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还是头一次站在朝堂上,难免有些不自在。 接收到蒙昭的眼神,韩信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也愿意将这次赏赐全部捐给百姓。” 韩信说这话时真心实意的,他现在唯一的财产就是这次赏赐。 不过他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左右还要去边境历练,他也不需要这些。 韩信和蒙昭刚被赏赐就说了这样的话,而且大臣们也都是清楚这两人的家底。 一个是淮阴的混小子,吃饭都有问题,还有一个则是蒙家领养的孤儿,可以说也没有什么财产,这两人将这一回歼灭匈奴的赏赐全部捐献,相当于是捐献了全部的家产。 站在一边的大臣可谓是心情复杂,但如今两人正立下了不世之功,他们也不好指着。 随简也站了出来,他现在被皇帝看重,可不能以为一些蝇头小利就失去了皇帝的宠爱。 “陛下,臣也愿意捐献五千镒金。” 众人又齐齐转头看向随简。 随简坐上少府令的位置也没有几年,先前还捐献了一千镒以及几匹丝绸,如今又捐献出了五千镒金,要么是蠢得将大半身家都捐献了,要么就是贪污了。 “臣当初深受先皇皇恩,从县令做到了如今的少府令,臣也体会到不少的民生艰难,故而也想要出一份力。” 秦业很是赞赏,夸赞了两句。 “这才是当真为国为民啊。” 众臣面色微变,若是他们不捐点什么东西,那么在皇帝看来,岂不是他们不爱国爱民了? “陛下,臣愿意去上党郡等地施粥施粮。” 一个大臣站了出来,与其捐献一些金银,还不如捐粮食。 而且上党郡之类的地方,皇帝也不会过去。 只要不闹出什么事情来,给那些百姓一些钱,他们自然会夸耀。 如此以来,既省了钱也有了名声。 听到这位大臣说的话,另外的人也纷纷点头。 秦业当然知道他们打得什么注意。 金银是实打实可以看的着的东西,但是施粥施粮就不一定了。 但他作为皇帝也不能点名,否则那就是他自己想要金银。 蒙毅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也愿意派人前去施粥。” 秦业点了点头,看了众人一眼,说道:“你们将粮食交给蒙毅,让他去处理。” 见状,方才想要捐粮的大臣有些不乐意,毕竟谁去办事谁就能获得名声。 让蒙毅去办,那百姓会知道这是谁的粮食? 秦业又补充道:“等到了施粥的地方,是谁的粮,就喊谁的名。” 众臣这才高兴起来。 这桩事情解决之后,秦业便退了朝。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去章台宫,而是来到了后宫找虞姬。 虞姬看到秦业,眼中很是高兴。 虽然在宫里面吃喝不愁,也有人说话,但却像是笼中鸟一般。 不过有舍有得,能待在皇帝的身边,虞姬也心满意足了。 秦业坐到了虞姬的身边,说道:“朕打算将皇宫中一半的宫女都裁撤出去。” 虞姬惊讶地捂住了嘴巴,神情担忧:“陛下,可否是出了什么事情?” 秦业摇了摇头:“倒也没出什么事情,但是如今国库空虚,还有不少地方是天灾人祸,朕也得省点钱,另外连年征战,导致人嗣不丰,朕想着让她们早些出宫,或许可以多些孩子。” 虞姬微微沉默了片刻,才说道:“陛下,臣妾自幼都是民间长大的,其实他们生的孩子都挺多的,只不过若是生了女婴,就会觉得浪费粮食……” 说到这个问题,秦业也有些皱眉。 如今因为一户人家若是男子不多的话,免不了会被欺负。 所以若是生了女儿,心软些的会养起来,但也有个别心硬的,直接扔了或者弃了。 但是他们也不想想,若是女婴都死了,以后想要讨媳妇都没有地方去了。 秦业现在最看重的便是帝国的人口,一个国家,只有人口逐年增加,才能说明是发展的越来越好。 可若是再这样下去,日后新生儿必定会少,至少也会比他们没有弃婴的情况下少。 秦业神情微动:“你说的不错,无论是男是女,都是我大秦的子民。” 说完,他站起身带着张欣来到了章台宫。 “将这道圣谕传到各地郡县,若当地出现了溺死孩子这种情况,按照故意杀人处理,当地的人口也作为政绩的一种,若非是天灾,导致人口越来越少,就要被贬斥。” “另外,当地也拨出一道款项,若是生的多,便可奖励。” 张欣领旨,立马派了人前往各地郡县去宣旨。 秦业坐在章台宫,坐下不过一瞬,又站了起来,在门口踱步。 如今帝国的人口本来就少,结果那些六国的反贼还要造反,真是令他头大! 张欣很快回来了,见到皇帝如此焦躁,连忙安慰道:“若是百姓知道陛下这么为他们着想,他们定然会感激陛下,感谢皇恩。” 秦业轻笑了声:“你这张嘴,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张欣一脸的讨好:“这都是臣该做的事情。” 秦业收敛了笑意:“朕在想,如今帝国内忧外患,人嗣不昌,那些六国的反贼还想着造反,着实是让朕有些头疼。” 张欣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不若让各位公子想想办法。” 经过张欣的提醒,秦业这才想到,始皇帝的那几个儿子还活着呢。 当初胡亥提前被他给噶掉,他的那些兄弟可没有任何事情。 不过,他们的存在感着实是太薄弱了些,自己都险些忘记了他们。 “对,让他们都过来。” 张欣连忙派人去各宫将几位公子给喊了过来。 听到皇帝喊他们有事情,这些公子的脸色各不相同。 自从皇帝继位之后,可就没有再和他们接触了,现在莫不是想要和他们秋后算账? 公子高朝着来喊他的宦官微微一笑:“不知道你可知陛下召见我们所为何事?” 宦官十分诚实地摇了摇头:“回公子,臣也不知,臣只是奉了张大人的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