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无双将皇上的后事交给祁太尉他们负责,之前的禁卫军统领带领前禁卫军负责清扫、修缮昌都城。 他自己的三万军队则负责昌都城的巡查、防守、治安等。 临走之前祁无双特意交待了禁卫军统领一件事: 今晚的行动原是误会,让他统计禁卫军与皇宫内侍的伤亡情况,会由朝廷统一发放抚恤金。 有了祁无双这句话,禁卫军统领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 这表明祁无双不会秋后算帐! 禁卫军统领有自知之明:他原是皇上的亲信,祁无双登基后肯定不会再用他。 但只要不追究他的责任,能保住性命他已觉得万幸。 想着他效忠了十几年的皇上,再对比祁无双,禁卫军统领不得不佩服祁无双的胸襟! 怪不得祁无双能成为战神,如果他一直跟着祁无双、他也愿意替祁无双卖命! …… 祁无双带着军中副都尉以上的将领回了祁王府。 这些人都是祁无双的亲信,大家在议事厅坐好后,祁无双道: “以后应该怎么做,大家都说说吧。” 聂有仁最喜欢八卦,他忍不住第一个问道: “王爷,今晚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是怎么死的?” “无唯刺杀了皇上。” 大家都惊了一惊,视线都不由自主看向叶无唯。 聂有仁拍马屁道:“王爷真厉害,安排的这一出真是神来之笔。” “不是王爷安排的,是叶都尉私自行动。” 回话的是楚付池。 听到这话,大家更惊了! 不是王爷安排的? 叶都尉胆子未免也太大了,要是没成功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到王爷的计划? 聂有仁替叶无唯讲情: “王爷,虽说叶都尉是私自行动,但他今晚立了大功,还是应该奖赏。” “我没有怪无唯。 无唯当初答应帮我时曾提了条件:他不会完全听令于我,他会有自己的决断。” 其他人都信以为真,只有楚付池心道: 无双以前最不屑说谎,如今为了叶无唯也开始撒谎了! 见祁无双没有怪叶无唯的意思,聂有仁又开始八卦:“王爷,你登基后会搬去皇宫吧?” “是。” “我是将领,朝政我不懂,但假若王爷搬去皇宫,我想做个禁卫军将领,负责保护王爷安全。” 其他人:聂有仁一如既往不要脸!王爷还没登基他就开始占位置。 “我也有此想法,聂参领升为正二品禁卫军统领,负责昌都与皇宫安全。 在昌都的军中将领每人擢升两个品阶,留守在安都、楚都的其他将领每人擢升一个品阶,其余士兵的奖赏你们拟个条陈给付池。” 听祁无双这样说,在座的将领除了叶无唯、没有不高兴的人。 尤其是聂有仁,更是高兴。 品级越高越难升,他昨晚没费什么力气就升为正二品,哪怕一辈子止步于此他也心满意足。 尤其他还是禁卫军统领,这一职位只有皇上最信任的人才能担任。 说明王爷信任他、将他当成心腹! 祁无双看了眼精神萎靡的叶无唯,决定等散了会再单独问他。 楚付池一直替祁无双处理安都政务,对朝事倒是熟悉,他问道: “朝中官员如何安置?” “朝中官员暂时不宜动,我想新设一些官位,将我们的人安插进去。” 一直情绪不高的叶无唯道:“王爷不如趁着登基这个机会彻底改官制。” “怎么改?” 祁朝目前的中央官制有点类似三公九卿制,但比三公九卿制还要不民主。 某朝的三公九卿制系皇帝下设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三公,三公下再设九卿协助三公管理朝中大小事务。 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还没有大家熟知的吏部、户部等六部。 而祁朝的官制也没有六部、是三公十卿。 但三公却是太尉、太傅和丞相,没有御史大夫。 太尉管理军事、太傅和丞相一起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但分管不同政务。 由于没有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朝廷实际由太尉、太傅和丞相三人说了算。 祁朝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官制,与祁朝是皇权与世家共掌天下的原因不可分割。 像祁太尉、庄太傅和宇文丞相分别来自三大世家。 而祁朝如今的选官制度则类似某个朝代的察举制。 叶无唯想着在座的将领多是各世家之人,没打算在这里和他们说选官制度,只能先说不会触及世家利益的中央官制。 “将丞相之位撤了,新增一个太师职位,将宇文丞相的丞相职务改为太师。 太傅、太师、太尉均为正一品,但不领具体事务。 除了丞相之位外,如今的十卿也全部撤了,另设内阁与六部。 内阁定五至七人,参与机务、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呈报皇上。 内阁决策实行投票制,少数服从多数,但内阁首辅还是有票拟权。 内阁首辅暂定正二品,等以后时机成熟可升为正一品。 除了内阁外,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分管不同事务。” 叶无唯跳过三省六部制,直接跨越到某个朝代的内阁、六部制。 叶无唯一边解释六部职责,一边在纸上画出官制图。 听叶无唯说完,楚付池眼神一亮:“这个官制体系好!” 既可架空祁太尉三人、将目前的势力垄断格局打破,又不至于让朝廷不安。 祁无双也觉得叶无唯说的法子好,不过他还有一点没明白: “内阁首辅有票拟权是什么意思?” “与票拟权相对的是批红权。 票拟权是由内阁首辅将内阁的处理意见写成奏折或条陈呈给皇上,须皇上朱批才行。 批红权则是皇帝对内阁的建议(即票拟)用红字批示。” 祁无双也是人才,一点就通:“因此实行票拟制的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中?” “没错,内阁首辅虽然有可能引导皇帝,但还得依赖皇帝的信任。 除了我刚才说的内阁与六部外,还要设单独的监察部门,用来监察百官的行为、准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