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子薨逝的消息经由东宫属官递报皇帝与宗正寺不久,皇上身边的近身内侍张全亲自前往恒王府、晋王府,宣召两位王爷入宫。 与此同时,礼部尚书刘峰与府前街何御史,偕朝中数位四品以上大臣,联名上奏,参劾裕王谋害太子。 这是蓄谋已久,还是风闻奏事,具体情形也只有少数几人得知。 张全宣召离开后,晋王于存心殿中,与王府宋长史对视一眼。“宋兄,想不到没有詹王在身边相助,三皇兄自乱阵脚,且,七皇兄这步棋终是走错了一招。” 宋长史捋了捋长须,望着年仅二十一岁的晋王,满腹之言只化作一句:“乃主上运筹帷幄之故。” 这一声‘主上’实乃大逆不道,晋王朗声大笑,殿外风声猎猎,他大步而出。 宋长史轻声嘱咐:“王爷万事小心,晋王府今夜无碍。” 晋王转身,对宋长史拱手一拜,吩咐景明遣人分别往如意殿和云意殿传了信,旋即带了一队护卫离府入宫。 ...... 云意殿中。 待内侍离开,花颜心中咯噔一下,莫名有一丝恐慌。 与梅姑姑商量片刻,花颜立即报请贞侧妃:命小年子连夜守在承运殿附近,关闭云意殿大门,独留下人房附近的角门出口,由明月看守。 梅姑姑则趁宵禁前去了一趟前面,让柱子传话,太子薨逝的消息唐府即便能靠着布下的眼线窥知,但礼部尚书等人弹劾裕王的内情未必能第一时间知晓。 不过梅姑姑倒是多虑了。 唐府早在一个时辰前便紧闭府门,唐显不在府中,唐临与管家带着护卫守在前院府门处,后宅中,云夫人不仅召集五小姐等人与柳陆两位姨娘齐聚福安居,更早早派了周娘子一行在天黑前赶往晋王府附近...... 戌时初,贞侧妃身着里衣躺在床上,对着脚踏旁和衣而卧的花颜,不安的问道: “王爷入宫前,下令府中护卫指挥使司在王府加强巡视,莫非前朝的风波,会波及到咱们王府?” 寝殿内只有主仆二人,花颜沉声回道: “太子的身子早就一日不如一日,皇帝顾念着先皇后的情分,再加上大周亦没有废太子的先例,因此才没有真正废黜太子,但人人都知太子这位储君名存实亡,裕王在这个时候有何理由犯险?” 唐显曾向花颜二人提过,太子其人仁德有亏,骄纵跋扈,行为不端,又急色至极,皇帝曾于朝堂之上怒斥“祖宗基业不可托付”之语,且太子患病的真实原因,实难宣之于口...... 花颜见侧妃沉思,又幽幽道: “但若没有切实证据或把柄,礼部刘尚书断不敢妄加弹劾。咱们在府里时,大堂姐提起过,刘大人的嫡女刘雨荷或将入恒王府做侧妃?” 若恒王许以正妃之位,加上恒王礼贤下士,朝中大臣对他赞誉有加,是储君之位最有力的人选,刘府极有可能真会孤注一掷。 贞侧妃恍然,担心道:“那弹劾裕王,便很可能是恒王的手笔,只是不知咱们王爷会不会牵涉其中。” 在敏妃之前,裕王生母淑妃最得宠,连带着裕王自小也极得皇帝宠爱,尤其是当初太子屡次被弹劾的那段时间。(在103章中有提到) 淑妃出身将门,裕王的舅父陈选在五城兵马司任职指挥使,隶属兵部。 前朝局势一触即发,花颜担心的是裕王破釜沉舟起兵逼宫...... “听闻裕王善骑射,十四岁首次扈从皇上塞外行围,就猎获两头鹿,可见骁勇。皇上更特指了张行检的后人张衍为他的老师。” 花颜的一颗心又沉了沉,仔细与侧妃分析。 “这件事不管是不是裕王做的,他今晚必会有所行动,被牵连的人众肯定不少。 小姐且仔细想想,王爷为何入宫前特地派人传信告知,奴婢猜想着,裕王若真存了谋逆的心思,在谋害太子后极有可能立即趁乱逼宫...... 至于恒王在其中做了什么,咱们不得而知,但王爷想必早就提前做了部署。” 也或者,这两件事本就是晋王一手策划也说不定...... 花颜看着侧妃一脸担心的模样,一时拿不准要不要将自己的揣测说出来宽慰一二。 晋王倚仗的蒋家父子如今驻守西北,忠于皇帝的陆家远在西南,皇城近卫兵力虽掌握在皇帝手中,但裕王与陈家筹谋多年,总不会一点都没有渗透。 真到了那时候,京城大乱,乱兵匪盗之流趁起事之初闯入大户人家的府邸,即便晋王府身处内城没有危险,也要以防王妃突然起什么心思——毕竟蒋将军虽前往西北,将军府内养着的部曲一定会安排给王妃。 …… “轰隆隆——” 窗外雷声隐隐,风拂枝叶沙沙作响,京城第一场春雨飘然而至。京城内几座府邸,从前院至后宅,烛火彻夜未熄。 如意殿。 蒋捷倚在窗前,跳动的烛火映衬下,神色晦暗不明。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