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裴皇后在御花园中缓步而行。
青黛菘蓝等一众宫女随行伺候,一身绿色医官官服的程锦容则扶着裴皇后的胳膊,走在裴皇后身侧。
“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
御花园里的内侍宫女们,纷纷跪下行礼。
裴皇后随意嗯了一声,继续慢悠悠地向前走。
御花园是皇家园林,占地极广。以这样慢腾腾的速度,走上一日也走不完。
连着几日,裴皇后都是在用完早膳后来御花园,转悠一个时辰,回椒房殿用午膳。午睡过后,再出来转一两个时辰。
适量的运动,对人的身体颇有好处。胃口不佳的裴皇后,近来饭量渐长,睡得也香了,瘦弱的脸颊悄然红润。
此时正是午后,也是一天中阳光最好的时候。明朗的阳光照在人的身上,暖融融的。额上手心微微冒汗,裴皇后孱弱的身体有些疲累,精神却出奇地好。
程锦容时刻留意裴皇后的神色变化,轻声进言:“娘娘走了这么一长段路,也该歇上片刻了。前面正好有一处凉亭。”
裴皇后自嘲地笑了一笑:“本宫这身体,如今连个几岁孩童都不如。这么一段路,就没了力气。”
程锦容抿唇一笑,扶着裴皇后进了凉亭坐下,一边轻声哄道:“娘娘凤体虚弱,就是要锻炼,也得慢慢来,急不得。”
欲速不达的道理,裴皇后当然懂。
往日她诸事不管,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别说来御花园,就是出寝室见人她都不乐意。可现在,她有了求生的意志,有了保护女儿安危的斗志,恨不得自己这副破败的身体立刻好起来。
裴皇后无声轻叹。
程锦容笑盈盈地立在一旁。
裴皇后看一眼笑颜如花的程锦容,些许懊恼烦闷,顿时不翼而飞。
宫女们捧来了糕点鲜果茶水。
裴皇后吃了一块糕点,觉得味道不错,剩余的便赏给了程锦容。
鲜果清甜,赏!
茶水香气四溢,赏!
程锦容:“……”
她私下里叮嘱过裴皇后,当着人面,对她不能太好。至少也得藏着掖着一点,不能将宠爱信任表露得太明显。
裴皇后应是应了,爱赏东西的习惯却是怎么也改不了。吃的穿的用的,举凡是裴皇后觉得好的,都要赏给她。
罢了!先接了赏赐,等回去之后再叮嘱一回!
程锦容笑着谢了皇后娘娘恩典:“多谢皇后娘娘厚赏!”
裴皇后倒是颇懂补救之道,不疾不徐地说道:“你精心伺候本宫,本宫赏你,你只管安心领着。”
然后,又传口谕:“青黛,传本宫口谕,赏杜提点周太医李太医各两盘鲜果。”
青黛恭声领命应下。
这样没问题了!
裴皇后冲程锦容悄悄眨眼。
程锦容忍住笑,也冲裴皇后眨眼示意。
……
就这么走走停停赏赏花看看树,不知不觉,日头就偏西了。
裴皇后意犹未尽,程锦容柔声劝道:“天快晚了,娘娘还是回椒房殿!明日上午再来园子里转转。”
裴皇后点点头。
回了椒房殿,稍歇片刻,请周太医李太医来诊脉。然后,就该传晚膳了。
二皇子寿宁公主六皇子一同来了椒房殿,和裴皇后一同用晚膳。
一开始,六皇子独自来椒房殿,裴皇后令程锦容一同用膳。这两日,二皇子寿宁公主也要表一表孝心,程锦容再一同用膳就不合适了。
裴皇后目光一扫,张口赏了六道菜肴给程锦容。
程锦容不算挑食,口味清淡。裴皇后赏的六道菜肴,都是些清淡可口的炒菜或是凉拌的菜肴。
菘蓝端着裴皇后赏赐的菜肴退下。
寿宁公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抱怨:“母后对这位程女医可真是上心,比对女儿还要好上三分。”
裴皇后心里一紧,面上倒是没露声色,淡淡说道:“尽是淘气!母后对别人再好,也不及对你。今年的贡品里有几匹上好的锦缎,颜色鲜亮,都给你留着呢!”
年轻少女爱美是天性,寿宁公主平日最喜华服美裳,闻言喜笑颜开:“多谢母后。对了,还有几日就是母后生辰了。女儿为母后精心准备了生辰礼呢!母后见了,一定会喜欢。”
裴皇后打起精神,露出一丝慈爱的笑容:“那本宫就等着寿宁的惊喜了。”
裴皇后近日来凤体颇有好转,心情一日好过一日,说话是往日的几倍还要多。别说寿宁公主,就是二皇子心里也高兴。
一个温软病弱的母后,当然不及健康得宠执掌六宫的中宫皇后!
“母后凤体大有好转,儿子看在眼里,也十分快慰。”二皇子笑道:“几日后的宫宴,也一定十分热闹。到时候,母后可得多露一露脸。”
别再像以前那样,空担个虚名,风光都让郑皇贵妃抢了去。
二皇子的话中之意,裴皇后一听便知。
“母子”多年,裴皇后对二皇子的性情脾气颇为熟悉,再想到程锦容曾说过的“梦境”,裴皇后对二皇子更添几分憎恶。
身在宫中,做戏已经成了本能。便是裴皇后,也早已习惯了随时戴上一层面具示人。闻言微微笑道:“说的是,本宫就是再病弱,也得睁着眼,好好挑一挑儿媳。”
一言说中了二皇子的心事。
二皇子没什么羞赧的意思,拱手笑道:“那就有劳母后了。”
……
晚膳后,二皇子独自留下,和裴皇后说些母子间的私房话。
“母后,”二皇子低声道:“几日后的宫宴,父皇也会亲临。那一日,诰命夫人们都会带适龄的贵女进宫。”
“我中意的是卫国公府的江二小姐,请母后替儿子多看看江二小姐。若母后也满意,便替儿子向父皇求娶江二小姐!”
裴皇后笑容淡了一淡:“你见过江二小姐?”
二皇子理所当然地应道:“没有见过。”
裴皇后默然不语。
见都没过,何来的中意?
二皇子分明是看中了卫国公在朝中的声望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