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http://www.023dn.com/
古代的镜子,是要经常磨的。一断时间不磨,镜子就昏了,模模糊糊的照不清楚。
所以走家串巷的魔镜匠人,也就是乡中各家的常客。他们虽然身份卑微,消息却很灵通。
朱寅想通过磨镜匠丶碗匠丶货郎丶僧道等江湖人土,在乡村中组建一个情报网。
还有附近镇集上的妓院,也要发展线人。
培养线人,是情报员的看家本领,也是基本操作。
「合作?」方鉴很是意外,他看着朱寅一脸认真的小脸,忽然想起那些青皮对两个孩子的评价:
「朱小儿丶宁大脚人小鬼大丶年幼歹毒,就是一对坏种,迟早祸害青桥里。
方鉴不止一次被青皮们欺辱勒索过所以,凡是青皮们仇恨的,他就有好感。
能让孔九郎等腌泼才畏惧的人,肯定很不简单。
「小公子需要小人做什麽,直接吩咐便是。」方鉴完全不敢因为朱寅年幼就心生轻视。
朱寅笑道:「方大哥客气了。其实也没什麽,就是定期向你打听一些事情。
要是有和我家有关的事,也能随时来提醒。」
「就算没有重要的事情,我也定期每月支付三钱银子。若偶然有重要消息,
再额外支付五钱丶一两丶二两不等,若消息十分紧要及时,起了大作用,我就支付更多。」
方鉴顿时有点激动了。
就算没有重要的消息,每月也定期支付三钱银子啊。
他每天早出晚归,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如此辛苦,一月也就挣半两银子。
要是能合作,他每月的进项,就能达到八钱啊。
多了这三钱银子,妻儿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
「朱小公子,此言可是当真?」方鉴患得患失的问道,两只手在衣服上一阵擦拭。
朱寅点头道:「当真。咱们先定一年的期限。一年期满或许就结束了。不过你要保密。要是有人知道你定期向我通知消息,咱们的合作就自然中止了。
「好,小人答应!」方鉴哪里会拒绝?
「小公子放心就是,我不会让人知道此事。知道了还不都防着我?小人就是上门磨镜,都不方便了。」
朱寅闻言点头,方鉴果然是个聪明人。
一个聪明人混到这一步,显然是政治上遭到了清算。
实际上,隆庆帝并没有刻意清算方家。就算他的生母杜妃和孝烈皇后有矛盾,他继位时孝烈皇后也死了很多年。
又能有什麽深仇大恨?
隆庆并没下旨打击方家,只是将方皇后的灵位,迁出了世宗庙,送到了偏殿而已。
可如此一来,好像释放了某种信号,地方官就层层加码,将隆庆的意思无限放大。
到了方家所在的青桥里,就变成了一场高压的政治清算。
青桥里的大户们联合起来,瓜分了皇后娘家的土地和产业,将原本显赫无比的皇后娘家,整的家破人亡。
但这多半不是隆庆的本意。
方鉴站起来拱手道:「小公子丶小娘子看得起小人,这次磨镜子的钱,小人就不收了。」
竟是十分乖巧。
「那可不成。」朱寅笑道,「磨镜的工钱不但一文不少你,那三钱银子也提前支付给你。」
方鉴眼晴有点湿润了,「小人知道,这是小公子心善,有心帮衬小人。小人就不谢了。」
他忽然想到方家的家族秘密。那是当年孝烈皇后留下的秘密,关系甚大。可借这些年他只能讳莫如深丶守口如瓶。
如果这位朱小公子真有能耐,又很可靠,那他这个秘密是不是有机会说出来了?
朱寅和宁采薇多少有点同情方鉴。
此人也就二十左右,他出生时方家已经被清算了。方家的荣华富贵,他一天也没有享受过,可是方家的代价,却要他来背负。
当年青桥里出了一位皇后,那是多大的荣耀?
村里的路修的这麽宽这麽长,都是整块的青石铺地,驿站修到村口,这不都是方皇后的恩泽?
光是这条宽敞的村道,宁采薇的糖果厂将来对外运货,也能方便很多。
当下,朱寅请方鉴进入大院去磨镜子,还吩咐上茶,又上了一盘秋梨,一盘月饼。
方鉴不由更是感动。他还是第一次在客人家中,受到过这等优待。
朱寅和宁采薇也坐着小机子,一边观摩方鉴磨镜子,一边打听村子里的事情。
实际上,朱寅等人搬到本村也就大半个月的工夫,对本地的情况了解的不多,也就是走马看花。
要是光看官府的户籍黄册,青桥四里也就是四百多户。
可那是国初的老黄历了,官府却沿用至今,很明显不是因为蠢。
随着方鉴越说越多,朱寅也对本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青桥里二百多年下来人口繁衍,如今已有一千多户,六千多人,是南京城郊有名的富庶大村。
这种大村,势力盘根错节,豪绅宗党林立,就是一个微型的复杂世界。
作为外来人,朱寅要想在村中崛起,势必要受到本土势力的排挤和打压。
除非,他能老老实实的当个没有存在感的村民,服从村中的既有秩序,不折腾。
那可能麽?
方鉴的介绍,比上次赵婵儿的介绍仔细的多。
很多赵婵儿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
青桥里是大村,也是淳化乡的中心地带,寺庙丶道观丶尼姑庵都有,很多事情,都和这些出家人有关。
比如张家大公子可能和静香庵的尼姑有染,青云观新来了一个游方道士,东山寺可能留宿女香客等等。
从方鉴口中说出来,很多都是乌烟瘴气的事情。
比如村中社学的宋老学究,因为好酒如命,让学童们带酒给他喝。
刘家请来了一个卖虎狼药的天竺胡僧,待若上宾。
昨夜东里有人在磨坊通奸,被抓了现行,奸夫反而逞凶,打死了苦主。
这些破事,朱寅不太关心。
不过听到尼姑,朱寅就有点无语了。
因为明朝,是严控妇女出家的。从明初到嘉靖朝,历代皇帝屡次严禁女子出家为尼。
嘉靖帝更是数次下令尼姑改嫁还俗,严厉禁绝之。
女子出家为尼的条件极其苛刻,等同于严禁,这是大明既定国策。
然而,就在这留都南京城外的乡村,堂而皇之的存在尼姑庵。
这足以说明,皇权早就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
皇权已经无法撼动基层的生态了。你下你的圣旨,我当我的尼姑。
至于能管控基层的豪绅阶层,对皇权也是阳奉阴违,
否则若是张丶刘丶王这样的高门大户遵守国法,本地哪里会有尼姑庵?
说明这些皇权的受益者,已经站在皇权的对立面了。
不过也有朱寅关心的事情。
比如,张家出海的商船,又增加了一艘卖白糖的船,是跑日本的。
三日前,接生婆给张家一个小妾接生失败,一尸两命。结果接生婆昨晚屋子着火,一家几口全部丧生火海。
王家新聘请的护卫长,据说是十人敌,人称龚教头,方鉴亲眼看到他在王家大院,徒手放倒一群家兵,没有一合之敌。
刘家大公子刚参加完国子监季考,据说成绩优异,明年乡试多半能中举。
还有就是,东山寺要卖一批度,
朱寅听了,又很无语。
明朝僧人要想出家,本来必须通过度僧考试。考中之后,才颁发度,否则不得出家为僧。
度很难考,十年考一次,难度超过考秀才。而且建立僧籍制度,规定全国僧人不得超过三万六千。
这其中很多还是藏僧。没错,密宗藏僧同样受到明朝的严格监管。
度是考的,不是买的。
结果成化丶弘治丶正德三代佛崇佛,僧团势力急膨胀,大肆侵占田土,
招纳失地农民为佃农,寺庙大地主遍布全国,遂势大难治。
影响更深远的是,三代妄佛使得藏僧势力暴涨,导致明朝再也无法控制吐番。
以至于后世误以为,明朝从未控制过吐蕃。
嘉靖帝之所以宠幸道门,很大的考量是扶持道教制衡佛教势力。
可是如今,原本严格考试才能得到的度,也像宋朝那样,公然买卖了。
度和前朝一般,也成了货币。
而且算是硬通货。作为「纸币」,度比大明宝钞坚挺的多。
按照市价,每张空白度,隆庆时价值六两白银。
因为万历七年,张居正禁止朝廷再卖度,导致民间空白度价值上涨。
如今每张已经涨到十两白银。完全可以作为大额货币使用。
他看了一眼宁采薇,发现宁采薇也若有所思。
「方大哥,东山寺有多少度可卖?」
果然,宁采薇主动问起方鉴。她是绝不可能放过任何商机的。
她历史不好,但是对于度,却比朱寅了解的更多。
因为度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一种变相货币,是《中国货币史》中讲解的内容。
她学过《中国货币史》,自然知道度的价值。
这是古代最坚挺的纸币,从唐朝到清初,行使货市功能长达一千年。
直到乾隆初期,度还在作为货币流通。
接下来,度价格会继续上涨。宁采薇记得,万历二十年之前,度价格会突破二十两!
明年就是万历十六年了。
也就是接下来几年,翻倍!
暴涨的理由是,民间迟迟等不到朝廷重新卖度的政令。耐心消耗殆尽度就暴涨了。
问题是,朝廷接下来会不会重新卖度,谁也不知道,这就使得度的价值走势很不确定。
可是宁采薇恰恰知道,整个万历时期,度的价值都在上涨,
起码二十年之内,度的价值仍然很坚挺。而白银随着海外的流入,反而在贬值。
如果将卖糖果赚取的剩馀资金,全部用来投资度,那麽三年之后,她能赚取更多的钱。
度的做工,比宝钞精良的多,不容易损坏。
截止到现在,明朝积累的空白度,存世量应该有十几万道。
这个盘子其实很小,也就一百多万白银的市值。
可就算只收购上万道,几年之后她也能赚十万两!
如果有法子收购更多的度呢?
这个生意,傻子才不干!
方鉴不知道宁采薇为何关心这个问题,回答道:
「那就不知道了,估计有几十道吧。东山寺也算大寺了。」
宁采薇点点头,心中盘算着。
如今的空白度,主要在寺庙丶钱庄丶大商人手里。
大商人持有空白度,是为了便于携带,大额支付,类似清朝的银票。
所以他们,是不会轻易出让度的。
那麽吸筹对象,主要就是寺庙和钱庄。
还好,不在散户手里。只要筹码在寺庙丶钱庄这种机构手里,她吸筹就方便的多。
但问题是,她没有资金!
她手中的这点银子,是投资糖果厂的本钱,不能动。
宁采薇想到这里,不禁开动脑筋起来。
朱寅看到宁采薇的表情,哪里不知道她的心思?
她一定是从度中发现了商机,为本钱发愁了。
朱寅忽然心中一动,问方鉴道:「那个强盗绿头陀呢?」
方鉴认真回答道:「绿头陀本是僧人,因为吃喝赌,还杀了两个女子,结果落草为寇。」
朱寅闻言毫不奇怪。
因为明朝僧人,作恶者极多。
史书记载,成化年间强盗「多系僧人」。弘治年间「盗贼多僧」,「为奸丶
为恶丶为盗者,殆不可胜数。」
讽刺的是,明朝僧团规模的暴涨,反而导致了佛教在明朝的衰落。
却听方鉴继续说道:「后来潜伏到五十里外的宝华山,纠集百十个亡命之徒,出没山林,打家劫舍,剪径杀人,谋财害命。」
「官府多次上山剿贼,奇怪的是总也逍遥法外,倒是让那贼厮作恶了十馀年,奈何他不得。」
朱寅一听就明白,这是官府中有贼人的奸细,惯会通风报信。官军一动,贼人就知道消息,哪里捉得?
方鉴又道:「传闻那绿头陀,和很多有权有势的老爷,暗中都有来往,做了不少脏活。」
「这些年,他坏的性命,怕是不知有多少了,贼窝中积累的银钱,也不知道有多少,都大鱼大肉的尽他受用,人称宝华太岁。」
「小公子,小娘子,小人听那孙九郎提到这个名字,怕是和两位身上有所干碍。不得不防啊。」
他说到这里,用毛毡沾了清水,在石板上画了一下,说道:
「这就是东山,距离此处不到三里。东山丶青龙山丶汤山丶宝华山,连成一条线。」
「贼人若是被买通,要对两位下手,就能从宝华山直接潜道东山,夜里下山,攻击周家别院啊。」
朱寅看着这条山脉,果然凶险。
「当然。」方鉴笑了笑,「或许是小人想多了,只听到一个名字,也算不得什麽。」
朱寅摇头,「方大哥的消息很重要,你并没有想多。」
宁采薇则是站起来,进入内庭,很快就拿了一锭五两的银子出来。
「方大哥,这五两银子,就是这次的报酬。」
宁采薇将一整锭银子放在方鉴手里,「你这个消息,很是及时,也很重要。」
方鉴看着五两雪花银,感受到手中沉甸甸的分量,不由有点发证。
从小到大,他都没有摸过五两的银锭!
随即,他就将银子递过来,「太多了,太多了,小人不敢受,道听途说的事情」
朱寅的小手立刻将银子推回去,「方大哥就收下吧,不说这消息有没有用,
你今日主动好心提醒我们,就不是几两银子可比。』
「银子悄悄拿回去,放在家里藏起来,不要轻易露白。」
方鉴眼睛一热,也不再推辞,拱手道:「那小人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等到他磨完了镜子,就若无其事的挑着担子,面色如常的离开了周家别院。
朱寅和宁采薇也没有相送。
谁也不知道,双方达成了合作关系。
宁采薇看着磨镜匠人的背影,这才松了口气。
「虽然这消息证据不足,可那群垃圾多半会怂恿王家,买通山贼对付我们。」
「小老虎,你做的对,我们的确要在村里建立情报网了。」
她还要在村中办糖果厂丶雇佣村民为工人。这必然会挑战村中现有秩序。
张丶王丶刘三家高门,会容忍第四家新势力强势崛起麽?
既然注定要和本村大人物们发生矛盾,当然要早点准备,未雨绸缪。
朱寅道:「我早就想这麽干,只是最近事情太多。你放心吧,情报上我们会拿捏的死死的。」
事先布置一个遍布本村的情报网,本村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就能居中谋划,
从容应对,必要时一击必杀。
只有成为本村一方豪强,将来才能吸纳本村劳力,为糖果厂提供人力资源。
宁采薇道:「我现在需要更多的资金。你的赏赐,也不知道什麽时候能发下来,可能要到年后,我等不了。」
「可是今天方鉴说,绿头陀肯定有钱。」
她这是谋贼财!
朱寅也笑了,「英雄所见略同啊。既然绿头陀有可能被收买对付我们,那我们乾脆先下手为强。」
「先不急。我需要绿头陀更多的情报。没有情报支持,绝对不能动手。」
宁采薇眉头一皱,「可万一他们被买通,提前动手呢?那就是他们先下手为强了。」
朱寅道:「此事好办。东山边有条河,上面有木桥啊。贼人只能从东山下来,潜入村中必然过桥。」
「他们总不可能走官道,沿着村道进来。」
「东山只有这一条道。山涧那麽深,好几丈宽,他们飞不过来。」
「那桥是木桥,本来就朽坏待修了。半夜让兰察去把桥拉倒。」
「如此一来,修桥最少需要十天半月。』
「加上每天晚上我们提高警惕,他们很难得手。」
两人商量了一阵,忽然赵婵儿进入院子,笑道:
「告诉你们一声儿,秋社戏已经定了日子!就在明天,要连唱三天社戏,快去找里老,买靠前的位子啊!」
两人神色一喜。
社戏!
PS:今天就到这里了,节日快乐!唉,追订啊--明天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