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婆子的两个女儿女婿过来之后也是让孩子们跟着常宁亭,看他怎么安排,然后就去看有没有什么能搭把手的活了。 大虎和大壮几兄弟都十多岁了,最小的四虎都已经7岁了,所以都非常懂事。 今天来的除了亲戚朋友,村里人也有没请就上门的,来者是客,也不好把人往外赶。 这些人都是来和常家套套近乎,打听常家有什么发财和路子,最好是能带带他们。 人家都上了人情礼了,自然也是要留人家吃顿饭的,原先算好的桌数眼看着就超了,还好有特意多备了一些菜的。 等到饭菜一上桌,来的人更加高兴了,瞧这一桌子的鸡鸭鱼肉,他们上的那点礼钱都能吃回来了。 那边林老婆子的娘家人过来给她道喜那是真心诚意的夸赞和羡慕,说她这到老了算是享上儿孙们的福了。 李迎香的娘家今天就只有她爹娘和小儿子媳妇来了,大儿子和媳妇就都没有带过来,让他们在家里看孩子。 钱凤仙的娘家人算是一家子都来齐了,她弟弟新娶进门的媳妇也是个好的,穷人家的孩子,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胡金花的娘今天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她还巴望着女儿女婿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能拉拔一下她儿子呢。 顾兰兰的爹娘今天带着她两个哥嫂和一个弟弟都来了,一大家子人都在前面吃席,见顾兰兰没有出来也知道她是在屋里看孩子,就没有多说什么。 午时将近,菜陆续都上齐了,大多数人都只顾上吃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什么人自找没趣。 像这种宴席一般都是吃一顿就走了,没有人会留下来继续在人家家里赖着不走的。 连最没有眼力见的范巧巧都是吃饱了就带着儿孙们回去了。 她可是抢到了好大几片肉放他孙子碗里了,算是吃够本了。 常家人是忙了大半天了,等人都走了,厨房里干活的这些人才开始吃饭,常如意和小八是在屋子里和顾兰兰一起吃的,她奶给她们送过来的。 来帮忙的几人收了桌子,把碗都帮忙洗干净了,这才回去,现在这年头桌上也不会有什么剩菜,上的再多都会被人吃光拿光。 所以林老婆子让儿子去还桌子的时候,给人家里再提一斤肉去当谢礼。 搬好家后没多少日子也就要过年了,常老头带着儿子们把老屋给拆了,然后把地给整了一下,就花了好几日功夫。 今年他们一家子要在新房子里面过年,要好好的准备一下年货。 腊月的早晨还是有些冷的,常如意睡得迷迷糊糊,林老婆子来叫她起床,小丫头这才打了个哈欠闭着眼睛坐起来。 机械性的穿好了衣裳,走出房间清新的冷空气让她清醒了不少。 厨房里面,她娘正在忙碌地准备早餐。 她小心翼翼地将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端到桌上,粥碗有些烫,又细心地摆上两个煮得恰到好处的鸡蛋。 与此同时,锅中的饼也已经烙好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她熟练地用铲子将饼铲起放入盘中。 如今的生活已经不再像过去那般拮据,林老婆子对家中的食物供应也不再那么吝啬。 每隔两天,她都会让家中的孩子每人都吃到一颗鸡蛋,以补充营养。 小孙女曾说过,只有多吃蛋和肉,身体才会有力量。 其实这些道理,林老婆子心里自然清楚,但过去的贫穷让他们无法经常享受这样的待遇。 那时,每顿饱饭之后可能就要面临数日的饥饿,实在难以承受,所以只能省着些。 今天让儿子和孙子们都在家干活,常老头带着家里的一众女眷要进城采买年货了。 骡车缓缓驶出八里塘村,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般璀璨夺目。 微风轻拂着脸庞,带来一丝寒意,但并不刺骨,反而让人感到清爽宜人。 常老头坐在骡车上,心情格外舒畅。虽然岁月已经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他的眼神依然明亮而坚定。 骡车沿着乡间小道缓缓前行,车轮碾压着路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出村子遇到了三三两两的乡亲,大家互相打招呼,常老头也热情地回应每一个人。 常如意觉得这样的乡村生活虽然平淡无奇,但却充满了温暖和人情味儿。 终于,骡车来到了县城门口,城墙上都已经挂满了红灯笼,城门两侧张贴着喜庆的春联,整个县城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这两年的年成不错,风调雨顺的,临近年关,集市上热闹了不少。 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年货,有糖果、糕点、肉类、各种小玩意儿应有尽有。 人们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常老头一家穿梭在人群中,林老婆子怕小孙女挤到让常老头把小孙女给顶到脖子上。 常如意是坐的高,看得远,左瞧右瞧,开心得很。 一行人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街头艺人的表演,这时候杂耍班子和耍猴戏的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