待的的。仅仅过了一夜,红旗营就拿到了两门宝贵的克虏伯75毫米炮。不过却不是最先进的行营炮(牛崽号上装备的),而是73年式的步兵炮,榴弹能打三公里,霰弹只能打两公里。
炮不先进,但倒也正好,这本来就是红旗军训练所用的大炮型号。现有的三个炮兵,都不用再熟悉,连炮表都不用重新背,他们早就背得滚瓜烂熟。
只是,没有挽马,这个李林杨不在乎,他现在有三十匹马驴呢。
炮弹太少了,每门炮只有五十发。
李林杨当即行动,腐败的清军有腐败的好处。别的不说,李林杨有银子啊。找到右路军的军需官,五百银元奉上。两百发炮弹和三百套军服,几辆大车就到手了。话说,这些钱,虽然买不来这么多的弹药和服装,却也能差乎买一半儿。类似李林杨这般为了武器弹药自掏腰包的营头,只能说是在北宁城清军四五十个营头中的唯一!
又隔了两日,李林杨终于得到了赵沃的接见。这次,赵沃已经是官威十足了,坐在正位端着架子。
李林杨抱拳行礼,这在赵沃看来是不懂事,应当大礼参拜!
不过,翻脸也不可能那么快,关键是有关红旗军的战果,还没有经过总指挥官徐延旭的查验(人头已经送去了)。更恶心的是,赵沃竟然背着红旗军,派了手下去把那些越奸的尸体斩首,也送去了后方。
徐延旭这位巡抚,身为清军前敌的总指挥,以体弱多病为由,仅仅是来北宁溜了一圈,就回到后方的谅山坐镇了!
这总指挥当的逍遥啊。如此做派,清军焉能不败?!
李林杨得了将令,表了忠心,自觅营地,防守北江城的侧翼!
虽然,侧翼很可能就要第一时间面对法军,但,自由了!红旗营距离中军十几公里,危险是危险了,却有了很大的自由度。有了这个自由度,红旗军就不至于在清军主力大败的情况下遭受灭顶之灾!
临出兵之前,红旗军领到了第一份军饷,半个月的,五百两银子,还有二百两的米钱和咸菜钱,这是伙食了。合计柒佰两银子。
这就是清军将领控制手下的最有效的手段:钱粮!
领一军,就要打发那么多人的粮饷。一个营头,半个月时间就要耗资七百两银子。如果发不出钱来,大头兵可不管你是谁,闹腾起来,砍掉上官的脑袋,这事儿在清军中常见!
这么点军饷根本不够士兵养家糊口的,清军也有妙招啊:有悬赏的!砍下一颗法军的脑袋就是一百两银子,抵得上普通士兵数年的军饷。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清朝的官们把这一套玩的是滚瓜烂熟。
清军的一营,有四百人就算是足额了。赵沃大方的一次就给了李林杨四百人,他可是看得清楚,红旗军本来就有百人的,合计至少五百人。
饷银是按四百人发的,李林杨有五百人,那么银子肯定是不够用。到时候,李林杨肯定得来求他,那么李林杨就跳不出他的手心。
这算盘打的精熟。
在赵沃看来,在所有清军高官看来,控制粮饷就等于控制了这支军队。比如黑旗军的刘永福,还不是倾倒在一块“木印”(军牌)和每月五千两饷银之下?
如果按照清军满编一个营,五百零四人的定额编制,一个月的军饷应当是一千一百五十两白银,加上盐菜钱,应当是一千七百两银子。而赵沃仅仅给了半月的粮饷,仅仅七百两!克扣比例差不多百分之二十!
这也是清军将领的潜规则!
只是吧,李林杨太例外了啊。升官发财,升官发财。你当了官不想发财,那岂不是“请我也不来”?这世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蠢货呢!?总之,李林杨的存在,超脱了大清朝官僚们的认知!
不过,也没有完全超出,李林杨是要当官的,必须是真正的官,而不是什么记名的官,不是什么“木印”!
进入体制,很重要!
得了将令,李林杨反倒不那么着急了,磨蹭了两三天红旗军这才拔营。
要知道,有关中法战争,李林杨只知道三个人名,刘永福、冯子材、唐景崧。
就这,李林杨已经比很多人算是知道的多了。二十一世纪的大部分人,怕是只记得冯子材和刘永福,连唐景崧都不知道。此处所指是不上网查。
唐景崧何许人也?当前是大清朝户部的候补主事。所谓户部候补主事,相当于后世财政部的一个候补司长。但是,主事不下台,他这个候补就上不去,而且,主事下台了,他这个候补也不一定能补上,要知道候补主事并非一个。
在京城唐景崧想升官很难,就一直想招儿。他瞅准了中法在越南必有一战,于是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奔赴越南战场!
他在1883年年初到了越南,和越南的官员们笔谈一番,立马认清了越南官府的真实面目,总之就是一万个不行。
然后又亲赴“贼窝”,找到刘永福,一番游说,自此开始刘永福半正式的拿着云南给的饷银,打着越军和黑旗军的旗帜,对法打了几仗,全都给他打赢了!声名大振!
唐景崧也因此声名鹊起。
现在唐景崧在越南战场,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职务,但实际上他的工作相当于各军的统战部长。权力好像不大,但来自京城,自有光环加身。再加上此人口舌便利,又懂得人情世故,一番经营之下,在各军中也有了相当话语权。
李林杨之所以知道唐景崧,原因就在于,这位乃是清末极为出名的“说客”!其说服刘永福为大清朝作战的一番说辞,堪称经典!而且,此人有一个特别光环“宝岛巡抚”!
李林杨在北宁城这么磨蹭几天,其实就是想见见刘永福和唐景崧这两位名人!顺道拉拉关系。
话说,打仗千万不要猪队友!除了刘永福和冯子材以及唐景崧,余者都是路人甲!至于猪队友,李林杨也已经确定了几个。
没能见到刘永福和唐景崧,李林杨深以为憾。不过,磨蹭三天,也不能说全无收获,搞到了各营驻防的地图,起码大致的知道了各部队的指挥官姓名,以及各军派系,对清军的情况总算不一无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