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毅的个人案卷之中,当然不可能提到别人对他的指责,也不可能对他那次深入敌后的作战有太多的描写。只是在案卷中留有吏部所下的一纸升迁公文,提到了他的那次战功。 白若雪根据这份公文所提到的时间,反向找出了那次战斗的战报。而那份战报之中,除了有对战斗的详尽描写、对各将士的军功、惩罚、伤亡的记录以外,还有各军主将、副将的战后汇报。 其中一位副将就在汇报中提到了宋成毅擅自深入敌军腹地,以至于害得斥候小队几乎全军覆没一事。他认为应该对宋成毅进行追责,即使因此立了军功也最多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不过主将的汇报却截然相反,认为宋成毅胆大心细,探听到了敌军的重要军情,这才使得己方掌握了先机,一举重创敌军,取得了战斗的最终胜利。他认为应该重赏宋成毅,以此表彰其立下的大功。 一个是主将,一个是副将,两人的话皇帝会采信谁的,其结果不言而喻。论功行赏,最后宋成毅被授予正七品的翊卫郎,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一跃晋升为武将,也由此开启他的飞黄腾达之路。 “当时的宋成毅只是一个斥候小队的队长而已,说白了还是一个大头兵。”白若雪拿着那名副将汇报看道:“立下军功之后却被堂堂一名将军‘惦记’着,还特意用诸多笔墨提到,真是奇了个怪了......” 赵怀月接话道:“领军打仗,将领之间互抢军功那是常有的事,但是将军不可能去抢士兵的功劳。宋成毅会被针对,应该是得罪了某个人,所以想通过那名副将来剥夺宋成毅的功劳。” “奇怪的不止这一点。那名副将明明没有参与侦查,却把侦查的经过描绘得活灵活现,仿佛亲身经历一般,这也太不正常了。这种事情凭空捏造是不可能捏造得这么像的,就是说应该有一个人把当时的经过非常详细地告诉了副将。” “许大发。”赵怀月朝一个名字重重地点了两下道:“斥候小队几乎全灭,唯有宋成毅和这个许大发幸存了下来。宋成毅肯定不会说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那么就只可能是许大发说的。” 白若雪将此人的名字抄录到纸上:“应该是他了,当时的情况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 第二次立下大功是在宋成毅二十五岁的时候。此时他的军衔已经升任至从五品的翊卫大夫,军职为龙威卫都指挥使,已是领军一方的实权将军了。 那年西趾国发生内乱,西趾国皇帝驾崩没多久,支持幼帝的一众老臣为了除掉掌权的梁太后外戚一族,发动了兵变。不过在兵变的前一晚,因为保密不严的原因而走漏了风声,只能提前动手。虽然梁太后与她的几个心腹当场伏诛,但是她的亲哥哥与侄子得到风声之后连夜逃回自己的地盘,拉起军队往中原遁去。他们兵分两路侵袭边塞重镇,并将镇上居民屠戮一空,妄图占据地利顽抗到底。 因为黄杨、犁口两处重镇被据,宋成毅得到上级军令要其率军出战,务必将犁口镇夺回。宋成毅率军围困犁口镇时,另一支受命征讨黄杨镇的军队却中了敌军的埋伏,受困于努西石谷之中。领军的将军吴启深派出亲信杀出重围,赶到宋成毅军中求援,希望他能够率军过去解围。 可是宋成毅在问清敌军对吴启深的军队围而不战数日之后,断定敌军用的乃是围魏救赵之计,此番自己若是过去救援,不仅让敌军解了犁口镇之围,还会被他们来个前后夹攻。识破此计的宋成毅以“上级军令乃是夺回犁口镇”的理由,断然拒绝了吴启深驰援的要求,继续猛攻犁口镇。 三日之后,犁口镇被宋成毅重新夺回。这一战杀敌两千,擒敌三千,梁太后的侄子当场被杀。而宋成毅所率军队仅伤亡不过千,可谓是大获全胜。 宋成毅马上率军回援吴启深,却在半道上遭遇了另一支敌军。将敌军全部歼灭之后他才知道,吴启深的军队在石谷受到了重创,不仅损兵折将,连吴启深这个主将都战死沙场了。 宋成毅大胜敌军,并且斩杀了两名敌军主将,夺回被占领的重镇,已是大功一件。 西趾国因为国主尚幼,叛军被一举歼灭后忌惮宋成毅军队的勇武,便想借此机会修生养息。他们派出使节带着厚礼出使中原,愿意称臣结盟。令邻国俯首称臣,宋成毅又是大功一件。 赵伣龙颜大悦,大行封赏有功之臣,宋成毅当然是功劳最大的一个,封赏也是最多的。 可是吴启深不仅战死,而且还因为冒进中计使得几乎全军覆没,被追了责。那些战死将士的家眷因为吴启深已经战死,竟将所有怨气发泄到宋成毅身上,认为是他见死不救才造成了这么多将士阵亡。 白若雪看完后道:“那一战阵亡的将士有数千人之多,恨宋成毅的人不计其数,可不太好查啊......” 至于第三次立功,宋成毅之前已经说过了,战报上的记载也和他说的差不多,并没有更多的发现。 白若雪于是就把重点放在了幸存的那个斥候许大发身上。不过在找到他的案卷后才知道,许大发虽然后来也因功封了官,但是已经在七年前战死沙场了。他当时刚巧是在宋成毅手下任职,宋成毅和武刚一起擒获敌军主将时,他死于乱军之中。 白若雪又顺便找出了武刚的案卷,他是在十年前就跟随宋成毅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七年前他的军衔已经累积升迁至从七品的武义郎,不过军职并没有实职,只是作为宋成毅的亲兵跟随左右。直到那次立功,才授予了正六品的振威校尉一职。 白若雪不免感到有些头晕:“看了半天,似乎没有什么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